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东扩对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欧盟论文,关系论文,欧盟东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5月,欧盟向中东欧国家的扩大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几个世纪以来,中东欧地 区一直作为缓冲地带被周边的列强分割、裹胁和控制。而今这些国家终于可以摆脱宿命 的厄运,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发展方向,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欧盟的组成部分。 欧盟的东扩不仅对这些中东欧国家历史发展进程影响至深,同样地,由于地理和历史的 原因,欧盟的这次东扩也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同欧盟之间的关系。
自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作为一个强权与欧洲其他列强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霸权争 夺。哈布斯堡奥匈帝国崩溃后,在俄罗斯与西方列强之间形成了由弱国和小国构成的中 间地带,营造和控制这一片与其他强权之间的缓冲地带成为俄罗斯长期以来最重要的对 外战略和安全战略的内容。为此,俄罗斯付出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代价。而今 ,对俄罗斯有着非凡意义的中间地带消失了,并且被整合进了欧盟。这些国家加入欧盟 意味着俄罗斯永远失去了对它们控制和影响的可能,这需要俄罗斯的对外战略,特别是 对欧盟关系进行调整。实际上,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就一直在适应欧洲 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但欧盟真的走到家门口,还是给俄罗斯人以震撼,延续了数百年 的对欧战略思维必须改弦更张了。同样,以前俄罗斯对欧盟而言还远在数千公里以外, 而今它就在身边,对俄关系的重新定位刻不容缓。一个正在整合的巨人和一个在衰落后 力图崛起的巨人直面相对,地理上的比邻甚至领土交错使得俄罗斯同欧盟的关系发生了 质的变革,双方都需要为此对双边关系进行重新定位。随着欧盟的这次东扩,俄罗斯同 欧盟的5个成员国拥有共同边界。共同边界的长度达2200公里,这其中有四个是欧盟新 成员,而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两国还有大量的俄罗斯族居民。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地区被欧盟国家包裹。俄罗斯同欧盟在地理意义上成为更为紧密的邻居。
一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态度仍是中立或者友好。俄 罗斯外交部的一份文件描述了俄罗斯的立场:“如果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被认为是毫不 含糊的负面的,因此会遭到俄罗斯的反对,那么它们加入欧盟则是有益处的,是为‘共 同欧洲进程’添砖加瓦。”(注:参见David Gowan:How the EU can help Russia?The Russia programme of the 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2004。)但是1995年芬兰、奥 地利和瑞典加入欧盟后,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态度有了转变。这主要归因于它与这些新 入盟国家,特别是芬兰的经贸关系的挫折。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对外贸易,包括对俄 罗斯的贸易必须采用欧盟的规则,这种转折使俄罗斯经受了巨大的痛苦,造成巨大损失 。以芬兰为例,按照IMF的统计数字,1990年俄芬贸易额为60亿美元,而到1995年和199 6年这一数字则不到30亿美元,下滑了50%强。因此由于加入欧盟而给俄罗斯对外贸易带 来损害,俄罗斯是有着深刻的教训的。到1998年俄罗斯政府对欧盟新一轮东扩将会给俄 罗斯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评估,涉及贸易、申根协定对俄罗斯公民在欧盟进行公务 和私人旅行的影响等方面。时任俄罗斯驻欧盟副大使,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的一篇文 章详细地反映了俄罗斯这一评估的结果,文章表明了俄罗斯对欧盟东扩可能带来的负面 影响的担忧。该文被作为正式文件于1999年8月提交给欧盟委员会(注:Ivan Ivanov:Enlargement of the EU:scenarios,problems and consequences,Mirovaya Ekonomika ,Vol.9,1998.)。
