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景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景观的设计理念早已付诸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今,信息技术促进了时代的发展,依靠信息和智能手段来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国家的认可,并且已经在国内外许多区域贯彻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慧城市的建设既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解决城市问题的良药。“智慧城市”理念在许多领域都得以应用。本文将结合中国城市景观的现状,研究智慧城市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和总结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和智能模式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智能城市应用;智能化
引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为智慧城市的街道景观的设计不断努力。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科学信息技术和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应用,实现全方位透彻的感知、宽带无处不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运用和以可持续创新为核心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所以,为了实施研究智慧城市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就要为智慧城市的街道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1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
(1)城市景观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生命性。在环境科学领域,大地是以自组织法则为基础不断成长的有机体,而构筑物与空间环境两者的综合体称之为城市景观,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与审美要求的日益增高,景观设计作为自然与人工描述的景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大众需求。(2)景观设计具有文化性,城市景观设计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可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理念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主导作用对景观布置的基本结构和格局均产生着较大影响。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文化景象与结构格局截然不同,东方景观文化映入脑海的景象往往是苏州园林与北京颐和园;而西方人的景观特色则是严肃的、中轴对称式城市广场,因此,地域不同,人类活动对景观环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3)城市景观设计还具有人本性。城市景观的存在是以人为主导的,景观需要通过人才能被认识,人再结合主观意识能动地将景观反映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类表达和体验的基本形式。城市景观设计的人本性还体现在人本身,没有人类的自然尽管是存在的,但却是客观的,苍白的,只有人类参与到自然活动中,并烙下自己活动的轨迹,才能使得城市景观缤纷多彩。因此,城市景观并不单纯是我们理解的外在形态,更是一本富有内涵的、能够阅览并将不断续写的史书。
2“智慧城市”理念的发展现状
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智慧城市一经提出就被广泛认可,并被积极投入到城市建设中。中国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在深圳,昆明,宁波等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北京,上海等地也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内顶尖的大型科技企业越来越重视智慧城市的研究,尤其是对智慧城市建设中所处地位和未来前景的关注。正因为如此,国内越来越多优秀的智能产业欣然崛起,逐渐成为智能化城市建设得领跑者!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智能城市建设,如美国,韩国,日本等。利用智能化在城市中不同方面的应用,推动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
3“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
3.1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舒适美好
智慧城市首要是城市,应注重其城市功能的提升,主要有面向市民的生活、教育、经济、环境等城市能力的增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以科学信息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必需,应以能够通过科学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让现代城市更加惠民,更加繁荣,到处都有惠民信息与基础设施,包括免费WIFI、侯车休息、娱乐电子阅读站带来的别样体验,还有节能城市街道景观设施、智能座椅、太阳能路灯等。科学、合理规划,与时俱进,使得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更加时尚化、智能化、创新化、实用化、潮流化。突出每一个城市街道景观建筑的特色文化,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求,同时还是现代化智慧城市的要求。
3.2文化和休闲娱乐基础设施
就像道路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交通基础设施,街道景观空间内的休闲基础设施也是街道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设计完善没有任何问题的道路上,生活在大街上,这意味着丰富多彩的场景呈现人们就像生动的芭蕾舞团。设计比较完善的例子有哥本哈根超级街景。应对超级街道发生,设计师运用旋方形直线自由的休闲空间,使得人们的功能要求被满足,空间被充分利用自然街道也充满活力。此外,还要强调空间突出的特色,可以与城市在文化与艺术上的特征相结合进行设计,能够有效的突出表达街道特色,也可以实现城市更新在文化和艺术的价值。例如王府井步行街对于北京的标志性意义,在人行街上放置富有老北京特色的铜制雕塑。调制与整合不同的公共艺术放入街道景观设计中是在提升整个城市街景的生命力,那么人们的参与性越强城市街道景观就越富有特色和生命力。
3.3水景景观智能化的应用
城市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是人们修身养心、放松心境的场所。水的呈现形态主要分为动、静两个形态。水景的智能化设计就是在水景景观的设计中加入智能化技术手段,将水景的设计越来越智能化,水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景观设计中的一些跌水、叠水、落水、喷泉式等形式的水景都是智能化的体现。智能水景设计不是独立的,还结合了照明设计和音乐等体系,运用智能感应调控将这些相结合,设计出真正的智能化水体景观。其次,智能化水景经过处理形成一个良性的水循环系统,可以重复利用水资源,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水景智能化水景最大的趋势是设计具有“感官”能力的水景景观,人类的感知能力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还可以通过营造水景空间,水景空间是利用LID技术的蓄水的功能,加以外观的包装形成多功能的景观设施。在同种环境中能得到不一样的感受,能够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到设计所带来的快乐。
3.4绿化植物景观设计
植被绿化在城市的街道景观设计上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可以吸收尾气减少空气污染,使街道周围的空间形成更好的气候,同时可以吸收噪音污染为为接到周围居住的人们提供更好的环境。此外,由于植被种植依附于交通线路,因此对交通路线的划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植物种类来实现。植物绿化带也是防火带和城市的美丽名片。街道绿化主要有步行街绿化带、汽车绿化带以及公共空间绿化。总的来说要根据所在地的土壤、水分、阳光等环境来综合考虑不易虫害和落叶的植物种类。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他们的功能性,例如人行街道绿化带主要是将人行与车行分开,可以与街道两边的建筑物风格结合选择特色树种实现街道的历史人文表达,同时也要考虑人行而要选择树冠较大的茂密的树种来遮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景观设计与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智慧城市理念与城市景观设计相结合,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减少人工劳动力、节省资源,更高效的推动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凯君.园林景观在智慧城市中所起的作用与价值[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
[2]鲁遥,祝遵凌.南京紫金联合立方广场景观分析与改造[J].设计,2018,(20):143-145.
[3]郑晓岚.浅析水体景观的智能化设计[J].艺术生活,2012/4.
论文作者:吴志刚 杨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城市论文; 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水景论文; 智慧论文; 街道论文; 智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