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视野论文,精神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作为学校全体师生精神、心理生活的存在方式,学校精神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功能,且以感染、模仿、暗示、从众和认同等心理机制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涵括孕育、整合、内化和成熟的心理过程。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优化学校心理环境,造就良好的学校心理气氛,需要从培养学校精神开始,这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
学校精神(School sprite),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它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一扇直接反映社会心理特征的窗口,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和造就良好的学校精神,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前世界处于世纪之交,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竞争,归根到底在于教育竞争,教育竞争又在于人才规格、质量的竞争,而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心理氛围,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精神的熏陶(H.J.Hull,1980;D.D.Schriro,1986;C.E.Rodriguez,1992;K.D. Stein,1993;M.R.Steven & L.J.Smich,1994,et al)。 学校精神是学校规范、教师、课程、测验五个指标之一(D.D.Schriro,1986)。研究表明,良好的学校精神,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A.E.Witchr,1993)。因此,从心理学视野探讨学校精神的内涵,特点、功能、机制、现状及其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学校精神的心理学内涵
从心理学的思维视野出发,学校精神就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对上述定义有几点要加以说明:
第一,学校群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其他的教育辅助人员,是学校全体成员的集合。学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第二,学校精神是一种群体心理定势,它指的是学校群体在相对稳定环境中形成的心理倾向性;
第三,学校精神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是他们共同的心理行为中积淀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把学校精神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学校的一般精神,即各级各类学校带有普遍性的、重复出现的和相对稳定的精神心理状态,如团结友爱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勤奋好学之风、为人师表之风等;二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个性,这是一所学校最具特色、最明显、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它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体现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影响全校师生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构成了该所学校鲜明的个性心理特点。学校精神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心理力量,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它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是有形的、摸得着的,常常以校风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作为潜在的教育力量,给师生的心理和行为以极大的影响(H.Kohl,1994)。 学校精神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背景作用,是社会规范和社会风气所不能替代的。
良好的学校精神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力量,它作为学校中普遍认可、接受和推崇的风尚、习惯、准则,一方面以制度规范形式,依存于校风;另一方面,又以价值观念形式,存在于个体身上,体现在学校全体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上,即校风的人格化。一所学校的学校精神一旦形成,便可以振奋人的情绪,激励人的意志,调节人的心理,规范人的行为,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风格,领导及干部职工的行为作风都出现一个良性循环,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校风,以及校风统辖下的学风、教风和管理作风都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工厂”,目前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跨世纪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学校精神是基本条件。因此,努力提高学校整体心理素质和教育科研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一个严谨治学、勤奋求实、自强不息、积极创新、上水平作贡献的心理氛围,这是目前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探讨学校精神的心理内涵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认为,学校精神主要包括:
1)爱国爱民爱家爱校的理想观。这不仅是一种政治理想, 也是个人理想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它决定并形成了师生的调节、支配其作为活动的配置结构系统中的价值定向体系;作为一种个性倾向性,这一体系又会影响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态度及其心理面貌,是他们心理或行为的动力系统。
2)开拓进取创造革新的能力观。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气氛, 是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教学、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以及培养开放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以及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必不可少的心理力量。
3)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勤奋刻苦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它不但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古之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江泌映月,到今天发愤图强、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这一传统源远流长。而一丝不苟地治学处事,尊重真理,坚持真理,不慕虚名,不尚空谈,踏踏实实,实事求是,这是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保证。
