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缺失及解决措施论文_符岐花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缺失及解决措施论文_符岐花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接着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解决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缺失 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顺时代发展潮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热潮。在这次改革大潮的推动之下,小学教育首当其冲。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一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变得每况愈下,不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始终抱着一个抵触和反感的情绪。久而久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在新形势下,学习兴趣的激发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纵观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原因使得学生兴趣的激发迟迟得不到有效开展,这些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那么势必会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绊脚石。根据笔者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师资现状、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高低不一现象十分明显,且我国小学教师往往承担着巨大的教学量,繁重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进行自我教学素养的提升,每一个学年能够勉强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不少教师都觉得万事大吉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始终习惯于墨守成规,对于新鲜思想新鲜事物根本一无所知。学生的思想年年更新换代,教师却始终固步自封,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自然会变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第二,数学这门学科的难度较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在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数学这门课程的难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对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的小学生来说,那一串串数字和一个个概念无疑犹如“天书”一般,除了少数悟性较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数学是一门很难学好的学科。在这种片面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要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显然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

第三,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都是以分数高低为基本依据。一般情况下,不管是社会、教师或者是家长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学生的应试成绩高,就往往被划分到好学生的行列之中,而应试成绩低则被划分在坏学生的行列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兴趣越来越不受人重视,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热衷程度也变得漠不关心。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解决措施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习惯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学生没有丝毫表达主观意愿的机会。很显然,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学生就连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都显得十分吃力,更别提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育理念,通过各种有的放矢的行为让学生真正信任自己、依赖自己,愿意将自己的心声一一袒露给教师。只有建立起如此亲密的关系之后,学生才能在数学课堂中真正放松身心,全力配合教师所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并在完成各种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重新看待数学这门学科,重燃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感性认识往往大于理性认识,如果他崇拜一个教师,自然会对教师的这门功课充满了兴趣;相反,如果他厌倦一个教师的话,那么他自然会对教师这门功课充满排斥感,兴趣的提升根本无从谈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相连。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每一门学科都被赋予了全新的生活化定义。因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脱离了生活的任何一项学习都将失去任何意义。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巧妙引入生活元素至关重要。生活本身就与学生距离很近,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常识作为切入点,全面联系教学内容,让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被拉得很近。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注重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其实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他们在心理上对数学的排斥感自然会逐渐降低,学习的兴趣逐渐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圆形》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巧妙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丰富的生活元素,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变得十分“接地气”。圆形听上去似乎是一个十分玄乎的概念,但是圆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圆圆的月亮、圆圆的风扇、圆圆的甜甜圈等都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产物,将这些生活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对于圆形的认识和理解就会变得更加清晰易理解。

3.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游戏等趣味活动巧妙结合起来。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对数学学习始终提不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和生硬。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在教学中融入小学生最喜闻乐见、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多样教学方式的运用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趣味游戏的加入往往能够为教学带来“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个名为《瞎子“摸象”》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准备一个大口袋,口袋里面装着各种各样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小物件。教师让学生蒙上眼睛去摸一摸口袋里面的东西并猜出是什么形状,猜对的学生教师给予他们积极热烈的表扬,而一旦猜错,这个学生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通过这种趣味性游戏的引导,学生对于小学数学中各种图形、形状的认识变得十分透彻,在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全面提升了学习效率,数学学习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了变化。

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巧妙采取激励教学的方式。激励教学法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大热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使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一双善于发现闪光点的眼睛,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不要显得不屑一顾或者是理所当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应该把握住机会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特别是对于那部分后进生来说,激励式教学的意义更是不同凡响。有时候可能仅仅是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是一个亲切的肢体动作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无穷的动力。有了这种持续动力的推动,学生原本低落的“兴趣之火”会逐渐重燃,最终呈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奇妙态势。只是在鼓励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一个恰当的度。“度”的拿捏十分微妙,太多了容易让学生产生飘飘然的感觉,而太少了又不足以真正达到鼓励的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过程非常关键,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所在,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改善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蔡志远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才智, 2017(35):22。

[2]孔民 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中, 2017(6):76。

[3]何素静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探究[J].考试周刊, 2016(7):71。

[4]欧阳祯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数学大世界旬刊, 2017(2):88。

[5]崔明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丝路视野, 2017(6):128。

论文作者:符岐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缺失及解决措施论文_符岐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