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_情报学论文

我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_情报学论文

我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情报学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引入

1.1 情报学发展现状

“情报学是否应该存在?”,“情报学的教育应该走向何方?”这也许是很多内行人和教育界、学生的疑问。“情报学就是培养间谍?获取国家机密?”这也可能是社会大众的猜测。就从作者本人的经历来看,无数次被人问起自己现在读研究生的专业是什么,如果回答是情报学,没有一个不惊讶或者误解的。一开始还会耐心解释一番,引出图书馆学、档案学做例证,之后为了省事,直接说信息管理。这些正说明了我国情报学目前发展的一种窘状。我国情报学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但也跌跌撞撞发展了40来年,一路曲折,像“小情报”观到“大情报”观的转换,1992年国家科委的改名风波(“科技信息”替代“科技情报”,紧跟着就是大部分有“情报”字眼的全部换成了“信息”),从此情报学就迷失在了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归纳起来,我国情报学目前发展遇到的最大挑战和难关就是:

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泛化。20世纪末伴随着信息热潮的涌现,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所有研究都跟信息挂上了钩。而情报和信息由于在概念、本质、属性上的相似性,情报学的研究范围空前的广阔了,只要跟信息有关的,无论是信息的产生,流通,利用还是跨学科的渗透,情报学都参与去研究,这时候情报学的族群也空前的壮大,分支学科剧增。表面上看,情报学正蓬勃发展,前途无量。其实是情报学一个小小火车头,后面拉着一条又长又庞大的信息的尾巴。最终必然会阻碍学科的长远发展。

学科内核的缺失。内容的泛化是学科发展的外在表现,内在表现就变成学科核心的缺失。随着学科外延的无限扩张,自然就无法维持某一个核心内容的中心地位。而恰恰这个核心是情报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当情报学在信息大道上神游时,外界对情报学的认识也开始模糊。既然不能抹杀一门学科,那人们总要给它一个标签,所以不得不重拾情报学早期的核心——科技情报。这时候就不难解释目前人们为什么对看似风光无限的情报学如此陌生和误解。

1.2 可持续发展的引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和先进的理论体系。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立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概念的核心应该是“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的结合。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实用的发展观,指导着各行各业、组织和个人。所以可持续发展引入情报学不是随意和偶然的,已经有学者开始进行这方向的研究。有人研究指出,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含义:(1)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情报学与社会、环境、经济、技术、制度、文化、资源的协调发展,即与外在社会环境协调发展;(2)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应是情报学沿着自有历史发展轨道长期持续的发展,即符合情报发展的内在规律。[1]

本文拟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下就是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介绍,最后再以一个关系图清晰地展示模式的结构。

2 情报学可持续发展观

情报学要发展,必须有正确的、与之相适应的情报观作指导。情报观不仅是情报人的行为规范,也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和追求理念。王崇德教授指出:“社会成员对情报的看法即为情报观,历来情报观都极富时代感”。事实上,情报观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它所处的时代的特征的集中反映。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我们情报学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那就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情报观。因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持续的协调发展,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等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情报观要求人们树立新型的、综合性的、系统化的、科学的观念来指导其发展。其中包括:

统一的核心基础理论观。这是从情报学自身出发,要求其确定一个内在核心,并且有一套统一的基础理论。基于此,情报学的研究者们就具有了统一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即使选择不同的外延方向,跟学科的联系还是紧密的。这对情报学学科发展和教育都是很有意义的,由于情报学学科的交叉性、边沿性和渗透性,很容易对它的边界模糊,最后迷失方向。就像情报的界定,虽然大家都认同“情报不同于信息”,但还是没有清晰的定义。只有解决了这些核心问题,情报学才能走上长远的发展之路。

全面的社会情报观。它要求情报学发展要面向整个社会,挖掘情报学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需求。有需求才有发展,因为需求能提供研究的新内容,发现新规律,形成新理论。面向社会的同时,社会个体也是重要研究内容,他们是情报的生产者、传递者、利用者。