4)团结合作友爱互携的人际观。唯有团结合作, 才能将群体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群体的整合力量,使生活在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体会到群体的温暖和力量,人际关系融洽,在互帮互学的心理氛围中共同提高。
5)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文明守法、尊师爱生、 尊老携幼、勤俭节约、注重公德、爱护公物、文明礼貌等,这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和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就落到了实处,同时也为树立文明的校风奠定了基础。
6)民主意识学术自由的思维观。从历史上看,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提倡新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曾受到各界的称赞,给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和北大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学术空气和民主空气,为新思想、新学科、新一代人的成长铺就了丰厚的温床。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有更为有利的教学条件和学术条件。因此,民主治校、民主建校、民主管校、学术自由、心理优化有了充分的保证。
总之,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标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对师生精神心理素质的要求,学校精神的心理内涵大体一致,并表现在形形色色的教育活动中。研究表明,课堂特征和课程安排,作为学校特质、校风的具体方面,反映了学生的能力、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精神和学校伦理,这些因素均会影响教师和学校的决策(R.K.Crocker,H.Banfield,1986)。可见,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
无须置疑,学校精神的核心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而校风又与学风、教风紧密相关,密不可分,均属社会风气的范畴。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活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风、教风的优劣。我们认为,教风是学风的基础,学风是教风影响的必然产物,学风、教风是校风的直接反映和结果,而校风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内容,学校精神是学风、教风、校风的总括和最高表现形式。学风、教风和学校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呈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学风、教风、校风影响学校精神的内容和形式,学校精神决定师生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二、学校精神的心理特点和功能
学校精神作为学校中师生精神心理生活的存在方式,作为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对学生的个性社会化发展,对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教育、心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由学校精神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一般说来,学校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一性。 学校精神的同一性是指一个学校对校风要求的一致性。校风是学校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学校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具备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群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内涵及要求是一样的,没有高低、宽严之分,否则就会造成学校系统内部的无序状态,从而导致混乱,造成内耗,使良好的校风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了也难以发挥作用,这就是学校的管理必须全面、彻底的理论依据。学校精神的同一性特点还涉及到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要求必须跟学生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先做到。这样,学校的全体成员才能按校风的要求自觉执行,并按照校风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此外,我们必须重视学校和社会的接轨。研究指出,学校和大众媒介对学校精神的一致性理解,是学校和社会进行联系的基础(H.Krubsack,1985)。
2)层次性。学校精神的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水平上的多样性。 每所学校都是由领导、教师、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组合起来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个体的角色和职能有所不同,校风要求在他们身上的体现也应有所不同,因而形成内涵相同而表现形式各异的领导作风、教风、班风和学风。它们在学校精神的总目标、总框架下相互作用、不断强化,体现了具体目标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同时也体现了各种子目标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性。如领导作风和教风作用于学生,造就了班风和学风,而班风和学风又反作用于领导作风和教风,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开放的循环系统,这一系统的整体效应就是学校精神。
3)效应性。学校精神作为学校全体成员的价值观和共同信念, 当然得到了学校全体成员的认同和支持,对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各个成员都发生有效影响,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无形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学校的舆论工具(如广播、墙报、黑板报、报纸刊物等),通过对一些特殊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学校精神的宣传,可激发师生的情感倾向(T.Winski,1988),谁要违背学校精神,与校风背道而驰,谁就会受到群体舆论的谴责和批评,在情感上受到孤立,促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学校精神、校风保持一致。因此,学校精神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监督和制约作用。就其影响方式而言,既有有形的、直接的一面,又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一面,这种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力量的结合,使学校精神发挥作用时更具效力。
