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幼儿的身体发展方面来说,幼儿正处在身体各大系统不断完善之中。从幼儿的认知发展方面来说,幼儿正处在积极探索与学习之中。从幼儿的思维发展方面来说,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之中。幼儿时期的这些特点无不说明:幼儿需要操作,幼儿需要游戏,幼儿需要体验。所以,在进行幼儿园课程设计时,应有可动手操作的空间,可供游戏的内容,可供亲身体验的活动,而能最大限度满足这些要求的途径之一就是如何做到将幼儿园课程设计尽可能地回归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106-01
一、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意义
首先,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的身体正处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身体各大系统不断趋于协调,各大器官不断趋于成熟。随着语言能力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幼儿的知识得到飞速提高,记忆力不断增强,思维不断向深层次发展,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意志力逐渐发展和完善。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正符合了这些身心发展的要求,即尊重和联系儿童的实际,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升儿童的生命品质。一句话,就是把教育和儿童的生命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儿童与知识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相关的,和谐的生态关系。”[1]
其次,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来说,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幼儿在五大领域里的全面发展,即包括健康领域的发展、社会领域的发展、语言领域的发展、科学领域的发展、艺术领域的发展。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重视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接触,鼓励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将幼儿体能,体格和体质发展及科学探究与观察纳入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通过参加活动如野外踏青,春游或郊游,野外观察,放风筝比赛等活动,促进幼儿在健康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发展。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注重幼儿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幼儿人际关系与交往纳入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通过举办活动如父亲节给爸爸献花,母亲节为妈妈洗脚,教师节给老师寄贺卡,劳动节为清洁工人劳动等,促进幼儿在社会领域的发展。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重视幼儿说话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将幼儿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纳入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通过参加活动如讲故事“我的爸爸妈妈”,诗歌朗诵,辩论赛,活动小讨论,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画漫画,根据他人的故事用适当的歌曲表达情感等,促进幼儿在语言和艺术领域的发展。
再次,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能使幼儿幸福成长。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4]幼儿的幸福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离不开适宜的环境,更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注重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时期幼儿的不同需求,因时因地生成新的课程。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提供贴近生活而又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操作性需求,游戏性需求,体验性需求。让幼儿在快乐中掌握运动技能,在玩耍中掌握动作技巧,随时随地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让幼儿在交往中感受亲情,在角色扮演中体味人情冷暖,在互动中感受智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途径
第一,让课程目标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即幼儿教师制定的课程目标不能过高,超过幼儿可以领悟或达到的水平,使幼儿产生挫败感。同样,制定的课程目标也不能过低,致使幼儿觉得教学活动无需参与体验即可理解与掌握,使幼儿产生乏味感。课程目标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因为“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生存之所和生活的家园,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要通过儿童自身不断建构而主动获得”。[3]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课程目标要想回归生活,必须让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个体去操作、去游戏、去探索、去感知、去体验。让幼儿在生活中经历,在生活中锻炼。
第二,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课程内容既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又要关注儿童的可能生活。因为回归生活并不等于局限和停留于现实生活,而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联结,实现儿童生活能力与生活信念的提升,[6]进而实现其生命质量的提升和优化。要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首先就要做到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大到天地万物,小到草木虫鱼。课程内容的选取不能脱离幼儿的视线与经验。虚无缥缈的事物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可观赏,却不可触摸,这样的课程内容注定不丰满,不实在。
第三,让课程组织与实施回归生活。课程组织与实施体现了课程目标的方向,课程组织与实施也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完成程度。课程组织与实施还是课程内容付诸实践的行动表现。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好坏,考验着幼儿教师的素养,也关系着幼儿的生命质量能否得到提升。要让课程组织与实施回归生活,首先要明确课程内容与实施手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的课程内容所采用的实施手段是千差万别的。
第四,创设回归生活的环境。环境创设与幼儿操作、游戏与体验息息相关。良好的环境创设能使幼儿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的生命体验,从而不断完善个体的生活经验。要创设回归生活的环境,首先在幼儿园环境的布置上要灵活机动,应能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的兴趣点有效地结合起来。环境布置应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操作与游戏的热情。
第五,提高教师的素质。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让幼儿园课程设计真正回归生活,幼儿教师要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观察幼儿行为表现而做出判断分析的能力,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而合理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点而果断选取课程内容的能力,根据幼儿兴趣特点和幼儿园实际情况而采用有效手段组织与实施课程的能力。根据已有经验和课程活动效果而进行总结与反思的能力,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设计与幼儿园课程设计科学研究的能力等。同时,幼儿教师应当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找到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当注意内容的生活性、适宜性、趣味性及过程性。[4]
总之,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遵循了教育本身的规律,也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它体现的是一种充满尊重与爱护,包容与理解,参与与游戏,操作与体验,审美与创新于其中的课程价值追求。这种注重生命质量提升、回归自然现实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体验生活、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郑三元.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7,(10):20-25.
[2]陶行知.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M]//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137.
论文作者:徐涵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幼儿论文; 幼儿园论文; 课程内容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目标论文; 领域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