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环境教育体系的几点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教育体系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体系的建构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人类社会文明的演化而发展。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将环境视为被征服的对象,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寻求征服的方法。一方面,人类把地球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来源,以自私的心态近乎疯狂地索取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人类的行为又遭到了地球的严厉报复,空气、水质、食品、噪声以及垃圾等各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公害、人口急增、物种灭绝,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与地球之间的正常关系被严重扭曲,表明人类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保护环境,和谐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呼声日趋提高,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团体和组织相继成立。从此人们开始注意教育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并想利用环境教育来增进人类的环保意识。在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推动下,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社会教育工作会议。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环境教育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了先导作用,在环境保护不断推向高层次发展中起到了奠基作用。
但是,与国外环境教育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还不相适应。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于我们缺乏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生到普通劳动者的全程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体系。1996年12月,原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原国家教委三部委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纲要》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环境宣传、国际合作、能力建设4个领域的目标和行动,构建全程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体系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1、确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教育的目标
资源与环境教育的目标可归结为十个字,即:关心、知识、态度、能力、参与。关心即要深化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性;知识即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基本的理解;态度即要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能力即要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参与即能为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落实环境保护教育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环境教育要贯彻以下五个原则:
第一,对象全程性。环境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终身的过程,它始于学前教育阶段,贯穿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各个阶段。环境教育要体现对象的全程性(即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和普通劳动者)。处理环境问题,努力保护环境,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任务,通过环境教育让学习者从整体的角度获得较为全面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形成综合的环境保护观念,才能适应不断产生和变化的环境问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思考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内容综合性。环境教育要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即环境法律、环境知识、环境伦理、环境技能、环境价值和态度等。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要重点突出环境伦理教育,把道德规范延伸到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养成尊重自然,关心自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北京动物园5只黑熊惨遭伤害,说明新形势下开展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已不容回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周谷平教授等指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让环境伦理道德在环境主体行为发生之前就能够认真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从而协调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利益关系,变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综合生存利益。
第三,形式多样性。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决定了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既可以采用一些专题教学形式,也可以成立探究环境保护问题的课外活动小组;既可以采用讲授法、观测法和实验法,也可以采用调查法、考察法等。最近,浙江省推出了环境警示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值得借鉴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第四,区域重点性。环境问题虽然十分复杂,但地域性非常明显。农村与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农村与城市的环境问题大都带有明显的产业特征。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特征。因此,在环境教育时,不能舍近求远,而应从本区域的环境问题的实际入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参与实践性。参与是环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环境教育所要达到的各方面能力的一个根本途径。环境科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把环境教育陷于空洞的说教,极易导致学习者厌弃,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环境教育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不体现参与性,不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那就无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提高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一个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伤害北京动物园5只黑熊的事件,表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知行脱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环境教育的原则绝不是头脑中臆想出来的,而是根据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长期发展以及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和环境教育的特殊性质而提出的准则,其目的是使今后的环境教育过程更为适切有效。
三、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的构成要素与层次
依据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体系建构重在策划环境教育的要素和环境教育的对象分次。
1、环境教育的构成要素
环境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参照国际社会经验,依据我国现有的环境教育实际,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传授基本的环境知识。人类是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互动而又稳定的双向关系,这一关系很容易因人类不断对环境的不合理干预而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种种恶果。环境教育就是要运用前叙诸种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媒体(报刊、电视、宣传画、黑板报)等大众化形式,传授诸如生态平衡、能源分布与消耗、资源保护与节约、污染的起因与危害、土地使用与控制、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置、环境标识等基本知识,帮助人们确立起环境概念,正确定位人在环境中的角色和作用。
第二,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教育必须突出提高环境意识,就地取材抓住地域性、行业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例,通过警示性教育,让受教育者充分认识自己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使他们关心并意识到环境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相关性,参与到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从而了解自然,提升尊重自然按规律办事的环境意识。
第三,掌握基本的环境技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总会产生各类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但也有一些环境问题的解决,只需拥有一般的环境技能就可以了。如水污染的防治(不向水源投放污染物)、绿化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等。学习辨别和解决这类环境问题,训练和发展这方面的环境技能,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力所能及地解决环境问题,可以把某些环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培养环境价值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环境的属性和功能与人与利益需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必须遵循正确的价值判断来抉择。因此环境教育首先要让受教育者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价值,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人们利用环境的持续行为不再把环境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仓库,以正确的态度来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2、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的对象层次
第一,小学生。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把环境教育纳入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80年代开始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教育试点。小学的环境教育从“三个一、五个不”(即“三个一”: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五个不”:不乱丢果壳纸屑、不摘花摘树、下课不在走廊上追跑蹦跳、不大声喧哗或高喊、不乱涂乱画)开始,二十多年来,在坚持“浅显”、“渗透”、“课外活动”的环保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环境教育成果,进一步纳入素质教育轨道,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中学生。中学的环境教育应溶入中等学校科学教育之中。在保持终极目标一致性中,重点把握环境教育内容的有效性、现实性、地域性、活动性和探究性。有效性即环境教育内容应有助于学生对环境教育课程基本概念的有效掌握;现实性即选择学生直接接触过或通过观察实验能够获得的内容;地域性即应选择一些具有地区环境特色的内容;活动性即选择学生能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内容;探究性即选择易形成探究氛围和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探究而主动学习的内容。由此引导中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他们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第三,大学生。目前,我国环境教育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但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仍限于环境学科专业的学生,对于非环境学科的学生还没有环境教育的内容安排。况且,透视大学校园的环境状况和大学生的环境行为表现,可知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还处于较低层次,没有上升为环境伦理道德意识水平。为此,许多有识之士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在高等教育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开展“绿色大学”建设,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列入学校本科生公共基础课,同时开设一批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选修课。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生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用绿色校园示范熏陶人,使他们毕业后成为一颗绿色的种子播撒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行各业,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第四,社会公众。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百年大计和战略措施。因此,狠抓非正规环境教育是建构全程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笔者认为,非正规环境教育主要有如下几个层次:(1)环保职能部门及其从业人员。我们的环保职能部门既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的领导者又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执行者,安排他们定期学习(一年里安排不少于一周的时间集中学习,了解环境变化发展的趋势,环境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研究状态)。通过环境教育提升他们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职业道德,更新环保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激励环保工作人员下基层监管或服务;(2)基层领导干部(县、乡镇、村)。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3月13日召开的全国人大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只要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出了问题,不管这位行政长官在那里工作,都要追究责任。这表明各级领导干部对地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又要把资源环境保护抓好,就必须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在组织区域范围内经济建设时就能够充分考虑并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一般劳动者。一般劳动者的资源环境教育,可以说是整个环境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从事各种经营的广大劳动者,在“利益最大化”驱使下,常常把内部成本外部化,扭曲的竞争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由此诱导出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全部推给了政府部门(环保靠政府)。究其原因与资源环境保护教育缺位相关。改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教育重城市轻农村,重学校轻劳动者,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和效果。改变过去那种粗放的教育模式,分层次、分对象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当前我们要紧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围绕资源与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非正规环境保护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我们面对对今天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惊叹人类科学技术一个又一个奇迹时,人们陷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今日,我们能说些什么?世界是更加美好?还是危机四伏?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当前,人们对环境问题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既是生活的体验和总结,也是教育的成功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