4)个别性。不同学校的学校精神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校风的具体表述上,而且也表现在校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上。校风的差异来源于学校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同学校所具有的群体意识的倾向不同,使该所学校在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一致性的同时,具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了自己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因此,各个学校都有体现自己特点的校风,从而构成了各级各类学校求实务新、生动活泼的局面,这是其个性心理特征的体现。
可见,学校精神作为一所学校心理面貌和办学水平的反映,是该所学校师生需要、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观和道德观水平高低的标志。良好的学校精神使学校群体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不良的学校精神则会起一种消极作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各个学校的学校精神具有下列功能:
驱力功能。学校精神可以振奋人的情绪,激励人的意志,成为师生员工心理和行为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不但表现在他们各种道德观念、价值观点的确立、行为方式的选择,总是参照着一定的学校精神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表现在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也总是参照着一定的学校精神中所包含的规范准则,从而无论在道德品质上,还是在行为方式上,学校精神都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巨大推动力,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优良的学校精神,能帮助生活在其中的全体成员对各种价值标准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使每个成员的道德观、价值观等都与学校精神的要求相统一。
凝聚功能。良好的学校精神,具有内聚力,把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研究者通过对一组具有良好学校精神的大学生(102名)和另一组中等城市的市民代表(110名)实施内聚力测验,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对此的知觉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K.A.Bollen,R.H.Hoyle, 1990)。一般地说,学校中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彻底地从情绪上加入群体生活,从情感上爱护自己所属的群体,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群体中的各个成员,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大家都齐心协力服从大局,服从群体,每个成员对学校群体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觉得自己的进退荣辱都与群体息息相关,整个群体成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因此,一个具有良好学校精神的学校,校风就是无声的命令,随时随地把师生聚合在自己的旗帜下,团结战斗,出色地完成群体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熏陶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最为重要。这不但是经验之谈,更是一条重要的心理原则。一个学校,一旦形成了优良的学校精神,就会对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某些优良品德行为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形成的,往往很难说清楚。但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这是“社会认同”的结果。为什么一届又一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从本校的学校精神、校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生受益,铭志不忘呢?我们认为这决不是偶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精神具有熏陶作用。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调查表明,综合性的活动项目(如校风宣传日、艺术体育活动周、野外考察和参观访问等),能使学生的社会需要在不同年级间进行传递,同时有利于学校精神和伦理道德观的内化(D.K.James,1994)。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 一个学校的校风决定了该校群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方式,而个体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无论是理想、需要、价值观,还是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个体都要受到群体的影响,学校群体中多数人的一致态度,必然成为影响学校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使态度不同的个体改变初衷,使行为方式不同的个体抑制其违反群体行为规范的行为,从而与周围的心理环境协调起来。
规范功能。一个学校如果有井然有序的教学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校纪,优美整洁文明礼貌的客观环境,严谨刻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无疑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所无法企及的。因为规章制度更多的是着重于消极抑制方面,而学校精神的促进作用,会使师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形成对学校所有成员巨大感染力的心理气氛,对于一切与学校精神相反的错误思潮、不良心理与行为,具有无形而实在的抵制作用。同时,优良的学校精神一旦树立,就成为一股巨大的心理力量,当个体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群体就给予肯定和强化,以支持其行为,从而使其行为进一步“定型化”,积极地按学校精神的要求去做,自觉地维护校规校容校貌。一所学校蓬勃向上、勤奋学习、互帮互学的精神和风气,必然会使一部分学习马马虎虎、吊而浪当的学生,因为受到环境的无形约束,而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学习不良儿童就是在良好的学校精神环境中受到熏陶、规范,进而转化的。因此,一个精神爽、风气正的群体,犹如一座春风化雨的熔炉。
三、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的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而对学校所有成员产生心理影响的。如领导作风中的“民主治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就会形成一种宽松的心理气氛,融洽的人际关系;教风中的“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就会形成榜样学习和观察学习的范型;而学风中的“勤奋好学,文明礼貌,求实求真”,能够使学生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利他行为占优势的群体环境中。所有这些,都是优良校风的核心内容,学校精神的不同表现形式,它通过师生员工的内化机制,从而成为他们内部稳定的心理特质,同时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是一个学校文化移入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学校精神对学校成员的作用,就是个体社会化过程,是群体心理定势的形成过程。学校精神对人的影响力正是如此,它通过感染、模仿、暗示等心理机制,使学校的全体成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引起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以求与学校精神趋于一致,达到个人心理风格与群体心理定势的融合。
