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姬
贵州省肿瘤医院血液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肝癌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围介入治疗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6.28±5.01),抑郁评分为(38.10±3.01)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护理
肝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本次研究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CT或MRI检查确诊为肝癌。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28±3.79)岁;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6.29±4.0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股沟区局部麻醉,经右股动脉置入5F动脉鞘。在X线照射条件下,向患者体内置入肝动脉导管,对患者的肝总动脉或腹腔动脉实施造影,确认肿瘤部位的血运情况,然后注入化疗药物。待介入治疗结束后,拔出导管,压迫患者的穿刺点位置并进行加压包扎。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口头告知患者介入治疗后前后的注意事项,并对患者实施常规检查等。
1.3.2 观察组护理方法
给予观察组围介入治疗期护理。
1.3.2.1介入治疗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担心疾病的治疗效果,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介入治疗的过程,告知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前准备。术前应提醒患者禁食,训练患者做胸式呼吸及床上排便。同时应准备好术中的用药、X光片及介入治疗的药物等。
1.3.2.2介入治疗中的护理
①心理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密观察患者的表情,以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患者的情绪波动。②严密观察病情。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等变化,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患者呕吐,应立即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患者口角周围的呕吐物,严重时可遵医嘱为患者注射止吐药。
1.3.2.3介入治疗后护理
(1)心理护理。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2)并发症护理。①疼痛护理。由于患者的局部组织容易出现淤血、缺血等现象,造成组织因膨胀牵拉而产生疼痛感。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扩血管、镇痛等药物;②发热护理。由于介入治疗后,肿瘤组织会凝固性坏死,产生吸收热而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现象。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若患者体温超过38℃,应遵医嘱给予退热剂,并为患者及时补充机体所需液体。
1.4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其中,焦虑评估的临界标准为5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代表其焦虑程度越高;抑郁自评量表的临界标准为41分,患者的评分越高代表其抑郁程度越高。
1.6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护理时间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观察组25护理前 54.39±7.58 54.29±7.02
护理后36.28±5.01*&38.10±3.01*&
对照组25护理前 55.26±7.24* 54.82±6.02*
护理后 44.28±5.29 44.61±5.07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与护理前相比,&表示P<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肝癌起病较为隐秘,大多数患者发现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但由于这种治疗方式使用的化疗药物较多,往往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3]。因此,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围介入治疗期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的体会是:通过介入治疗前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介入治疗中的护理,能够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治疗,保障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能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措施;通过介入后护理,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康复,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围介入治疗期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曦.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223-224.
[2]王欣,肖清.肝癌介入治疗45例心理护理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06:590-591.
[3]胡敏.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2:212-213.
论文作者:杨梅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肝癌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