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论文_陈宝浓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论文_陈宝浓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高职院校企业合作模式的开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性。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模式研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简称,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新型技术化人才,可以说是人才培育的摇篮。高职院校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追求“专业实用性”,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

2.校企合作。校园与企业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合作办学模式受到当代教育的追捧,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选择与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既满足了校方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可谓“一举两得”。高职院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计专门的教学计划,同时将人才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锻炼,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和企业要求的特定人才。

二、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

1.从政府的角度出发:(1)相关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帮助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办,但是唯独缺少对相关机制的建设性建议,这就使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来遵循。为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和机制尚不成熟,校企合作模式难以实现进一步发展。(2)政府支持力度不大。很多地区尚未能够建立起以政府为牵头的协调机构,更加使得国家很多优秀项目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政府出台的有关高职院校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很少涉及到校企合作层面的。再加上校企合作办学的契机点难以确认,二者无法实现长期合作的状态。

2.从企业的角度出发:(1)企业未发挥主体示范作用。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企业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未能充分发挥主体示范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校方积极地与其他企业取得联系试图构建长期合作战略关系,但是企业对于该问题表现过于冷淡;二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更加青睐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于应届毕业生只是提供一个实习的场地和环境,并没有建立一个人才培养的机制。(2)企业自身局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部分企业连自身的利益都无法保障,更加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当中;其次,当前的政策环境和现实环境不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最后,很多企业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认为人才培养是校方的工作,认为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挑选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

3.从学校的角度出发:(1)对校企合作理解不够透彻。很多高职院校未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认识校企合作模式,简单地将学生送去企业顶岗就是校企合作。这种认知上的不清晰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和发展。缺少实践也是校方对校企合作理解不透彻导致的结果,因此无法培养出适合企业的真正人才。(2)合作对象倾向于大型企业。部分高职院校将目标设定在一些大型和著名企业,简单地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很多愿意与校方合作的中小型企业被拒之门外或者是受到了忽视,因此丧失了很多培养人才的机会。(3)学校自身优势不明显。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够显著,导致其在与企业合作时不被看重。并且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难以与其他院校相比较和竞争。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1.做好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国家和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鼓励和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办和发展,并对校方和企业一方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权力和义务作出详细的划分,真正意义上为培养专业人才而努力。

2.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1)积极参与。无论是国有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应该将目光放长远,真正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发展前景,同时认识到校企合作并不是为了挑选人才,而在较大的程度上是为了培养人才。为此企业不仅要投身到学生的实践工作当中,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校方的教育工作当中。(2)加大投入。培养适合企业的对口型人才需要大量的培训投入,因此企业应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这样更加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和可持续发展。

3.高职院校应加强自身建设。(1)改善办学条件。高职院校应积极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基础条件、设备以及办学质量等都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条件高低的标准,高职院校应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2)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师资队伍的构建也是提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开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科学、高效的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不竭动力,也是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合作办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得到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钊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汪建云 王其红 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14,(01),97-100。

[3]杜鹏 校企合作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陈宝浓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  ;  ;  ;  ;  ;  ;  ;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论文_陈宝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