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新”财务管理新产品_银行论文

筛选“打新”理财新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央行屡屡加息,老百姓手中的钱具体有什么变化呢?有人曾经算过,假设去年8月居民的消费价格为1,则今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已上涨为1.065,也就是说,去年8月,5万元的购买力为50000÷1=50000,而今年8月份,同样是5万元,其购买力仅为51838.25÷1.065=48674,也就是说,5万元在银行存了一年后,实际缩水了3164.25元。

因此,许多人都在寻找收益较高且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而最近各大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此类需求。

正逢投资良机

所谓,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简单来说就是银行集中大家的钱,通过申购新股赚取收益。从中国A股市场历史来看,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的几率很低。所以该种产品风险较小,资金门槛低,非常适合存款不多、风险承受力有限、又很想在A股牛市中分一杯羹的人。

以往,银行“打新”产品最大的弱点就是收益率不高,占用资金时间偏长,要1-2年。如果某些银行从中加收手续费,则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将更低。这与目前A股市场动辄50%的收益相比,显得缺乏吸引力。不过,最近银行“打新”产品却突破了收益率的“瓶颈”。这一方面,得益于A股市场“高烧”不退的新股炒作——据统计,按收盘价计算,今年1月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104.66%,而到7月份该数字已上升到149.63%。这带动“打新”产品年化收益率的攀升,统计显示,7月份新股网上、网下平均收益率达到20.83%、22.69%,再创新高。

新品层出不穷

收益率提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银行“打新”产品的不断创新。

一、流动性提高,收益率也看涨

近日,深交所决定从8月8日起,新股发行实行资金T+3到账,将参与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的时间减少了一天,打新资金周转加快。各银行也推出了注重流动性的“打新”产品。

代表产品:工行“灵通快线”

特点:占用资金时间短。与以往占用资金至少一年的“老打新”产品不同,“灵通快线”一般使用客户资金的理财周期仅为4天,灵活性非常强,可反复申购。从以往的运作情况来看,一般5万元4天的收益为200元左右,如果一年投资15次,那年收益可超过6%,高于同期定期利率。

类似产品:中信银行“新股支支打”,交行“得利宝·天蓝——新股随心打”

二、借道其他投资市场,取得高收益

混业经营,这个词对目前中国金融界还很遥远,但是已经有一些具备实力的银行走在前面。借助同一旗下的信托、证券、基金等公司为银行理财产品增添收益。还有的银行借道海外市场提高收益。该类“打新”产品大多收益高,但风险也相对较大。

代表产品:中信银行“双盈计划”

特点:新股+基金。该产品是在“打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基金投资。据统计,成立时间超过1年的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基本上都超过100%,因此“双盈计划”的收益也水涨船高,而截至7月底,该计划的1号和2号产品年化收益率都达到40%。

类似产品:深圳发展银行聚财宝腾越计划。

三、结构化管理,提高投资者资金安全

通常,“打新”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即投资者亏本的风险。针对这个情况,有些银行又推出了结构化新股申购理财产品,提高了普通投资者投资的安全性,也给了高端客户更多选择。

代表产品:工商银行结构化新股申购理财产品

特点:安全性极佳,投资人可获得稳定的固定收益。工行结构化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将投资者的投资额分为优先份额与进取份额。优先份额的期限为12个月,进取份额的期限为16个月。优先份额投资者持有者,预期年化收益率因投资额不同而不同,其中:认购金额大于5万但小于50万元的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6%,认购金额大于50万元的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6.5%。“打新股”产生的收益满足优先份额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之后剩余的收益扣除费用及业绩报酬后再在进取份额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可见,这类产品的“优先份额”安全性极佳,可保证投资人可获得稳定的固定收益。

类似产品:招行金葵花新股申购,中银新股增值理财计划

(产品对比见下表)。

“打新”新品有新注意

从上文我们已经看到,现在的“打新”理财产品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下,各方面都已经远非当初的“打新股”。因此,在购买此类产品时,给予投资者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老生常谈。针对新的“打新”产品,专业理财师给出了如下建议:

一、注意“货比三家”,看清投资对象

目前的打新产品的投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新股申购,所以投资者在购买前一定要细看产品的投资方向,留意在各家银行之间比较。尤其是签字购买前,记得看看银行的风险提示。以免购买了不符合自己承受能力的“打新”产品。

二、不要光看收益率,收费项目要看清

因为“打新”产品的投资对象不同,收益高低当然也不同。但是,投资市场永远都是奉行“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者切不可仅看收益率买产品。投资者自身是否了解所购产品在“打新”之外的投资方向是判断是否投资的主要依据之一,理财师建议: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

现在不少银行的“打新”产品是按照收益情况收取费用,如中银新股增值理财计划中就写明:银行要收取固定费用与业绩费。其中,固定费用包括销售服务费、理财计划管理费和投资顾问费。理财计划成立后,固定费用按照认购净额总额的0.68%一次性计提。业绩费的收取另有要求:若理财计划实际到期日年收益率低于4%,则银行不收取业绩费;若理财计划实际到期日年收益率高于4%,银行将收取业绩费(具体公式见银行条款)。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计算成本,不要被广告上的预期收益迷惑。

标签:;  ;  ;  ;  ;  ;  ;  ;  

筛选“新”财务管理新产品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