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昌县坦溪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人们生活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逐渐繁荣起来。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逐渐繁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许多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1.1 质量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高低与建筑工程的质量、节能环保以及其他的使用功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管理。一般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否则一些劣质材料将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1.2 设备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机械设备。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的扩展也越来越广。倘若机器设备购买不当或者使用不当,在建筑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自动化、一体化的机械设备,能够有效地使施工速度提高,施工工期缩短,劳动强度减少,施工效率提升。因此,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 管理好机器设备也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本。
1.3 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它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在建筑结构设计、现场勘察、监理、施工、业主以及监督等方面都需要人的参与和管理。管理人员的技术高低和素质高低以及监督的实际效果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特别重视人为因素,以保证建筑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管理力度影响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筑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着制定相关规定、出台相关政策的责任,因此其指导性作用对建筑工程管理有很大影响,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往往只重视指导而不重视管理,使其造成了对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监管不严的后果,导致一些规定及相关政策在基层无法得到落实。
1.5 管理体制影响
由于政府监管体制起步较晚以及监理单位自身的发展原因使得监理机制发展相对滞后,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对建筑工程项目实现高效的管理,监理单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与到建设项目中来,代表业主方的利益为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等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使用各种手段拉拢、收买监理单位,导致很多的监理单位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使监理失去了意义和效果。
1.6 环境安全要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确定性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经常会产生一些工程纠纷。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不仅影响到了周围群众的用水或者是自然环境,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工程的质量,还有注重环境保护。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安全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缺乏安全管理经验。①施工单位投入到安全管理中的经费不足,缺少完善的安全制度,如安全保险设施等。②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不了解,另外施工单位对它们的安全技术知识传授不及时,安全知识培训力度相对较弱,安全组织规划较为欠缺,同时,松散的安全管理、分散的施工人员及多变的建筑结构,导致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
2. 2 质量管理不到位
(2) 缺乏全员质量管理制度。一般都只认为质量管理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而与其他部门和普通施工人员没有多大关系。故此,难以调动普通施工人员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频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没有严格地落实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制度。当发现有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不合格时,没有严格地要求施工责任班组及时整改。对薄弱环节、隐蔽工程等关键节点,都没有严格地落实建筑施工旁监制度,从而导致质量控制不到位。
2.3 成本控制不到位
(1) 材料成本控制不到位。在材料采购时,仅仅只考虑到材料的质量要求,而没有注意材料的价格因素,导致材料采购成本过高。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对材料控制不严格,没有严格的材料保管、发放制度,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2) 人员安排不到位。人员安排过多,导致人员过剩,或是出现很多消极怠工的问题,人员成本费用过高。
(3) 施工设备成本过高。只注重施工设备的使用,而不重视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容易导致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甚至出现重大施工设备故障,需要大修,不仅增加了修理的成本,而且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方法
3. 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建立全员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将安全施工管理绩效与每个施工人员的工资待遇、奖金等联系起来,以充分调动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强化安全教育。在施工前,要做好安全施工培训,确保安全规范深入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心中,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盲目、随意和违章施工等问题。
(3) 强化安全预防。针对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前做好安全防控,建立安全施工应急机制,能够在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后及时有效地应对,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建立安全巡查制度。注重安全事故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能够及时地发现和清除安全隐患,从而有效地消除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3. 2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的前提就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合理的质量目标,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质量目标,把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量化处理,促进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的提高。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工程质量管理不应该只是做肤浅的表面工作,避免空洞的理论,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另外,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严把工程项目质量关,也应该加强对施工单位社会意识的宣传,让施工单位充分认识到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对自己企业的声誉负责,更应该对社会、对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1) 实行全程动态质量管理。不仅要抓好事后质量控制,而且要坚持以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为主,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时消除发现的质量问题。
(2) 实行全员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与每个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实行质量奖励与处罚制度,以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充分调动普通施工人员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控制在最低程度。
(3) 严格落实工序质量验收制度。当发现有一道工序施工质量不合格时,必须及时整改,切实做好薄弱环节、隐蔽工程等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
3. 3 强化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控制是指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的费用、人力资源的费用等各个方面的费用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施工中存在的偏差加以纠正。成本决定效益,只有有效控制成本,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 做好材料成本控制。不论是在材料采购时,还是在材料使用中,都应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切实做好材料成本控制,避免材料的浪费。
(2) 科学安排施工人员,避免人员成本过高。
(3) 严格控制施工设备成本。强化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减少施工机械设备损坏,避免或减少重大施工设备故障。
4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建筑工程管理,贯彻落实好各项管理措施,才能真正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 王瑶.浅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相关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4,(10).
[2] 张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措施探析[J].工程管理,2014,(3).
[3] 梁雪峰.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建工论坛,2011,(9).
论文作者:吴思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