在贸易和投资领域。随着中东欧这些俄罗斯“传统的贸易伙伴”加入欧盟,欧盟的关 税和贸易政策延伸到这些国家,这会给俄罗斯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俄罗斯对欧盟的非 关税壁垒(数量限制)、反倾销政策极为关注。中东欧国家入盟后,很有可能在食品、农 产品以及军用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对象从俄罗斯转向新的贸易伙伴,这也令俄罗斯担忧。 而且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采用欧盟的标准和认证程序,放弃它们和俄罗斯都长期遵循的 经互会标准,俄罗斯同这些前经互会成员国的贸易也必须改用欧盟标准,这会导致同芬 兰入盟时同样的损失。
能源出口。俄罗斯核能燃料的出口可能会受到打击。按照欧盟核能供应局的标准,各 成员国从一个国家进口的核能原料不能超过1/4。而现在俄罗斯是中东欧国家唯一的或 最主要的核燃料供应国。更为俄罗斯担忧的是,欧盟的这些新成员国所有能源的进口必 须分散,从一个国家的进口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俄罗斯供应中东欧国家石油进口的50 %和天然气进口的60%以上,这个政策无疑会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影响至深。
申根协议。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随着申根协定的实施,俄罗斯公民在这些国家的 自由流动受到限制,进出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亦成为问题。
但是,欧盟的此次东扩也给俄罗斯带来经济上的益处和机会。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统一关税的实施无疑会给俄罗斯带来好处。这些国家在 入盟前的加权平均工业品关税比欧盟的对外关税高3.6%。实际上,欧盟对从俄罗斯进口 商品征收的关税还要低些(估计约低0.3%左右),因为主打产品矿石和金属是免征关税的 。
——欧盟市场的扩大会给俄罗斯的出口带来新的发展,特别是在能源和运输领域。同 欧盟拥有了共同的边界,俄罗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同欧盟进行经济合作,譬如在北部的 波罗的海和南部的黑海地区。
——采用同一关税会更有利于俄罗斯同欧盟及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俄罗斯同欧盟在东 扩前已经存在的经贸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这些新入盟国家。按照俄罗斯与欧盟的《伙伴 关系与合作协议》的条款,新入盟的这些成员国还必须给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
——新入盟国家采用欧盟标准,有利于俄罗斯在这些国家的企业获得实惠。
——加大了同欧盟的经贸联系有助于推动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促进欧盟同俄罗斯的政 治对话和在跨国犯罪和毒品走私方面的合作。
客观地分析,欧盟东扩给俄罗斯的贸易带来的好处更多,且有利于俄罗斯同欧盟经贸 关系的长期发展。因此在经济领域,欧盟东扩对俄罗斯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
现在欧盟已经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的经济伙伴。按照欧盟贸易委员会的最新统计,俄罗 斯排在美国、瑞士、中国和日本之后,是欧盟第五大贸易伙伴;欧盟则是俄罗斯的第一 大贸易对象,贸易额占俄罗斯总贸易量的50%以上(注:按照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说法,俄 对东扩前的欧盟的贸易量占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量的37%,加上这些新成员国的份额,这 个比例将高达52%。《普京答BBC记者问》(2003年6月22日),情报和新闻部:《每日新 闻公报》(IPD DNB),www.mid.ru。)。最近几年俄罗斯与欧盟贸易增长很快,2003年的 贸易量同1995年相比翻了一倍多,2003年双方的贸易额达到850亿欧元。欧盟是俄罗斯 首要的技术和投资来源,而俄罗斯则是欧盟重要的能源和劳动力提供者。特别是,欧盟 对能源的消费巨大,而自身又缺乏充足的能源供应;俄罗斯拥有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的 资源,依赖能源的出口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的能源是欧盟能源安全的有力保障。 不过,俄欧经济关系也存在问题。俄罗斯对欧盟的贸易结构极不平衡。能源是俄罗斯与 欧盟贸易的最主要产品,2003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俄罗斯对欧盟总贸易额的57%,比1 999年的这一统计数字增加了4个百分点。欧盟石油进口的1/5以及天然气进口的40%强来 自俄罗斯,而且这一比重将来还会增加。而同期俄欧贸易中服务领域的份额却很低,在 2002年只有100亿欧元,不足欧盟服务类贸易总额的2%(注:据欧盟对外关系委员会最新 的统计:“The EU's Relations with Russia:EU-Russian Trade”,May 2004,www.europa.eu.int/comm/external-relations/russia/intro/trade.htm。)。