感染。这是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情绪基础。所谓心理感染,指的是参加共同活动的人们在直接接触的条件下,在多次相互增强情感影响所取得的效果基础上,进行情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心理情绪”的传递表现出来,即对某一行为模式无意识的掌握。研究表明,一个冷漠的教育心理气氛(Cool climate),对师生的影响就是如此(D.A.Pagne,1993)。而学校精神就是通过不随意知觉传递他人行为的种种状态与方式,使生活在学校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感受到、体验到这种“心理情绪”,并产生一种情绪评定。在学校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这种情绪评价成为相互间情感影响的重要媒介,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将群体意识、群体心理状态非证明、非逻辑地直接移植到自己的心理系统内部,与自己本来所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等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对学校精神的影响力有一个基本的取舍态度。但此时学校精神中的各个要素,还远远没有成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更没有在个体的行为中直接表现出发挥作用的痕迹,它仅仅是一种选择、评定和投射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校精神的作用仅是一种社会心理环境的作用。
模仿。这是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认知基础。模仿就是对别人的行为或群体心理状态的不自觉的仿效,依照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方式达到与所依照者相同的过程。当然,这种仿效不是对外部特征的一时一地的简单接受,而是个体再生产被显示行为的特点和模式。群体规范和价值就是通过认知,进而模仿而产生的,学校精神也是通过模仿而对群体成员发挥作用的。因此,模仿是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认知基础,而榜样又是模仿的关键。学生最敏感的是领导和教师的言行举止,它们是正价效应还是负价效应,直接取决于领导和教师的“角色扮演”。研究表明,学校领导、行政人员在促进学校精神,给学生提供良好榜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负有培养和发展学校精神的重担(H.J.Hull,1990)。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是最具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育,直接影响到良好校风学风教风的建立,影响学校精神在整体上对青少年学生的作用效果。社会心理学认为,模仿作为一种相符行动,是由非控制的社会刺激所引起的,而不是通过学校或群体的命令发生的。模仿者与行为榜样者的行为往往一致,不仅能再现他们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而且会形成新的精神价值——心理、兴趣、个性倾向以及行为风格等,这正是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心理效果和行为效果。
暗示。这是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意识基础。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作用,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发生有目的、没有论证的影响。暗示是感染的一种,同时又伴随着模仿。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暗示过程具有单方向的倾向;二是不需要证明和逻辑推理以直接移植心理状态的途径发生作用,其影响是非理性的,主要是情绪与意志的影响,暗示是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重要意识基础,只有通过与学校精神相互联系着的不断的暗示,个体的心理才能不断得到调整而趋同于群体心理,群体心理也因之得到加强、巩固,并根植于每个个体之中。研究指出,学生应参加学校活动,如早晨课间操的总结、参观校史纪念馆的奖状、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教室卫生、维护公共卫生、遵守学校规章和课堂纪委以及学生辅导员制度等,均可用来培养学生的学校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积极影响(P.Everett,etal,1992)。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学校精神总是通过一系列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学生辐射各种信息,以此来引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与学校精神的要求保持一致性。一所学校优良的学校精神,就是通过这种积极暗示,使青少年学生把潜意识与意识结合起来,接受学风、教风、校风和学校精神的影响作用。
从众。这是学校精神发挥作用的行为基础。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群体的行为、心理的顺从。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重要手段。从众现象发生的前提是存在着实际或想象的约束力,促使个体采取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和态度,并且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也有可能改变初衷。当学校精神以群体压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很容易引起自己的意见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引起内心冲突,但为了不担风险,实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有时虽然内心仍有顾虑,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从众。因为个体一般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群体相左,而遭到群体的压力或抛弃。相反,他们很可能根据群体规范、群体舆论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向制定行动策略,设法与群众保持一致,以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学校精神发挥作用时学生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从众,是学校精神作用的行为基础。但是,应当注意,对于学生在某种学校精神的压力下发生了某些行为上的变化,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他们的深层心理意识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由于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对优良的学校精神要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一种群体舆论,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产生从众行为。