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
摘要: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感性确定性原则和理性确定性原则之争。黑格尔批判“感性确定性”,费尔巴哈恢复“感性确定性”。马克思将感性世界区分为感性直观、感性对象和感性活动多个层次。他以感性活动即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历史总体”为基础,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重构感性世界。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新型感性世界变成普遍物化的社会结构。感性世界一词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明确出现过29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出现次,可见马克思对于感性世界是给予一定关注的。感性世界是感性活动基础,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是唯物史观的基础。对于感性世界的关注在中后期集中出现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为唯物史观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感性世界 存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马克思哲学中是否存在感性世界理论
(一)马克思对感性世界的存在论分析和重构
近代认识论中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冲突从某种角度上看是感性确定性原则和理性确定性原则这两种原则之间的冲突。以洛克为代表的感性确定性原则将知识确定性建立在感性直观即感官直接接受到的东西之上;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确定性原则则将知识确定性建立在理性或者理智之上。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认识论问题探讨为马克思从存在论角度理解感性世界问题作了铺垫。马克思超越以往,建立独特的新唯物主义,他既反对唯超验性也反对唯感性直观性。他在理性世界中给予感性以地位,又批判唯感性直观,提出自己独特的感性世界观,将感性直观上升为感性活动即实践层面。这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前提。
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不仅是受到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的启发,更直接的来源是对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批判和费尔巴哈对“感性确定性”的重申这两者的扬弃。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费尔巴哈章中提到,对樱桃树的感性直观仍来源于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行为。这个例子论证了感性确定性实现的现实前提是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历史总体”,感性确定性原则具有局限性,必须要从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出发来理解感性世界。马克思相比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进步在于他从存在论的层面区分了感性世界的不同层次:感性直观、感性对象和感性活动。“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指出,感性世界不仅包含感性直观所把握的感性对象,更重要的是,在感性对象之后有感性直观无法把握的基础层面。这种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既不是超感性理念,又不是感性直观对象,只能是感性活动即实践。”[ 郗戈.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J].哲学动态,2016年第3期,第30页。]马克思对感性世界的存在论分析展现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多层次的复杂的关系。基于新的感性世界观形成的唯物史观,所唯之物不是感性直观的感性对象,而是背后更深层次的感性活动即人类实践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文本中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定量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总共出现过3次感性直观,2次感性确定性,29次感性世界。感性世界一词主要出现在马克思早期作品之中,比如《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等。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8年重印,第19页。]他批判费尔巴哈理解的感性世界只局限于感性直观层次,未触于到感性世界背后的深层次根基,未触及社会历史关系和实践的现实的个人。费尔巴哈将直观分为二重直观以弥补他将感性世界单纯理解为感性直观和单纯感觉的局限。然而,他没有意识到一方面,感性世界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8年重印,第20页。]另一方面,感性世界具有变动性的特性。感性世界受到随着社会需要改变的社会制度的影响,感性世界的上层建筑发生变动,感性世界也会随着变动。
感性世界马克思中后期对于感性世界的关注表现为唯物史观形成与发展。感性世界是感性活动基础,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是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作为唯物史观的历史基本前提,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已经深化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物化结构的世界观。资本主义社会中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拜物教限制而隐没。对于感性确定性的批判这一认识论问题深化为对于拜物教的批判这一社会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的二重性,而对于商品二重性的分析蕴含着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分析商品是融可感与超感于一身的物这一命题时,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由宏观进入微观,深化为直指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方式以及对于社会意识生产的机制的研究。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
(一)劳动、劳动对象的异化
马克思的感性世界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的条件,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是关于感性直观、感性对象和感性活动的理论,是一种有关不断考察,批判和革新现有生活关系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呈现出劳动方面的异化了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的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一节中,从资本主义社会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谈到社会呈现出异化劳动的社会结构。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对象化关系变成了异己的对象化关系。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创造的财富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劳动不再是劳动者自愿的生产行为,而成为带有价格标签的商品。这时劳动自身不再受控于劳动者,劳动行为与劳动工人和商品达成一定数量的配比。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越来越受到资本的控制。
(二)人的类本质、人的异化
劳动依赖于自然界给予生活资料和劳动对象,离开劳动对象,劳动便不能存在。衣食住行性等虽然也是现实的人的机能的一种,但是属于动物层面的机能。而在这个异化了的关系中,人在吃喝时才感觉到自由自在的存在,而在创造劳动时感受到的是束缚,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劳动异化造成了人的这种倒置。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异化关系也是劳动者对感性的外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关系。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变为异己的和敌对的关系。然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从类生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人只有从自然界获取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存活;另一方面,动植物、阳光、空气、水、石头等既是自然科学的对象又是艺术的对象。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人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来证明自己的类特性,通过实践和真正的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才使自然界表现为人类的作品和现实的物质生活。“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按照没得归来吧来构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第53页。]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种族的繁衍与生产是第一个历史活动,是唯物史观的开端。异化劳动在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人的类本质等方面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人的异化。资本家的享乐建立在劳动者的苦难之上,劳动者越贫困,资本家越富有,人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
三、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意义
从存在论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既明确了新唯物主义立场,又坚定了唯物史观。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中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关系,对于这些社会关系的考察和反思是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社会历史性追求根源也离不开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习主席在十九大指出我们正处于新时代,有着新的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奢靡风、拜物风等不良现象,扬弃异化,回归真正的劳动和真正的人的感性活动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 郗戈.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J].哲学动态,2016(3).
作者简介:孙悦(1993.1— ),女,满族,黑龙江东宁人,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大学2017年学生学理论学术课题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5。
论文作者:孙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感性论文; 马克思论文; 世界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直观论文; 确定性论文; 世界观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