俄罗斯与欧盟在经济合作领域有着很多共同利益,因而能够形成广泛共识。俄罗斯与 欧盟通过开展“能源对话”和建立“欧洲统一经济空间”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经 济合作关系,俄罗斯在要求“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问题上都得到 了欧盟的大力支持。应该承认俄罗斯和欧盟这两个相互需要的经济体近邻,其合作前景 非常可观。
二
欧盟与俄罗斯有着许多共同利益和目标。除了经贸领域的相互合作外,双方在国际政 治和地区安全事务中都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立场。欧盟和俄罗斯都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忧心忡忡,同时又把自己看作美国的伙伴;双方都力图维护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国际 法原则;在反恐、反对核扩散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共同看法;双方都希望对方稳定 繁荣等等。因此双方的战略合作似乎有着光明的前景。
欧俄关系的基础是1994年6月俄前总统叶立钦同欧盟领导人签订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 议》,该文件于1997年12月生效。1999年6月欧盟又制定了《欧盟与俄罗斯关系共同战 略》,确定了欧盟对俄罗斯基本战略构想。与之相对应,同年10月俄罗斯发表了《俄罗 斯联邦与欧盟关系中期发展战略(2000-2010)》。相互提出对应的发展战略,这在欧盟 和俄罗斯交往的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这说明现阶段双方都把对方作为最主要的对外关 系对象。对比这两份文件可以发现,双方都强调加强经济合作,推动统一经济空间的建 设以及在安全和共同打击跨国犯罪、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但两个文件的侧 重点也有不同,俄罗斯强调保持独立大国地位和独立性,与欧盟的合作要以加强俄罗斯 在独联体的地位和影响,推进独联体的联合为前提;欧盟则更为关注俄罗斯政治民主、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维护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和稳定。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双方对双边关系很少有“战略”考 虑。俄罗斯和欧盟都在同美国发展战略关系,而它们相互间关注的则是诸如贸易、签证 和能源关税等政策层次的问题。尽管在伊拉克战争后欧盟力图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确立 自己独立的政治地位,试图建立独立的安全防务体系,但是它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合作 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有所发展。欧盟和俄罗斯没有利用它们共同的利益,发展一种 多个层面的政治关系,相互之间很少像朋友或伙伴那样行事,猜疑和相互算计充斥在相 互关系中。因此双方的战略关系实际上并没有大的发展。这有很多原因。欧盟的最成功 的对外政策是东扩,但就目前而言,欧盟没有吸纳俄罗斯入盟的打算。同样,俄罗斯希 望保持自己独立地位,恢复和保持世界大国的影响力。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地缘战略和 军事因素优先于经济,因为它在核威慑上排名世界第二位,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经 济排名第16位,这样的策略能最好地发挥国家优势。欧盟正相反,它常常被称为“经济 巨人,政治侏儒”。双方的对外关系理念也完全不同。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仍建立在传统 国际关系观念之上:势力范围、零和游戏以及严格的相互让步或互惠等;而欧盟官员则 相信国家的后现代观念,例如互惠互利,双赢法则等。双方在法律原则上也有着绝然相 反的认识:规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核心,而俄罗斯则认为势力的法则高于法则的势力 。欧盟坚持只有俄罗斯变得更为自由、民主——简单地说就是更像它自身,才能与俄罗 斯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它因而把分享价值作为双边关系的核心;而俄罗斯更关注自己 的主权。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是个令欧洲人不放心的国家,它庞大的地域面积,以及在 过去的所作所为给欧洲人留下的痛苦记忆,俄罗斯与欧洲历史上形成的问题并没有随着 冷战的结束而解决,而今欧洲人对俄罗斯崛起后能否不再形成霸权并无把握,因而对俄 罗斯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抱有根深蒂固的戒备(注:M.Light,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Russia's Foreign Policy for Europe,European Foreign Affairs Review,Vol,No .1,1998.)。再者,即便是俄罗斯能按欧洲的标准洗心革面,但其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 领土和军事能力,使得欧盟对能否有效地约束这个能量巨大的“超级邻居”没有信心。 俄罗斯稍有动作就有可能对现有的欧洲秩序造成冲击,破坏欧洲业已形成的权力结构。 所以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俄罗斯更多地是被作为一个对手或伙伴,而不是平等的一员 。
