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对当代的启示论文_陈丽珊

《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对当代的启示论文_陈丽珊

陈丽珊

摘要:在沈从文的著作《边城》中,翠翠的形象是纯真善良、聪明孝顺的湘西女孩。其外表天真无邪,并在大自然的映衬下,使其展现出美轮美奂的美少女形象。本文通过对翠翠的爱情悲剧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其外在形象与社会的现实,并且在此基础上,探寻这部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翠翠的爱情成长过程

在偏远的湘西小镇中,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同时也因成长在湘西的山水之间,独特的山水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故此她的灵慧与聪明,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她的纯真与善良,都是大自然给与翠翠的结果,她不仅是外表美的代表,更是人性美的化身。

爱情萌生阶段

翠翠与傩送爱情故事的第一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萌生阶段,即翠翠对爱情懵懵懂懂,处在对爱情的初步认识阶段。最初在小镇看龙船比赛时,那是翠翠第一次和傩送见面,当时翠翠就对傩有不一样情愫、不同于别人的感觉。后来两人之间有点误会,翠翠轻声骂了傩送,傩送也不生气,直到最后翠翠知道了自己对傩送有误会,心理反而是害羞,爱情的种子在此时此地在翠翠心中播下了。

爱情觉悟阶段

翠翠与傩送爱情故事成长过程的第二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的端午节,翠翠和爷爷一起到城里看龙船,翠翠从爷爷与他人的对话中明白傩送在外青浪滩过的端午节后,翠翠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后来回家的路上,翠翠假装问爷爷:“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由此我们从中可以推断出翠翠心里一直在暗中打听有关傩送的消息,心里不禁欢喜,翠翠也觉察到了自己对傩送不一样的感情,对爱情已经有所觉悟了。

爱情执着阶段

翠翠与傩送爱情故事成长过程的第三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执着阶段。当翠翠与傩送两人情投意合时没想到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天保的托媒来向翠翠求亲时,翠翠对傩送的爱执着专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天保的求亲。虽然翠翠与傩送两人最终的结局是天保溺水身亡,而傩送因迫于亲情的责难不得已只能离开湘西小镇,离开翠翠。对于傩送何时归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日期和答案,但这无法阻止执着痴情的翠翠的坚定守候。

(二)导致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

沈从文在《边城》中营造着爱与美的天地,其中的主人公们代表着完美的“人生形式”,然而似乎总有些完美还是不够吸引人的,应该有点遗憾或是痛惜的感觉才会更加使人难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主要因素有客观偶然性因素、人物性格上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现实的影响。

客观偶然性因素

边城处处散发着人们的质朴、善良、勤劳。一却都是那么和谐,人们从不会因个人私事而发生争吵。生活环境看似充满了善意,但是不凑巧的是,正是因为环境的善意,人心的善意而往往产生了悲剧。不凑巧就是偶然,偶然即命运,按理说翠翠和傩送应该是男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但在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之路很曲折,两个人没在一起,但悲剧还是降临在了他们头上,这使翠翠的爱情流露出一层无奈的命运感,流露出无奈与叹息。尽管人物个个争取,个个心态美丽健康,但悲剧还是降临在了他们头上,这使作品笼罩上了一层无奈的命运感,流露出作者的无奈与叹息。他由此揭开了边城人生和谐的一面,让我们领悟到一种只应由“天”负责的爱的缺憾。正如他在作品中所言:“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人物性格上的主观因素

每个人都会有性格上的缺点,而正是这些缺点的存在使得两人的爱情有了巨大的遗憾。翠翠性格的一面是含蓄,把心事藏在心理,不与别人说出来,在祖孙之间、情人之间,她都未能大胆倾心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她把自己的爱与希望,孤独与痛苦默默埋在心底,致使爷爷无法了解她的心意,而遭到他人误会。她对傩送的爱情一直处于一个萌生与觉悟的阶段,但当心爱的人站在自己面前,又有了羞涩感,不敢大胆的将爱情表白出来,并把时间用在了等待上,她对爱情的忠贞,换回的却是形单影只,若她接受了船总家的要求,也不会使别人孤独,自己也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她性格中的矜持,以及保守的思想,还有强烈的自尊,使她把自己放不下,甘愿做一个孤零零的人,又重复着与母亲相似的悲剧。

社会现实的影响

尽管沈从文不忍心让现实的丑与恶直接显露出来破坏美与善,也清醒地意识到了现代世界的喧嚣和威胁。面对被现代文明冲击瓦解下的湘西人情美,沈从文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焦虑和无奈。” 正是这种痛惜无奈的情绪使他将《边城》中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处理成一个悲剧,使读者在体味美的同时,引起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显然是她潜意识里对金钱至上观念的反抗。在作品中,这种现实的障碍始终只作为一种隐蔽的力量存在,而没有被强化为一种对社会的控诉。因此最后在老船夫死后,傩送走后,顺顺还是承认了两人的爱情,留给人们没有结局的一丝希望。作者希望作品能够给当时的年轻人一种勇气和信心。

结束语

在沈从文的《边城》著作中,翠翠不仅仅是大自然孕育的女儿,也是理想社会孕育教化出来的理想的人性代表。虽然翠翠的爱情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翠翠的天真性格从未受其环境的玷污。在湘西小镇独有的原始淳朴民风潜移默化熏陶下,翠翠形成了天真无邪的性格特点,故而,沈从文在《边城》中所描绘的理想桃源世界朴素而温馨,人人为他人着想,这里没有现代社会的复杂与浮躁,更没有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与权钱交易。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瑰丽而温馨的世界,人人勤劳朴素,由每个人身上所散发出的善良和人性共同构建了这个远离世俗纷扰的美好世界。

论文作者:陈丽珊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对当代的启示论文_陈丽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