盖柄元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 云南 昆明
摘要: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丰厚的教育资源与行之有效方法,确保为社会输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要求的有德之才。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失位现象。本文梳理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就高校德育工作中传统道德教育的失位导致的学生不良表现展开分析,提出促使传统道德在高校德育中回归本位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传统道德,失位
一、传统道德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
传统道德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融合各家思想,逐步形成了成熟和完备的道德体系,有其独特的价值标准,是中华文化的内在支撑。传统道德教育在改善大学生知识与品德结构的同时,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传统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与方法素材。
1、传统道德教育是现代大学生德育重要的思想来源
现代德育并不是新兴的理论学说,尤其是就中国而言,德育工作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着一脉相承,发展延伸的关系。中国的传统道德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有着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和价值标准,从精神上哺育了中国人。
传统道德是现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思想源泉,上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我们涌现出孔子,墨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等不同时代的精英思想家、教育家、伦理学家。他们提出了或一脉相承或截然不同的的德育思想和理论,道德修养论,人性论,政治教化思想。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悬梁刺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进取精神,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准则,又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儒”“墨”“法”“道”“释”等传统精华的道德理论,经过甄别和发展,都可以体现神会主义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理论源泉。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样也可以从传统道德中寻找根源。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在现在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传统道德教育是现代大学生德育重要的方法来源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强调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因材施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际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相辅相成。研究传统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
传统道德教育从教育途径来看分为国家教育,宗社教育,家长教育以及自我修养四个层面。国家教育是由国家向社会大众所实施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方式,具有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和固定的教学地点;宗社教育是由乡里社会中有声望的长者或是知名人士,凭其强大的社会声望与影响力,对传统道德进行宣传教育;家长教育是指通过父母长辈通过家庭生活,对子女进行道德熏陶与教导;自我修养的主要做法是克己复礼,三省吾身,不断完善自己,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道德教育而言,也应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个层面开展。上千年的传统德育途径探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素材,
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榜样示范,环境熏陶,道德实践,蒙以养正等方法,在强调道德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小培养学子的道德价值理念,进而促使学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实践,养成到的习惯,从而实现个人道德水准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在相互作用中提高的目的。
二、传统道德教育失位导致学生的不良表现
在现代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传统道德教育并没有被摆在其应该所在的重要位置,很多优秀的传统道德并没有成为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中国所积累的上千年的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与经验缺乏深度的挖掘利用。这种传统道德教育的失位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很多漏洞,进而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建立。笔者列举了三种因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失位造成学生的不良表现。
1、利己主义
中华民族向来来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层面传统道德中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个人层面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也为我们树立了“孔融让梨”等鲜活的模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对集体、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他人的感觉与利益。缺乏集体观念,认为对自己有利益的就不择手段的夺取,认为对自己没有利益的就视若无睹。已然没有奉献的精神和意识。同时利己主义在学生学习上体现的也极为明显。部分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目的性极强,片面追求学分,追求成绩。在忽视了品德培养的同时也是去了对学习本身的热情与兴趣。
2、享乐主义
中华民族是想来具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华人的勤劳与坚韧为全世界所称道。但是由于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上享乐之风的影响,部分学生开始期望不劳而获,盲目崇拜富二代、官二代,放弃了对于理想的追求,片面的认为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认为家庭出身决定了自己的命运,逐步懈怠,最终养成贪图享乐好吃懒做的毛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因为享乐主义,部分学生中开始出现相互攀比的气氛,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学生之间比的不再是学习成绩,品德素质。而是谁又有了新的手机,谁又买了一个名牌的包包。这种攀比之风,享乐之风,拜金之风,不但影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被一些社会人士所利用。大学生少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又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机会,“校园裸贷”现象层出不穷,在毁掉学生前途的同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3、缺乏基本的礼貌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系传统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但是,受应试教育和功利化教学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是学生甚至家长,老师,社会都主要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导致了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我们可以普遍的发现,就整体而言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缺乏传统道德中礼仪礼貌的规范。尊师重道被目中无人所取代,没有教养被称之为个性张扬,无视公共场所的行为尊则被赞为天性释放,满口脏话被称为帅痞,污言秽语被称为幽默。
三、传统道德教育回归本位的几点建议
当今社会,各种思潮,各式价值观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充分发挥传统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挖据利用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教育,对培养合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长远意义。针对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德育中的传统道德教育回归本位,笔者提出以下意见。
1、教育理念上应德才并举
大学生的传统道德素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其教学成果见效慢且难以被量化衡量,这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共性难题。但这并不是我们忽视传统道德教育的理由。正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教学成果见效慢成果难以量化,却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树立,同时深远的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我们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充分利用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必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要做到德才并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首先必须从理念上重视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传统道德教育提升到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层面。其次,在教学评估和成绩划分上,应建立健全传统道德素养的评价机制,不惟专业论,不惟分数论,真正的将传统道德教育的理念化为实践行为。
2、教学内容上应发掘传统道德教育的资源
中华文明历经上千年的发展与沉淀,作为其内在核心的传统道德已经融化在中华民族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民族心理和国民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德育而言,深度挖掘传统道德中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将传统道德的终极关怀理论、人生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以适宜的传统文化帮助其抵御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自身的心理失衡。又如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憧憬几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将季布的“一诺千金”商鞅的“徙木立信”与学生诚实守信教育相结合,将“结草衔环”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将“高山流水”与大学生人机交往相结合等等。传统道德是现代大学生德育取之不尽的源泉。
3、教育方法上应借鉴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
我国传统道德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如无物生的渗透性,结合现代大学生德育而言作为大学生德育主体的高校学生,有其特定的文化与生理特点,他们的理解能力,批判能力较高,不在满足于简单的政策宣传与肤浅的知识灌输。因此现代大学生德育更应该从方法上想传统道德教育吸取经验。传统道德教育中教的作用的主导性不在于教学的形式,更侧重于实质内容与道德教育效果上,任何有助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形式结果,社会现象都会被加以利用。淡化了传统道德教育的说教性与功利性。使传统教育的手中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其原有的甜度与立场。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潜化力。吸取传统道德教育的宝贵经验,首先应树立道德榜样,将抽象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具象化。发挥榜样作用,典范作用,促使学生在模仿典范的同时激发学生自身的道德动机,并帮助其实现道德实践,进而形成期道德品质。其次,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拓展中国传统道德彰显魅力的舞台。在营造良好有没校园环境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再次,应积极开展具有传统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道德精神的基础上认同传统的道德精神,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将对传统道德的认知与认同转化为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田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刘庆宏,刘东.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途径[J].?科学时代.2009(02)
[3]姜国钧.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缺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5)
[4]吴俊荣,陈和平.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5]丁宏.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6)
作者简介:盖柄元(1989.12——)男,27岁,汉族。籍贯:黑龙江七台河。西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论文作者:盖柄元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传统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论文; 德育论文; 大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