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如果说欧盟东扩对俄罗斯经济影响是忧喜参半 ,那么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令俄罗斯高兴的东西不多。伊万诺夫在他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的 文件中,担心俄罗斯会被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所排斥,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陆的“边缘” 。首先,欧盟东扩很少顾及俄罗斯的利益。虽然现在意识形态的分歧不存在了,但欧盟 挑起了许多政治分歧,譬如车臣问题、人权问题、尤科斯公司问题以及普京政府的独裁 倾向等等。在俄罗斯看来,这些问题是欧盟为了在政治上打压俄罗斯而蓄意寻找的借口 。其次,欧盟东扩和北约东扩实际上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欧盟2000年的一份文件就直言 不讳地说,欧盟扩大的一个必要的目标是确保对欧洲更加稳定的影响,而这需要北约的 东扩来实现(注:参见Antonio Missiroli:CFSP and ESDP after Enlargement,Seminar report of EU's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14-15 May 2004。)。伊万诺夫评 论说,“很多人认为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是冷战最终结果,是西方的胜利,或者更进一 步是反雅尔塔体制,是对二战结果的修正。”(注:Ivan Ivanov:Enlargement of the EU:scenarios,problems and consequences,Mirovaya Ekonomika,Vol.9,1998.)中东欧 的一些国家要实现的不是欧洲的共同安全,而是它们对俄罗斯的安全。如果这样,那么 欧盟东扩进程将不是政治中立的,而是有悖于俄罗斯的利益。因此在欧盟东扩过程中, 俄罗斯要求东扩必须在不对俄罗斯经济和政治利益构成危害的原则下进行,并明确提出 欧盟须同俄罗斯就东扩进程进行广泛协商。但欧盟拒绝了“协商”,而只接受就俄罗斯 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意味着俄罗斯无权对欧盟东扩施加任何影响,只能被动地接受 欧盟和中东欧国家达成的协议所带来的现实。这无疑会使俄罗斯对东扩的后果充满疑虑 ,对俄罗斯同欧盟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新成员的加入会给欧盟同俄罗斯关系带来新的变数。数百年来遭受俄罗斯欺凌的痛苦 记忆是中东欧国家融入西方的动因之一,这些国家加在入欧盟后对俄罗斯的疑虑和恐惧 仍会持续发酵。而另一方面,加入欧盟以后,中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可能觉得它们已经 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不再理睬俄罗斯,因而可以不太在意和关注它们同俄罗斯的关系。这 些新入盟国家背离俄罗斯,这对俄罗斯和欧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欧盟为防止走私 和非法移民,通过一系列政策在东部边境构筑一条隔离带,这有可能会对中东欧国家对 俄罗斯敌对情绪推波助澜,这对欧盟与俄罗斯关系是很危险的。对俄罗斯而言,中东欧 是其传统的势力范围,这些国家加入欧盟意味着永远失去了对它们的影响力,其失落是 可想而知的。俄罗斯对这些昔日的“附属国”、“盟友”的背叛和忘恩负义充满着怨恨 。
然而,这些新入盟国家似乎正在形成有别于老欧洲的独特的“东方政策”。波兰积极 推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欧盟,这与欧盟此前确立的政策相矛盾,说明波兰力图改变 欧盟这方面的政策,而不是遵循欧盟已有的共同对外政策。波兰的立场还得到包括捷克 、匈牙利等国的维萨格拉德集团的支持(注:Antonio Missiroli:CFSP and ESDP after Enlargement,Seminar report of EU's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14-15 May 2004.)。同时,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同外高加索国家有着活跃的军事联系。新老欧洲对 “东方政策”的分歧可能成为扩大了的欧盟争论的焦点之一。新入盟国家大多还是在后 冷战思维的指导下确立对俄政策,这些国家在对俄外交中同美国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 与老欧盟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些新入盟国家在安全和外交政策上紧跟美国,特别是 在美国与“老欧洲”存在尖锐分歧的情况下,它们的这种姿态非常令人关注,这对欧盟 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是一个新的重大挑战。尽管这些新成员国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欧盟 对俄罗斯政策的基调,但是它们的到来却会使欧盟必须调整对俄政策,有使欧盟对俄政 策陷入混乱和矛盾之中的危险。