可持续的资源观。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基于资源的日益减少。正确的资源利用态度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情报资源是可再生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资源的缺乏。如果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情报资源,还是满足不了社会的情报需求,那本质上还是一直稀缺。就像现在信息爆炸和信息过剩,情报需求却是空前增加,过量的信息只会影响资源的利用。

全新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的情报环境观要求我们对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情报学学科发展环境,清楚学科定位,解决争议问题,即小环境观;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情报学的应用放到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系统中去,实现科技、社会、经济、文化、外交、政策情报等情报的全面研究和均衡发展,为情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开阔发展的环境,即大环境观。[2]

有效的经济发展观。现在全球市场经济大环境已经形成,情报学发展也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情报资源利用的效率、成本、效益,情报需求和各类情报服务都要以经济发展观作为指导。

3 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说

情报学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有相应的动力做推动。发展动力分很多种,有些是学科本身的,有些是外界强加上的,一些是短暂的,一些是长久的。情报学可持续发展对动力提出特殊要求,要能保证其发展的持续性、均衡性、协同性。根据学科动力理论可知,学科的持续发展动力有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分,下面就从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3.1 内在动力

内在动力来源于学科本身,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它影响着学科的发展轨迹和方向。内在动力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宏观内在动力是指情报学作为一门科学发展,它具有科学发展普遍存在的三个层次的科学动力。第一层次的动力是经验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它提供一门科学研究的事实根据,指示新理论发展的方向和待解决的问题,促使新理论的萌芽和发展,促进学科内容的发展,这是认识层次上的动力。第二层次的动力是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它主要表现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各种理论相继产生、发展,促进科学理论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科形式的发展与建设,这是逻辑层次上的动力。第三层次的动力是科学理论与科学美的感受之间或科学美的形态前后之间的矛盾。这种动力是科学理论得到完善的重要因素,对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这种动力对于进行伟大的科学综合,创立高度抽象化、形式化的理论体系,实现科学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起着比前两类动力更大的作用,这是方法论层次上的动力。[3] 情报学科学发展历程不长,但是其表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就是有这三层内在动力驱动的,只有充分认识动力的来源和作用,才能正确地引导情报学走上持续发展的轨迹。

微观上分析情报学的内在动力,就是从情报学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和当前内在环境及其危机出发,利用辩证法分析,挑战中寻求机遇和动力。已经有相关研究得出一些成果,他们认为,影响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有:情报学生存需要、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情报学研究问题争议多、情报学内部发展不平衡、情报学学科带头人、现代学科意识、现代理论模式和现代思维方式,它们共同构筑了情报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4]

3.2 外在动力

如果说情报学内在动力是其发展的内在生长力,是发展的根本,那外在动力就是生长的养料、助长剂,因为它可以极大地、有效地推动情报学发展。情报学外在动力主要是外部大环境中形成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情报学提出新的要求,这就是给情报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竞争和创新环境的形成,社会需求导向,信息技术变革及信息资源新要求。

竞争和创新环境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普及,竞争已经无处不在,不论是在学科的研究对象上还是学科的用户上,为了在竞争环境中立足,情报学必须死守自己的地盘,甚至扩张版图,抢占“市场”份额,这都要求情报学不断地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像情报学不能被信息学所吞噬,它只有发展自己独特的知识性和增值性,以区别于信息学。另一方面,创新思想在社会大环境的逐渐被重视,它的作用和意义逐渐凸现,社会要求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具备创新性。对于情报学而言,为了不落伍于社会,它必须力求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本学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社会需求导向。纯理论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哪一个学科可以在没有用户的基础上存在。社会需求是情报学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力,因为只要有需求,就可以有发展。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时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为情报学发展开拓了广大的空间。现在社会的趋势是信息化和网络化,情报需求自然就与信息网络相关,情报学发展就可以指向信息的有序化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开发利用等等。而且,社会需求可以是整个社会要求的,也可以是社会个体某方面的需求,情报学发展就有了层次研究和目标群研究,可以研究各行各业的情报需求和潜在资源价值。另外,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自然会产生大量的情报服务机构,他们通过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可以为情报学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出现指明方向。总之,社会需求是情报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动力,也是情报学研究方向的最好指标。

