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人物志——曹正礼谈四川清音(一)论文_赵若希

四川清音人物志——曹正礼谈四川清音(一)论文_赵若希

(乐山师范学院)

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 项目编号:MYYB2018—16 项目名称:《四川清音人物志——曹正礼》

曹正礼,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16岁至今数十年为李月秋、萧顺瑜、程永玲、马光华、李云华、田临平、任平等六代清音演员操琴。他编曲的四川|清音《幺店子》《六月六》《送公粮》《蜀绣姑娘》《小社员》《书记的办公桌》《我是四川人》《茶馆小曲》《天府花生硬是香》《朱德的扁担》等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市音乐创作一、二等奖,曾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新节目奖。曾发表曲艺音乐论文《谈谈四川清音哈哈腔》《浅谈四川清音》《为创新曲艺音乐而努力》《衬腔的功能》《谈四川清音的音乐处理》等; 1987、1994年曾参加成都民间艺术家小组赴奥地利、南斯拉夫、加拿大等国演出,担任独奏和伴奏。

赵若希:曹老师您是一名清音老艺术家了,从事清音演唱演奏创作几十余年了,能不能由您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四川清音呢?

曹正礼:四川清音是四川曲艺的一种演唱曲种,四川清音以小曲、地方民歌、地方说唱的形式存在,是四川省传统戏曲代表性曲种。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2008年2月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清音可以上溯至宋元明年间,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年间,四川人口只有四十多万,人口较少,康熙年间有一次大量移民,湖广填四川,所以现在四川清音曲调包括有很多调,有各地的地名,所以四川清音包括比较多,很明显有一些江南民歌,如《布谷鸟儿咕咕叫》前身为《鲜花调》,恰恰为江南民歌,不仅四川清音采用了,河南坠子、天津、北京也有曲调采用。以前歌曲艺术形式在不断交流的,特别《鲜花调》还传到了国外,普契尼的《格兰朵》里面也运用了这个曲调,用语言把它掩化了。塞北江南的杂曲、调腔和小曲、戏腔,它们与四川本土的俚俗小调融合衍变,形成独具四川特色的戏曲形态,是四川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记录四川民间生活形态、语言形态、民众审美情趣的“活化石”。

赵若希:我们知道还有安徽清音,山东清音不同曲种,为什么四川清音相对于别的清音来说比较有名?

曹正礼:四川清音特别是在成都和重庆都是非常有名的。我觉得人为因素很重要,和艺术家们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李月秋演唱的四川清音获得声乐类一等奖,得到了一枚金质奖章(1980年捐献国家),当时能获得这个奖是非常了不起的,国家非常重视,毛主席亲自主持,排练的过程及节目中间板的颜色,打板的声音周总理都在亲自过问,当时派了300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去参加。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别的国家认为共产党只会打江山并不懂文化,所以这次出去参赛,绝对要争气,让世界看看我们不但会打江山,而且文化也弄得有声有色。当时我们国家声乐类的一共有四个人获得了一等奖,其中四川清音就是一个,归国时毛主席亲自接见表示祝贺。1957年后就带动了一大批人学习传唱四川清音,李月秋就成为了四川清音大师级人物。1930年在重庆成立了清音协会,四川清音从起起落落到不断挣扎再到现在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曲目和演员在传承着四川清音。

赵若希:四川清音的演唱方式有哪些?

曹正礼:独唱、重唱、合唱、表演唱、男女对唱等形式,比如男女对唱男生和女生按复调进行,女生唱旋律,男生在下面配:嘿啰啰啰、呦喂等音调,下面非常诙谐,上面很抒情。

赵若希:您从16岁至今数十年为李月秋、萧顺瑜、程永玲、马光华、李云华、田临平、任平等六代清音演员操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怎么评价演员和琴师的关系呢?

曹正礼:清音演员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以前的琴师都要唱,有些歌曲的传统曲目有很多人物,比如《苏三起解》有苏三,县官等人物,要相互交流,一个是主要演员,琴师们就可以称为次要演员,要负责和主要演员的答白,如片段《王昭君》:

演员(饰演王昭君):玉帝。

琴师(饰演玉帝):娘娘。

演员:马儿为和停蹄不前呐?

琴师:想你来时未曾加鞭呐。

演员:加鞭它还是不走呀。

琴师:南马不往北行,想此马它也思乡啊。

赵若希:原来是因为演员不够,所以才由琴师和演员对白吗?

曹正礼:不是的,原来的琴师本来就是一个角色,也要学习唱清音,伴奏和对白同时进行,以前李月秋老师在教我的时候,都是先学习唱再学习拉。

赵若希:您认为为一名合格的琴师必须具备什么?

曹正礼:学唱清音是必须的,琴师学会了唱,伴奏会更得心应手,伴奏的时候,知道演员下一句要唱什么,演员的呼吸、感情、腔调,什么时候耍腔、什么时候叹息,如果没有学过唱的琴师,伴奏只能按照乐谱来,没有那么得心应手。真正琴师还有一个功能是传统的功能,就是教演员,演员光是唱就好了,她的唱腔帮她想好了,比如说这句不好听我就帮她在纠正,还有一个职能就是烘托演员。琴师还要会作曲,配曲牌,如果演员每天想的都是这些,演员会分心。

赵若希:以您为例,当时的琴师只会演奏一种乐器吗?

曹正礼:以前的琴师多数是全能,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可以说会的乐器比较多,会拉二胡、打扬琴、吹笛子,弹琵琶,所以在后面去音乐学院时候,学起来就比较轻松,主要原因就是知道演员怎么唱,知道各种乐器怎么奏,就是所说的“乐器法”,其实我们提前就学了,早起在乐队,人少,就要一专多能,什么乐器都要弄一弄。

赵若希:您觉得现在的琴师发展怎么样?

曹正礼:现在的琴师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唱,演员和琴师分开了。

赵若希:清音乐队的发展是怎样的?

曹正礼:过去的四川省曲艺团贾团长、成都市曲艺团夏团长认为四川清音的音乐太单薄,只有两个人,和声织体单一,如果一个演员单独表演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当一个很大舞台的时候,就显的太单薄,当时就一心图志发展清音乐队,发展起来的时候,组成了十几个人的乐队,又感觉偏离了清音的风格,伴奏味道不对了,后面就想到了清音要有清音的乐队,扬琴要有扬琴的乐队,两种风格要分开,这时候才把清音的五大件给巩固下来:琵琶,高胡,二胡,中胡,中阮,不大不小,一场小的音乐会就足够了。四川扬琴五方乐队:扬琴、三弦、二胡、宛宛琴、打击乐组成。如果把扬琴乐队和清音五大件组合起来,又是一个民乐的单管编制了。乐队的发展到了60年代的时候,贾团长和夏团长把我们这些人组织起来的时候,这个乐队就基本固定了,这是解放、建国后非常成功的一个改革成果,可以大可以小。

赵若希:现在按原来编制存在乐队还多吗?伴奏的琴师是专门学的清音伴奏还是院校派出身呢?

曹正礼:按配置编的清音乐队在当今少之又少了,基本伴奏的琴师也都是各大专业院校毕业。

论文作者:赵若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四川清音人物志——曹正礼谈四川清音(一)论文_赵若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