力图维持它在中东欧地区的传统优势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基本政策。但是由于俄罗斯 国力的衰微,它的对外政策的实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中东欧国 家的对俄战略非但没有维持同俄罗斯的同盟关系,反而越过了西欧,跨过了大西洋,同 美国站在一起。很多情况下这些国家是把俄罗斯作为最主要的防范对象,而不是朋友。 对中东欧传统盟国政策的失败迫使俄罗斯的中东欧政策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承认和尊重这些国家自主决定自己国家战略方向的权利,接受这些国家融入 西方的现实。另一方面在欧盟东扩后,俄罗斯把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作为与欧盟和整个 西方关系的一部分进行处理。2002年1月,普京总统与波兰共和国总统克瓦西涅夫斯基 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以波兰为例阐述了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政策:“在这 方面,我们应该用几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相互协作。第一,是从欧洲安全和建设新的、 公正的相互关系来看。对于我们来说,从几个方面考虑俄罗斯与波兰的合作都非常重要 ——无论从俄罗斯和北约建立新的关系方面考虑,还是从波兰加入欧盟方面考虑,或是 从俄罗斯和欧洲建立关系来考虑。”(注:普京:《要保存和发展俄波伙伴关系的良好 传统——在与波兰共和国总统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和答记者问》(2002年1月 16日),《普京文集》,第55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见邢玉春《从伊拉 克问题看俄罗斯的美欧战略》,《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因此在对待中东欧国 家的态度上,俄罗斯将发展同中东欧国家正常国家关系,放在欧洲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及 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等范畴内加以考虑。
三
自欧盟决定将中东欧国家揽入怀抱之时起,欧盟官员就在各种场合向俄罗斯保证“不 会让欧洲出现新的分界线”(注:参见欧盟委员会专员Gunter Verheugen2003年10月在 莫斯科外交学院的讲演,www.Eur.ru/en/news-90.htm。)。俄罗斯全欧合作处官员弗拉 迪米·契佐夫也回应说,“欧洲的未来以及它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我们怎样实 现我们共同战略目标,建立一个没有分界线的联合的欧洲”(注:2003年6月17日,情报 和新闻部每日新闻公报(IPD DNB),www.mid.ru。)。这说明,欧盟和俄罗斯都清楚地认 识到,双方传统问题并没有随着中东欧国家的入盟而解决,相反在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又 出现了新的“中间地带”。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以及高加索地区代替中东欧成 为俄欧之间需要面对的新问题。与俄罗斯历史上势力范围内的中东欧国家不同,这些国 家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且大部分国家仍是独联体的成员。这些国家或以中东欧 国家为榜样,希望能早日加入欧盟,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或处于观望之中,在俄罗斯 与欧盟之间进行取舍。如果不能将这一地区有效地引入俄欧合作的框架内,就很有可能 在这里形成欧洲新的分界线。因此如何处理同这些新的“中间地带”的关系,成为俄罗 斯与欧盟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
2004年5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欧洲睦邻政策文件》。该文件主要包括:总的原 则以及委员会对每个对象国的“行动计划”。文件涵盖的地域范围包括欧盟东部和南部 17个邻国:前苏联的欧洲部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摩尔多瓦等)以及高加索 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地中海地区的伙伴国家(或称为巴塞罗那进程 参与国)。除地中海地区国家外,该文件针对的就是俄罗斯以及除波罗的海3国和中亚国 家以外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尽管俄罗斯也包含在欧盟的这个《欧洲睦邻政策》之中, 但欧盟现有的对俄政策在很多方面超出这个睦邻政策的范畴(注:参见Katinka Barysch ,The EU and Russia:Strategic partners or squabbling neighbours?CER,May 2004 。)。因此,这一政策可以被理解为欧盟为解决“新的中间地带”问题而做出的尝试。
