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2368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实验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2.6)天,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8±2.9)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3.5%,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应用效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指的是新生儿在围生期出现窒息现象,从而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该病的病情比较危重且复杂,其预后效果较差,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的护理,以便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实验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日龄1-15天,平均日龄为(6.4±0.6)天。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日龄1-14天,平均日龄为(5.9±0.8)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需要给予患者吸氧、营养支持,并对其做好保暖措施,并对高颅压进行处理。针对具有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适当的采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自主意识密切观察,并严格按照常规流程来执行。
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首先,需要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质控成员、主管护师、护士等组成,护士长需要对整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了解,并及时制定出护理计划,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检测与观察。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质控成员需要对循证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而主管护师与护士成员需要落实好护理措施。所有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循证护理培训,以便更好的执行循证护理措施。同时,在循证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分析患者的需求,并提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及时调整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另外,需要在各大数据库中对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等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以便根据文献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与筛选,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以便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需要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中,包括保暖、吸氧、营养支持、治疗等流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检测。在患者出院的时候,需要及时告知家属应注意事项,适当的进行功能训练指导,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恢复,包括肌张力异常、意识障碍、脑水肿等症状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变。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数据,当P<0.05时,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2.6)天,并发症发生率为5.9%(2/34),其中肺炎1例,智力异常1例;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8±2.9)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3.5%(8/34),其中智力异常3例,肺炎5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其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以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与细则,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来提升护理效果[3-4]。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中,由于病情比较危急且复杂,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有效的护理。通过将循证护理应用其中,可以借鉴相关优秀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护理计划,能够为患者的早日康复与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4%,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2.6)天,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8±2.9)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3.5%,对比差异显著。表明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综上所述,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洪小玲,曾秋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32(18):217-218.
[2]贺婷婷.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养生,2013,18(9):901-902.
[3]付建秋,陈晓旋.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5):284-285.
[4]解慧.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与预后[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8):116-117.
[5]袁飞霞.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5):102-103.
第一作者简介:李田园 第二作者:苏曼。
论文作者:李田园,苏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新生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病论文; 率为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