这样的从众行为,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认同。这是校风发挥作用的价值基础。一切文化的发展和更新换代都是由认同开始的,学校精神的形成和保持,是以群体成员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的一致为标志的。对芝加哥地区的优秀学校调查表明,这些学校注意发展学生的特质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此来推动学校精神的优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领导、教师和学生均是紧紧围绕学校精神的宗旨,开展工作和进行学习、教学,从而使整个学校群体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保持了一致性(E.A.Wynne,1984)。 认同包括对原来学校精神的认同和对形成发展中学校精神的认同,它是保证学校群体的整体性、一致性的重要心理基础。个体对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同,就使个体培养了对群体的认同感、光荣感、自豪感,使个体与群体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从而自觉地、心甘情愿地保持和维护学校精神。特别是,当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进入了一个有特定文化氛围、特定校风规范下的群体生活。在这里,他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具有抑制能力时,对学校精神的认同就由强制性变为选择性,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校精神中的各种构成元素,来作为自己心理和行为的参照系。因此,培养学生对学校精神的认同意识,除了要求学校精神本身的目标明确,具有吸引力外,应着重抓好班集体建设,在每个班级中都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奋发向上的心理气氛,以优良的班风为学校精神发挥作用准备前提和条件。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通过学校光荣传统教育,以及校庆活动、校友返校、校友事迹介绍、传达社会对本校的反馈信息等环节,不断激发学生对学校精神的认同感。
此外,学校精神有时还通过强化的手段发挥作用。强化是一种使心理品质变得更加牢固的重要方法。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实际情景和每一种活动,都能对学校精神发挥强化作用,而学校精神也常常通过强化手段来对学生施加影响。一个学校为了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学校精神,仅仅停留在思想教育和口头上的宣传是不够的,还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制度性措施中,使学校成员与学校精神相符合的行为得到正强化,而与学校精神背道而驰的不良行为受到负强化。特别要重视在社会心理背景下的学校精神教育,使精神因素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性的因素,这是有利于心理变化的情景条件。例如,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重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使之制度化;建立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课堂学习纪律,教室、寝室、图书馆学生准则,以及必要的校园公约、守则等,都是实现学校精神心理强化的有效手段。学校精神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是长期坚持,这就要求不断强化,不断创设和保持情景条件。
四、学校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对学校精神的理论探讨,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过真正的重视,从心理学角度的阐述,更属凤毛鳞角!尽管各个学校大都有自己所要求和遵循的学校精神,并在实践中对此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很少有人把学校精神摆到理论高度上来认识,也很少有学者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加以探讨。于是,在学校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学校精神成为一个没有理论意义的教育实践而普遍受到冷遇,有时要谈到它,也仅仅是为了装饰门面或教育实践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学校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显得更为重要。一般说来,学校精神的形成大致可分为孕育期、整合期、内化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且各阶段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孕育期。这是学校精神逐渐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校必须优化学校精神赖以形成的心理环境,明确校风的具体要求,并采取种种措施使这种要求为学校全体成员所接受。因此,在此阶段纪律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对执行纪律的相互监督,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整合学习气氛,改善纪律环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教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最后达到提高学校精神的目的(S.Lake,1989)。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 为学校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保证。但是,在这个阶段中纪律和规章制度对学校成员来说是外来的,带有强制性成分,而学校群体必须为自我实现而斗争,其最大特点是群体的行为规范准则与个人需要不适应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加强宣传,形成舆论,以提高全体成员对学校精神的正确认识。此间,应特别注意校史教育、学校传统教育,形成学校群体的向心力,建立作为学校一员对该群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特别是要使新成员适应学校群体的要求和纪律,改变他们原来不适应学校的那些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个工作进行得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精神孕育中的“胎儿”质量与规格。此时,可以运用心理定势的原理,切实做好一年级新生及其他新学员的“第一印象”的工作,达到“先入为主”的教育效果。同时,还要努力优化校内外环境。学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但对学校来说,所能创设和优化的是学校内部的心理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校多数成员明确学校精神建设的具体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优化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包括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学条件、完善规章制度、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优选专业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改善德育工作的条件等等,以此来建设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心理环境,为学校精神的进一步整合打下扎实的基础。
