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吴强

吴 强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 要】目的: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急诊收治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80例,随机表法纳入40例入对照组,另40例入试验组,分别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完成两组患者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组间对比以试验组更高,检验数据差异时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治疗中效果较好,对促使治疗总有效率提升帮助较大,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出现的异常,其通常是由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引起。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组重要的疾病,其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它心血管病伴发,患者突然发作时可引发猝死,患者的预后效果通常与其病因。演变趋势和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存在关联。快速心率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常见的合并症,其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心肌缺血加重,引发心肌梗死、周围血管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其在发病后的病情进展较快,未得到及时治疗时死亡率通常较高,因此患者在就诊时通常以急诊治疗为主。本研究对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表法纳入40例入对照组,另40例入试验组。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3~78岁,平均(57.49±6.75)岁。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57.36±6.81)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保持静卧休息,给予其专业吸氧治疗,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给予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并使用迷走神经兴奋剂等减慢传到和延长不应期,同时将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并适当为患者补充镁元素和钾元素等微量元素。

以常规治疗为基础给予试验组患者胺碘酮治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按照0.6g/次的标准使用0.9%的生理盐水对胺碘酮进行稀释,然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之后采用泵入胺碘酮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按照1㎎/min的速度进行泵入治疗,首次泵入治疗6h后给予患者第二次泵入治疗,将泵入速度控制在0.5㎎/min,之后持续治疗3d,然后指导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口服治疗,每次服用1片药物,每日给予患者1次治疗。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检查指标及临床症状判定,其中显效标准为治疗后QT间期和PT间期及心率等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标准为治疗后心电图指标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标准为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变或病情加重甚至患者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SPSS软件处理数据,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疗效组间对比试验组相对更优,组间差异检验显示P<0.05,数据统计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或有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及缺少体力活动的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中老年人动脉血管壁老化,血液黏稠度不断上升,导致其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几率上升。心律失常作为心脏疾病中常见的一组疾病,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以各种心血管病变为主,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后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相对较高[1]。快速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类型,其多见于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和心房心室颤动等,相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更加常见。冠心病患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后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其疾病本身的发展会相互促进,冠脉的供血量会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药物治疗是目前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常见方式,其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冠心病进行治疗,并同时使用减慢传到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以迷走神经兴奋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性粉迷走神经等,在患者就诊及时的情况下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但临床上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效果通常有限,并且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的几率相对较高。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进入人体后能通过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减缓传导并促进消除折返激动,同时能轻度非竞争性的抑制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并具有轻度抗心律失常药性质[4]。同时,胺碘酮对冠脉及其周围血管有选择性地直接扩张作用,能有效促使冠脉血液流量上升,并促使心肌耗氧量下降。因此,将胺碘酮应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时,不仅能让患者冠心病的本身病变得到改善,还能对心律失常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很大帮助。胺碘酮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但临床实践表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用药量时通常能避免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5]。

本研究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治疗后疗效组间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胺碘酮应用于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时的效果显著,能明显促使患者疗效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金尧.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4):50-51.

[2]向海,苟会君.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1):76-78.

[3]李建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7):63+65.

[4]郑斌.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7,33(14):126-127.

[5]史洪伟.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急诊治疗临床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37-38.

论文作者:吴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吴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