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 200940)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10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9.80%,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急性药物中毒治疗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有研究指出[1],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且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需采用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本研究通过比较,探讨了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27±7.19)岁。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3.56±7.2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2];血尿素氮≥28.6 mmol/L;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出血或出血倾向者;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休克或收缩压<80 mm Hg(1mm Hg=0.133 kPa)者;病历资料不全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血管通道保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患者血压、血糖、心率、脉搏等指标予以严密监测,并密切关注患者肤色、意识及呼吸,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①低血压、高血压:对患者干体重予以准确判断,并合理设置超滤量,防止过快、过多脱水;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透析温度维持在35~36℃;治疗过程中应当合理使用降压、镇静药物,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②低血糖:治疗期间对患者血糖进行严密监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透析液浓度,在透析前30 min于透析液中加入葡萄糖;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保证营养素供给,并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严格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并在透析结束前输注葡萄糖。③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若出现异常情况,需降低血流量,并给予吸氧;准备血管扩张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以便及时对症状予以控制。④肌肉痉挛:防止透析间期体重过多增长,鼓励患者进行肌肉锻炼,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对低镁血症、低钾血症等及时纠正。⑤发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加强透析液细菌监测,对透析设备予以消毒、清洗。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3个月后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技术、健康宣教、并发症预防、人文关怀等,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9.80%,低于对照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5)。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患者存活时间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临床观察发现[3],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大影响。在血液透析间期,容量扩张可导致血管壁增厚,从而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过高估计患者干体重,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异常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等也是导致引起高血压主要因素。由于透析治疗间期可能出现急性、慢性容量负荷过重,或者透析液钠浓度过低,透析液快速清除时引发血容量突然减少,易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痉挛、低血压,甚至引发心力衰竭或死亡。有研究还表明[4],透析温度过高及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引起低血压重要原因。肌肉痉挛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超滤过快、过多,低血压,血中镁、钾离子偏低,干体重判断不准确及低钠透析液等因素造成。低血糖也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包括透析液影响、治疗期间进食量少、胰岛素使用等。
有研究指出[5],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根据不同并发症发生原因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预见性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较多报道[6-8]也证实,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感染、心血管并发症、低血糖等发生风险。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0%,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5)。结果与上述报道相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能通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其护理满意度,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強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但本研究纳入样本少,且未对远期预后予以观察,结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乔小军.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211-212.
[2]陈金霄,施素华,梁萌.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9):2353-2354.
[3]卓少贤,阮礼茹,王小宏,等.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5):565-568.
[4]关云,高梦红,冯玉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7(4):140-143.
[5]时秋英.提高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805-1806.
[6]王艳,李洪珍.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9):763-764.
论文作者:薄卫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液论文; 预见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