整合期。在学校师生员工思想上有一个学校精神的心理定势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进行整合。以学校群体中一部分已接受学校精神要求的师生为骨干,同时向其余成员提出这种要求。由于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一部分先进分子已为学校精神所同化,就可以以这些人为榜样,对多数人的心理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有利因素,通过这些骨干力量做多数人的转化工作,这是教育者的一个重要任务。研究表明,要使学校成为一个优秀群体,除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的支持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建立教师的年度目标,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学校精神(R.D.Rurnett,1984)。 这要求我们利用和强化管理的力量,使这些人对学校精神的要求虽不能做到“心悦诚服”,但能做到“依从”,并由“依从”向认同、整合转化,产生一种归属感。此时要强调榜样和观察学习的作用,领导要以身作则,教师要身体力行,同时仍要辅之以一定的行政管理手段。实际上,学校大多数成员在少数骨干的影响和行政措施的“胁迫”下,再加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他们虽然接受了学校精神的某些要求,但并不是完全自觉自愿的,他们的内心仍会受到一定的压抑,甚至矛盾、冲突,这是一个“产前阵痛”的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把学校全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都整合到学校精神的“旗帜”下,按照学校精神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使整合阶段的时间大为缩短,为学校精神的内化期和成熟期作好准备。
内化期。在经过整合期的“阵痛”后,学校良好的心理气氛已成为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一种规范力量,学校群体的大多数成员开始接受校风的要求,接受学校精神的监督和规范,并且成为自觉的行动和习惯,此时已不感到心理上的压抑。但还需要对部分人做些工作,并且这种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把多数人的意识和行为逐步扩展为全体成员的意识和行动,形成学校群体的非正式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一致的群体舆论,使群体具有较大的凝聚力。例如,美国芝加哥教育部门的研究指出,通过文艺体育和各种竞赛中的啦啦队活动形式(Cheerleading),师生共同对此认真计划、有效组织和情感投入,在活动中建立和增强群体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可为培养学校精神服务(Chicago Board of Education,1991)。总之,在这个群体中生活的所有成员,自觉不自觉地、有意识无意识地受到潜在的影响,并努力与群体保持一致,逐渐形成自觉自愿的行动和习惯,使群体目标、要求和准则与个人人格体系融为一体。这个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外力,而是依靠群体的全体成员来做,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觉悟”,因此要接近他们,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他们,促使其自觉转化。在这个阶段中,可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和内聚力,以产生一种无形力量,迫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在学校精神面前“就范”。此时,学校精神作为一种规范力量,教育环境已基本形成,学校的规范和准则不再作为主要力量发挥作用,而是潜在地起到一种辅助和监督作用。
成熟期。这是学校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此时,学校精神的要求已成为学校群体中多数成员的自觉行动,在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他们已将学校精神的要求彻底内化为自我要求,不需要更多外来的强制力量。对太平洋地区一些明星学校的研究表明,这些学校均具有高水准的学校精神(P.S.Piper,1994)。在这个阶段中,学校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不仅不“越雷池半步”。而且处处事事以学校精神的标准来检查自己的行为,群体已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并且每个成员都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时,我们可以说,良好的学校精神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了。主要表现为全体成员在对学校精神的认识上,明确清晰,具有共同的目标、情感、意志和信念,并且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完成学校群体所面临的各项任务而协调作战。以教师科研为例,这个阶段的学校精神可从下面几项具体指标中略见一斑。⑴人均科研课题数;⑵人均科研课题费;⑶人均科研成果数;⑷人均科研成果获奖数;⑸人均对学校重大事件参与数。一个具有良好学校精神的集体,上述各项指标均较高,且教师以追求上述目标为己任。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一支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团干部和学生干部的骨干队伍,他们不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学校精神的要求、准则,而且带全体成员一道前进,维持和保证本校学校精神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五、学校精神的现状及其优化
目前,一些学校普遍对学校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感到困惑,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校风的滑坡、学校“无精神”现象深感忧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精神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了。在国外,一些有识之士也倡导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学校精神的建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还就此展开了讨论(T.L.Speer,1993;L.Elizabeth & U.George,1994)。在建设校风、培养学校精神时,必须确定其基本原则和依据。首先,一所学校的学校精神是由办学目标、教育规律以及本校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同时,还须体现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客观规律。其次学校精神还必须有本校的特色和个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来讨论建设优良学校精神的具体措施。
第一,以教风为突破口,切实抓好教风。教风建设要“爱字当头,耐心疏导”。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进行耐心疏导,切勿用“管、卡、压”的办法对待学生,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学生,也要耐心教育、以诚感人,以情动人。此外,为了建设良好的教风,教师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起到一个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一个严谨治学、严谨治教、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
