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徐阳阳,梁建胜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徐阳阳,梁建胜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市政路桥建设工程也随之增加。虽然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分析了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弹性较差

使用普通混凝土所修建的道路桥梁一般有较强的抗压力,其抗压系数大概在8-65MPa,经过处理后抗压性可能会到100MPa以上。但是,道路桥梁建设是所使用的混凝土弹性普遍较差,如果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负载量大、受力不均则容易出现道路裂缝。

1.2混凝土抗拉性差

普通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碎石和水搅拌而成。其中,碎石是混凝土的骨架,它的存在降低了水泥的收缩反应。我们通常会把硬化后的水泥浆填充在骨料缝隙当中,或者用水泥浆把骨料表面包裹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处理后的混凝土性能会增强。但是水泥和碎石自身比较脆弱,若道路桥梁遭到拉力作用的影响,容易产生开裂情况。

1.3易变性

大部分普通混凝土主要由碎石和水泥构成,所以混凝土普遍存在热胀冷缩的特点,道路桥梁都是直接暴露在空气当中,容易受到天气影响,从而引起温差变化,导致道路桥梁发生收缩反应产生变形。在施工时也容易导致道路桥梁的变形,在混凝土拌合后,其中的水分会发生蒸发作用,导致混凝土的温度降低,使得混凝土的体积缩小,出现道路桥梁变形的情况。

2、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在进行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前,需要按照施工规定,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与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方案。②做好施工现场的清场工作,及时拆迁妨碍施工的建筑物、地下管线以及灌溉沟渠等设施。③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合作,解决水电供应、消防、交通道路、工棚仓库以及办公生活用房等设施,按照施工路线长度、运输工具与施工方法,选择相应的场地来搅拌混凝土材料。④按照设计文件对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试验,并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⑤详细检查基层的宽度、压实度、路拱、表面平整度以及标高,确保基层的设计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在摊铺混凝土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保持湿度,避免混凝土底部的水分被吸收而产生早期裂缝,必要时,可在基层与混凝土之间填入沥青混合料或者是铺设塑料薄膜。

2.2混凝土的配比和预选

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首先取决于对于混凝土的预选和配比。在道路桥梁施工之前,首先工程人员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进行全面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整体的分析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运输的距离、施工的方式上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的含水率以及用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测量骨料超逊径含量和砂石表面含水率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置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生产过程。配置混凝土时,工程人员要对原料进行慎重的选择。选择质地坚硬、级配合理的砂卵石做粗细骨料。在最终配置之前,要进行多次检查工作。同时还要保障水泥砂浆数量和质量以及砂浆包裹层与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作为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水泥,更是要保障其配比科学性,水泥的选择上要选取具有合格证明文件的厂家生产的水泥,同时进行多次检验以保障水泥质量。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要依据实际生产过程提前做好实验测试,严格控制多种骨料的投放。现场的浇筑工作是护坡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桥梁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同样也要高度重视起来。混凝土浇筑主要分为摊铺、振捣、整平、压光等。这些环节要进行实际的监督管理,以确保每一步工作的质量。

2.3混凝土搅拌操作

在混凝土的搅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搅拌规则来完成。理想情况下,混凝土需要选择性能良好,生产质量好的搅拌设备将其搅拌。搅拌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为避免机械搅拌不均匀,将搅拌所需的原料和搅拌时间控制在搅拌机额定容量下。由于不同的机械搅拌容量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原料的配比要根据机械的容量进行精准计算,以满足搅拌原则的需求。②对于投料的顺序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原料的不同,对于投入的顺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率。

2.4模板安装

基层符合设计要求后,需在两侧安装模板,以免漏浆。此外,在安装模板过程中,还需进行校验,及时调整模板,防止偏移。完成安装工作后,还需安排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浇筑混凝土。例如在模板安装过程中,为了防止模板发生漏浆情况,施工质量不达标,模板安装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顺序,使用铁钎依据事先方向测量标定的位置,将钢模板打入基层,加以固定,然后使用水泥砂浆填塞钢模板底部与基层之间的缝隙,以免发生漏浆。同时使用水准仪来校对钢模板顶面的标高,发现钢模板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出现歪斜、边线不齐以及厚度不准时应予以调整,此外,还需在钢模板内部涂抹一层脱模剂,方便日后拆模。

2.5混凝土摊铺与振捣

混凝土混合物运送到施工地点后,采用人工摊铺方式,通过反扣方法在钢模板上均匀摊铺混凝土混合物,尽可能整平,并预留振实高度。禁止抛掷与耧耙混凝土混合物,以免发生离析现象。在摊铺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预设钢筋,并做好标记,方便混凝土板切割。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需要及时振捣密实,具体操作步骤为:选择插入式振捣器辅助平板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为了防止过振或者是振捣不足,当混凝土拌合物不再下沉、泛出水泥浆后,即可停止振捣。例如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并配合202kW的平板振捣器再次振捣。为了避免过度振捣,应将振捣时间设定在10~15s内,以混合物不再下沉、冒泡以及水泥浆泛出为准。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还需使用振捣梁,沿着摊铺方向将直径为50mm的钢管放在侧模上进行振捣,直到表面平整并反浆为止。

2.6表面平整

混凝土表面进行整修时,工作人员应采用大抹子反复找平混凝土的表面,其次使用铁抹板进行拖平,兼顾小抹子仔细找平。最后使用拖光带沿着横向位置进行拖平,提升表面平整度。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在抹平混凝土表面后,需要沿着垂直路中心方向进行压槽与拉毛,深度控制在2mm内,确保压槽与拉毛之间的间距匀称、大小、色泽保持一致。

2.7养护管理

混凝土浇筑工作后,如果养护措施不当,极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裂缝,给路桥的使用质量与耐久性带来影响。因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必须加强养护洒水工作,防止表面被污染同时,控制表面水分快速蒸发。例如混凝土初次凝固后,养护工作人员需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以及稻草进行养护,然后使用洒水车对表面进行均匀洒水,养护时间持续半个月。养护期满后,应清理塑料薄膜、稻草以及其他杂物,然后使用XT填缝料填充缝槽,深度为4.0cm,低于钢模板的板面。混凝土板达到施工设计强度后,即可开放交通。但需要注意的是,开放交通前,有关人员需要清理干净路桥路面,填好假缝与胀缝。

3、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市政路桥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自汝飞.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广东建材,2016,(06):71-72.

[2]陈智刚.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5,(01):180-181.

[3]陈红满,娄渊新.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303-304.

论文作者:徐阳阳,梁建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徐阳阳,梁建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