欧盟委员会希望它的这个政策将阻止邻国对加入欧盟承诺的要求。这样,一方面不会 刺激俄罗斯,同时该文件也能够使现有成员国确信,同盟不会无限扩大。在得不到入盟 承诺的前提下,该文件为这些国家提供了一个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机会,使这些国家 有可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同欧盟加强联系。该文件建议,自2007年后向这些邻国提供更 多的财政援助;为现有的援助确立新的制度安排;逐步把邻国整合进欧盟的某些市场中 。同时它也做出一些模糊的承诺,譬如进一步的政治对话和安全合作等。这一文件给出 的信号是,欧盟将在经济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而其他领域的关系则显得含混不清 。但这并不表明欧盟只想到经济利益,它的睦邻政策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全方位的。但是 睦邻政策没有加入的承诺,这大大削弱了欧盟对邻国的吸引力。没有这样的前景,欧盟 的新邻国没有了采用欧盟理念和标准的动力。欧盟试图动用其他一些激励机制来实现自 己的目标。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2003年曾表示,要给予邻国“除机构以外的任何东西 ”(注:Heather Grabble,How the EU should helps its neighbours,www.cer.org.uk .),这意味着欧盟睦邻政策所涉及的国家将有机会在各个层面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但 是没有政策的制定权。实际上,欧盟的对外关系中早已存在这样的形式。挪威、冰岛和 列支敦士登等国家同欧盟有着类似的安排,这些国家是“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的成员,它们可以享有欧洲统一市场的政策,但不能参与相关的决策。 普罗迪的这一表态表明,欧盟可能会把“欧洲经济区”的政策推广到新的邻国,以经济 手段加强这些国家同欧盟的联系。
这只是理想化的设想,因为这些新邻居参与这种经济区的经济的和政治的障碍很大。 而且欧盟所能提供的还远远达不到“除机构以外的任何东西”,欧盟委员会必须在现有 的政策框架下工作,因此它不能保证给予邻居们确实想要的东西。例如,这些国家公民 进入欧盟的免签证、农产品的自由贸易等。欧盟成员国对这些问题非常敏感。这些问题 的决定权在各成员国政府手中,他们优先考虑的是各自国家的利益,而不是欧盟整体的 对外政策。欧盟的《欧洲睦邻政策》最致命的弱点是,它不能为这些目标国提供足够的 刺激来实现它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该文件中对欧盟能够提供什么和怎样提供都语焉不详 。欧盟常常要求这些国家推行这样那样的改革,并配合它的政策,这样欧盟会帮助它们 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以及诸如联合反恐这样的目标。但是欧盟所关心的这些目标并 不能引起这些邻国政府的兴趣。
欧盟的《欧洲睦邻政策》不可避免地影响俄罗斯同欧盟的关系。俄罗斯无可奈何地失 去了对中东欧地区这个传统势力范围的控制,这对俄罗斯而言已经是个巨大的伤痛;而 今欧盟又有可能把自己的后院分割出去,这是俄罗斯很难接受的。不管是叶立钦时期还 是普京上台以后,俄罗斯都在试图加强独联体的联合,曾提出各种重新联合的设想,并 保持在多个独联体国家的驻军。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还就重新联合的问题达成一系列的协 议。俄罗斯在与欧盟的合作中,是以加强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地位和影响,推进独联体的 联合为前提,这在俄罗斯对欧盟的政策性文件《俄罗斯联邦与欧盟关系中期发展战略》 中非常明确地提出来。在俄罗斯试图恢复它对独联体的这些“紧邻”的影响力时,欧盟 也在加强它同这些国家的接触,双方政策无疑是相互冲突的。现在尚不能确知这个冲突 会有多深刻。但潜在的紧张关系已经显现。例如乌克兰已受邀参与欧盟的市场规则,但 俄罗斯同乌克兰之间也有“共同经济空间”。俄罗斯要求其公民能够在前苏联国家自由 旅行,而欧盟要求其东部邻国加强对象俄罗斯这样的非欧盟国家的边境的控制等等。
欧盟开始关注黑海地区业已存在的冲突,这可能使俄欧之间关系出现新的裂痕。比方 说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的特兰斯德尼斯特里亚之争以及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问题等。俄 罗斯在这些地区都有驻军,有着传统的影响力。俄罗斯肯定会强烈反对欧盟试图削弱它 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的作法。很多俄罗斯人认为,在这些他们传统的影响力自然延伸区域 ,欧盟的参与会和美国一样被俄罗斯视为它在这一地区的战略竞争对手。
因此,欧盟的《欧洲睦邻政策》能否实现它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关键是能否处理好同 俄罗斯的关系。换言之,新的“中间地带”问题会影响俄欧关系的平稳发展,但是欧洲 一体化广泛深入地进行,将有赖于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