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部分县区为例
廉 萌,李 虹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 本文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人编制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 H T),以黑龙江省的部分县区为例,选取9所小学分别选取四,五,六,三个年级段各一个班的学生,其中住宿儿童518人,非住宿儿童536人对他1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多方面测试,认为黑龙江省部分县区小学高年级住宿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开展辅导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寄宿;心理健康;儿童
一、引言
寄宿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时代进步、改革教育和城镇化发展而产生的,寄宿儿童是指平日周一至周五的上学时间不住宿在家里,而是住宿在学校或亲属的家中就,及一些托管班或其他的住宿方式,周末或学校放假时间能够回到自己家里的群体。在“惟有读书高”的影响下,监护人把儿童送到就近的县区或发达镇上接受教育,由于距离上的限制,很多儿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寄宿生活。〔1〕低龄住宿对个体心理健康存在重要的影响,大多寄宿心理状况是无法安心学习,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日常事物及现象怀有恐惧感,会因很多事情影响情绪,与非住宿学生相比而言学业负担重,娱乐时间少,在学校环境中的活动范围小,生活内容单一,学生普遍感觉无趣紧张,压力大。〔2〕小学学生住宿数量逐年递增,他们的正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此身心健康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的目的旨在发现寄宿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同时为基础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为寄宿儿童的健康成长搜集基本的研修辅助资料,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钢铁需求量的不断上升,高炉粉尘也不断增多,在高炉粉尘中不乏锌、铅等有价金属。其中,锌具有较大回收价值,锌回收不仅可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还可以增加钢铁企业生产附加值,提升企业效益[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黑龙江省的5个县区,每个县区选一直两所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发放问卷1102份,剔除无线和残缺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054份,其中寄宿学生518名,非寄宿学生536名。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施测,分班进行,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并用相同的时间进行施测,在测试的过程中保证儿童已经完全学会了答题的方式,然后再进行测试,所有调查问卷在一周内完成测试。
(二)研究方法
以自然班为单位,有研究者本人以及经过专门培训后的测试教师向学生宣读统一的指导语,学生匿名填写答题纸来完成问卷调查。本文所采取的研究工具包括,(1)调查学生的基本自然信息:其中含有性别、年级年龄、是否住宿等学生的个人信息;(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这个测验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人本铃木日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本测验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全量表共100个项目,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即为测谎量表;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情绪D自负情绪E过敏情绪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M H T量表采用两级记分法,共一百道题,回答“是”记“1”分,回答“不是”记“0”分。 按照焦虑情绪所对象以及由焦虑情绪而产生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根据量表制定的大陆常模,各个维度得分在 三 分以下属于完全正常,得分越高,则表明个体在这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状况越不佳;个别量表内容在八分以上者属于问题心理倾向比较严重辅导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制定特别的辅导计划;总得分处于1-55分之间正常,在56-64分有心理健康有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得 64分以上,问题较重,依然固定心理障碍。该量表有较好信度和效度,其中各个分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4-0.88,全量表的折分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67-0.863,并且该量表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度证明。〔3〕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分析数据。
三、结果
(一)寄宿学生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差异
对调查统计收集上来的结果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所得的结果显示出寄宿儿童和非寄宿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在T=3.868 P〈0.001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见表1)。寄宿儿童在 M H T量表测验上总分的平均分为43.6214±13.07560,其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十分乐观,同吴海英研究的一致,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4〕。
表一
寄宿学生与非寄宿学生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各因子得分差异情况(见表3),体现为学子焦虑的 t=4.694,P〈o.oo1,对人焦虑 t=2.115,P=o.o5;自责倾向 t=4.386,P=o.oo1, 过敏倾向 t=5.678,P=o.oo1;身体症状 t=2.386,P=o.oo5;恐怖倾向t=2.359,P=o.oo5;各等分量表上都存在着差异;其他因子尚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二
(二)寄宿学生与非寄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的差异
但其中518人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9.31%,超出了以往研究的水平。536人非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是9.41%,也是超过了从前的研究水平。陈艳芳在2 010的研究了农村小学生寄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研究中有,二百四十六人小学寄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是15.58%,中251名走读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检出率是4.8%。