第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更要长期坚持,这就需要健全行之有效的学校规章制度,特别是对学校的公共场所,如“三堂”(课堂、食堂、会堂)“一室”(寝室),更要制定详尽的管理细则,并发动学生参与管理,而学校则要经常加以督促、检查、总结、评比,使学校环境整洁、优雅,催人奋进,使全体师生在优化的校园环境中努力学习和工作。
第三,加强思想教育,培养积极的学校心理气氛。一个学校要树立良好的学校精神,必须对全校师生加强思想教育,加深他们对培养学校精神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要把学校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群体主义、艰苦奋斗的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精神与理想教育、“四有”教育、革命传统和道德风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全体师生的责任感、自觉性和荣誉感,造就一种健康的教育气氛。研究指出,积极的学校气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造就优秀学生,而这种气氛又可以通过培养师生的信念和价值观来实现(J.Sweeney, 1992)。良好的学校气氛需要依靠师生的共同努力。
第四,切实而有效地抓好班风建设。班风是校风的重要体现,在建设班风过程中,教师应该“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班级要根据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制定出本班的落实措施,使全班同学明确班风建设的目标,并把这些计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一项对学校纪律气氛的调查表明,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者都希望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稳定有序的学习环境(P.R.Grossnikle;J.Bialk & B.C.Panagitares,1993)。这就需要从班风抓起。
第五,寓校风建设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校风的形成和发展依靠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点一滴地培育起来。研究者认为,教师教学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校风和学校精神(K.D.Stein,1994)。因此,有必要寓教风建设于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把校风建设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各个学科的特点,把校风的主要内容融于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校风的熏陶,并且为校风注入新的内容,充实新的时代精神,使校风的要求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此外,还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巩固、发展校风的具体活动,如结合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请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以及穿校服、唱校歌、举办校史展览、举行校庆、校友返校活动等,使校风建设与具体的各项活动联系起来,激发师生对所在学校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第六,领导带头,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提倡一种好风气,培养学校精神,往往需要人们的相互配合。领导、教师、干部的文明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广大学生往往是用领导和教师的行动来判断其所讲的道理和价值的。研究表明,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校精神,领导是关键。学校管理者在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改善学生作业和行为状况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们认为,如果校长支持他们的工作,他们就能创造一个更好的学术环境,更有效地工作;校长应该平易近人,且能赢得教师的信任,处理疑难问题,并给教师更多的自由(J.S.Winter,1994)。另外,还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政治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很多决策、意图都要通过他们去贯彻、执行,因此,既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多出智慧,又要给他们的工作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第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在良好学校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依托,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协调同步,以发挥最佳整体效益。以社会文化环境而言,整顿清理文化市场,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品,兴建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促进文化科技的社会化,为学校提供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同时加强学校同社区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普法治安网络,宣传舆论网络和实践教育网络,使社会主流文化和学校精神相吻合,促进社区文化对学校精神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以学校为阵地,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咨询站等,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沟通,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双方步调一致,相互促进,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由学校组织,邀请宣传、司法、公安、文化、劳动、人事、科技、团队、妇联和有关学术团体及专家,组成一个学校、社会、家庭的协调机构,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群体优势,进行宏观指导,制定目标、规划和实施方案,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骨干队伍,共同为良好学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添砖加瓦。
总之,良好的学校精神,不是靠几个人的努力能办到的,也决不是靠“管、卡、压”的办法能实现的,它是一项依靠学校全体师生的综合工程。这样,在社会文化“大气候”的配合下,学校内部的校园文化“小气候”就会发生很大的改观,使广大师生提高治学、治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及礼仪等方面的修养,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行为举止,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奉献和踏实忘我的工作作风,这是学校精神的宗旨,也是其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