信息技术变革及信息资源新要求。信息技术一出现,就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改变。而情报学的发展是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情报学提出新的要求,激发其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因为,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改变了情报学研究对象的产生、收集、利用的整个过程。而且,当情报用户掌握了新的信息技术之后,会提出相应的情报服务需求,这也要求情报学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变革,解决在信息技术革新后产生的新的情报问题。另一方面,信息资源自身要求的提高,也是促使情报学发展的动力。当信息资源在组织形式、存储形式、表现形式上提出新的要求时,情报学也要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来适应他们的改变,这样才能继续利用他们提供情报服务。此外,当信息资源在效率上有更高要求时,情报学研究也要对资源的开发、转换、利用流程进行革新,引入绩效机制,最终也会带来情报学的发展。

4 情报学可持续发展方向

明确了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就为情报学发展树立了坚强后盾,但只有发展动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指引,通过良性的循环发展,情报学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确立要根据情报学当前所处环境及发展现状,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寻求可长远发展之路,而不是一时流行的、温和的、非激进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很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我们归纳为下面三点:

4.1 理论和应用并重

我们知道情报学可以分为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他们的侧重不同。理论情报学主要研究情报的产生、加工、传递与利用问题;应用情报学主要研究情报工作与情报事业这样一些偏重实践的问题。而目前的发展现状就是轻理论,重应用,很多理论上的核心问题都无法解决,如情报学研究核心、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等,所以出现了对象泛化、核心缺失的问题。而且情报应用也会因为理论的缺乏和不完善不能顺利开展。因为理论是应用的基础,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才能更加的深入和顺畅。相反的,应用是理论更新的推动力,如果没有应用实践的检验,理论就无法完善,而且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新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推动相应理论的研究。所以,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科内部平衡发展,也能提高整个学科的综合生命力。只有利用理论和应用这两条腿走路,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2 情报服务大众化

情报学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就是在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大循环链中的发展。考察一个学科的发展能力就是看能否实现研究成果快速地转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学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力开展情报服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因为社会对情报需求的存在,情报服务就会有市场。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满足市场需求就会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提高社会生活水平,那也就有了社会效益。而且情报服务要面向社会大众,面向各行各业,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情报需求的全面性和环境变化的多样性。教师、学生可能有情报需求,企业单位也有这个需求;信息产业有竞争情报的需求,传统工业也一样。随着情报服务的深入,大众对情报学的认识也会加深,日常生活工作对情报服务也会愈加依赖,这为情报学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固的社会基础。此外,情报服务可以促进成果—效益—成果的循环,因为情报服务是情报学应用的一方面,它能推动情报学理论的产生,丰富情报学整个理论体系,最后带动整个学科发展。

4.3 以人为本

人类所有的科研、实践活动其出发与落脚点都在于人本身,如何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如何提高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如何改善人生存的环境是一切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情报学的研究发展也不例外。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重视情报学研究者,为他们营造一个创新的学术氛围。他们是情报学发展的推动者,也是情报学的推广者、发言人。只有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情报学才能快速稳步地前进。第二方面是加强人才储备,实施人才战略。情报学要持续发展,必须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到情报学的研究、推广行列中去,这时就要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才能保证情报学发展不间断。所以要推广情报学教育事业和情报学人才培养计划。而且情报学服务大众也要有全面的情报学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情报学系统技能,还要有其他学科或者行业的多层次知识结构。第三方面是重视情报用户的研究,我们之前已经分析情报需求是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情报用户的需求分析、用户行为分析、选择偏好分析等等都应该是研究重点。只有对情报用户多方面、多维度的系统分析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情报需求,从而指引情报学发展方向。总之,人的因素应该是所有学科的研究重点,包括情报学。因为在社会—经济—环境中人是所有行为的主体,他不仅改变着环境,也主宰着学科的发展。

5 结语

我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是在认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助可持续发展的情报观为指导,结合内在和外部的各种动力作为推动,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开展情报服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但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一条长远的发展途径,要经过无数情报学研究者的努力,充分考虑社会环境,把握时代契机才能实现。

收稿日期:2006—06—03

标签:;  ;  ;  

我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