从整体上看本文研究齐齐哈尔部分县区小学中高年级住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中等,通过对518个住宿小学生以及536个走读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518个住宿小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9.31%,超出以往的研究结果水平;536个非住宿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9.14%。小学中高年级的住宿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它既不同于留守儿童,也有别与流动儿童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的平均值在正常浮动的范围内,与走读学生的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区别。但在研究中发现寄宿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非寄宿学生,同时表现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颇高。两类不同学生群体在学习焦虑的分量表上的得分均8分宜上,表现出都存在明显的学习焦虑倾向。而且在这个分量表得分上的寄宿学生要高于非寄宿学生,二者间具有明显差异。寄宿学生在城乡差异上心理健康状况持平,但是农村户籍的寄宿学生在总体得分上要高于城镇户籍。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总分上体现为男同学低于女同学,在总分上存在及其显著的性别差异(t=3.256 p〈o.o1)女寄宿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症状,冲动倾向等等量表上的得分都略高于男寄宿学生,及其显著的得分差异只体现在恐怖倾向(t=4.572,p〈o.o1)上有所体现。整体水平较为良好,从问题的检出率来看,结合在各因子得分,寄宿学生的得分分数明显高于非寄宿学生,其学生群体自身的性别差异显著,需要进行持续关注及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措施。
四、讨论及建议
(一)寄宿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及与非寄宿儿童的差异
农业园区是资源整合的系统,在园区中实施整合组件发展措施,锁定农业发展问题,总结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升级、转型,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农业发展中去。实现互联网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完善“农业+互联网”农业技术,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合作平台,不断进行互联网技术的投入和革新,引入先进技术人才,在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提升,不断优化服务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压力,提高农产品销售能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
(二)寄宿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分析
寄宿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加忧虑的原因主要是认知的原因,寄宿学生在学校进行饮食起居,但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中从小所接受的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中,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个体在内心对于学校是有这个固有的认知,即为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校是跟学习有关的场所。其次的原因是寄宿学生表现为对学习的焦虑是住宿的环境,在本次调查中518名寄宿学生中在学校的人有310,其他的住宿方式205,有两人并未回答住宿方式。学校的统一管理或生活老师,会在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学习,更加规律化,而其他的方式有的住在老师家,具名的家中或者亲属的家里,还有其他的住宿方式。寄宿学生在学习表现出的焦虑更多。家长选择寄宿孩子的原因往往是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学更好,这就对每个选择寄宿的学生背负了更多关于学业的压力,要超过普通学生。在周末回到家中时,家长更多的注意仍在学习上,过度的关注形成压力造成学习焦虑。寄宿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多,没有充分的娱乐时间或丰富的休闲活动,这也是使寄宿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焦虑,在业余时间里没有得到缓冲释放的重要原因。
清代是词学集大成的年代,“阳羡派”陈维崧的“选词所以存词,其即所以存经存史”体现了诗词同等观。学者吴衡照从苏词的雅正出发来称赞东坡,“苏辛并称,辛之于苏,亦犹诗中山谷之视东坡也。东坡之大,与白石之高,殆不可学而至”[6]2648。
(三)改善寄宿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从学校方面,要加强学校的住宿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完善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安全保障;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小学住宿制的学生年龄尚小,对于老师和学校的依赖迫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供学生间交流减压的场所,营造轻松的寄宿教育环境;提高专业教师素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专职专用,改进教育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家校共建,与寄宿儿童的家长形成沟通网络,加强沟通,畅谈交流,及时反馈。对于寄宿儿童的家长要提升加强自身的素质,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进入住宿制学校前对孩子进行生活的准备教育,教会孩子要怎样适应集体生活,在行为好人生活习惯上和学校的要求规则保持协调统一,同时家长要注意改变教育方式,及时发现孩子的有不愉快的情绪时要及时处理,帮助未成年人建立积极健康的正向情绪,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的以学习为主导,缺少了与家人长辈的互动体验,没有更多密切的亲密联系,这对个体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做到并重关注在学习和生活。对于寄宿儿童要自身提高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学会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开心时就放松的笑,不开心时找到合适的场所宣泄,可以找老师后同学诉苦,培养一种健康积极地兴趣活动,在运动和游戏的过程里,寄宿儿童能够全身心放松,形成积极地情绪,学会接纳自己。
表三
〔参 考 文 献〕
〔1〕杜红蓉,陈怀芬.贫困地区低龄寄宿制儿童心理焦虑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4(39):224-225.
〔2〕张高产.低龄寄宿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02:338-339.
〔3〕胡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08.
〔4〕武海英,孟悌清,贾东立,等.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04):88-95.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234(2019)04— 0114— 03
收稿日期: 2019— 04— 03
基金项目: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寄宿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YJSCX2017-2D03)。
作者简介: 廉萌(1994—),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孙玉婷〕
标签:寄宿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儿童论文;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