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门诊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论文_戎慧莉 蔡立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中国上海 201900

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门诊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具体实施及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手足口病门诊就诊的168例患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健康行为执行情况。 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儿及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健康行为的执行率明显提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门诊中实施和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手足口病相关

知识的普及率,改善患儿及家长的不良护理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字:健康教育,手足口病,应用效果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多发生于4岁以下的学龄儿童,以患儿手、足、口、臀部出现丘疱疹为主要症状【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以CoxA16和EV71为主。近年来,EV71成为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其发病比CoxA16引起的症状更为严重,常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瘫痪性疾病【2】。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卫生部刘谦指出“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是关键。”【3】因此,对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帮助其掌握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其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6月在我院手足口病门诊就诊的168例患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男96例,女72例,年龄6个月-10岁,学龄前151例,学龄儿童17例;家长男性75例,女性93例,年龄19-52,平均年龄28.4±3.2岁;文化程度小学学历55例,初中及以上学历70例,中专及高中学历2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向患儿及其家长发放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问卷调查表【4】,指导患儿及其家长填写,问卷答案分为肯定或否定,填写完毕后及时收回。根据问卷调查表分析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相关健康行为的执行率,结合患儿的年龄及家长的文化程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儿复诊时(2周后)再次进行问卷测评,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被调查者对手足口病知识了解程度及行为转变情况。

1.2.2 健康教育方式 在实施健康时,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5】。对于学龄前儿童以家长宣教为主。以“一对一”口头指导为主,语言通俗易懂,结合现场示范,举一反三,直到掌握为止。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患儿家长通过护士讲解,现场演示操作,当面解答疑问,集体授课等多种教育方式;对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患儿家长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宣传栏、电视讲座、网络等方式加深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对于学龄儿童,做到知识系统全面,重点突出;现场演练生动形象,形式灵活多样,如说明洗手方法时护士演示,患儿及家长跟随练习,形成有益互动;当面答疑环节则及时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体现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课后资料的发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加强宣传效果。

1.2.3 健康教育内容

1)疾病知识。 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2)合理饮食。 注意合理膳食,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不能过热过咸辛辣以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 3)口腔护理。 患儿因口腔疼痛会拒食、哭闹,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已形成溃疡者,可在局部喷西瓜霜喷雾剂,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6】。4)皮疹护理。 患儿剪短指甲,防抓破皮疹,穿柔软的棉质内衣,经常更换。衣服、被褥要清洁。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溃可局部涂以阿昔洛韦软膏,糜烂渗液者可用0.5%硫酸锌溶液湿敷【7】。 5)预防知识。 告知家长让患儿居家隔离,患病期间不要送患儿上学或入幼儿园,不要到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患儿居家每天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教会家长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习惯,接触患儿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勤晒衣被,消毒玩具;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及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及家长相关健康行为执行率见表2。

3.讨论

3.1 健康教育注重灵活性,个体化,是患儿及家长获得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根据我院手足口病病人人多,来源复杂,知识结构差别大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就诊时,根据个性特点,文化水平,实际需求,因人因需施教,给予针对性、有效地交流和指导,使其得到规范量化的手足口病知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患儿或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不同,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别,护士根据受教育对象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用适合其理解的词语和方式表达。由表1可见, 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对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2 健康教育可转变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行为,提升健康行为的执行率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能帮助患儿及家长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患儿及家长提升疾病相关知识,引导患儿及家长在生活中实施有益于身心的行动。通过在候诊、就诊、输液阶段进行有针对性且实用性强的健康教育,可改善和纠正患儿及家长不良生活行为,减少不良生活行为的发生,并使患儿及家长学会运用正确的健康行为方式,谨遵医嘱进行疾病治疗,这样可以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同时,患儿的治疗离不开家长的监督与支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依从性【8】。由表2可见, 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改变了患儿及家长的不良行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3 健康教育可改善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需医护人员具备全面系统的手足口病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因此,促使医护人员积极系统地学习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及沟通技巧等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水平与效果,正确有效地指导患儿家长治疗与行为,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加细致、全面地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大大减少医疗纠纷,使医患人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9】。

4.结论

本院适时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形成多样的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流行,对促进广大儿童健康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菊,李继云,胡一冰,等.网络信息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8):78

【2】Waldo E Nelson.尼尔逊儿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1 264-1275

【3】文湘田,钮文异.网络健康教育干预对运动效果影响的调查【J】.人民军医,2011,54(7):581-583

【4】段慧卿,程国美,高玲,等.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认知及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2):166

【5】杨丽黎,冯金娥,楼青青,等.多部门合作开展住院病人教育的方法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53-154

【6】孟庆玲.21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6);5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6):46-48

【8】胡群,吴梓苗.门诊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1):1098

【9】吴家琳.健康教育在治疗手足口病中的作用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8):87

论文作者:戎慧莉 蔡立敏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门诊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论文_戎慧莉 蔡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