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的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研究报告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江金融合作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要建设长江沿岸经济合作区,首先必须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长江金融合作带的形成和运作,其功能将不仅仅在于它能有效地促进长江经济发展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将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提供巨大推动力。长江金融合作再也不能只停留于理论规划的层面上了,必须借助于政策革新并落实于具体行动之上。
一、问题的提出:长江金融合作的意义
1.确立跨世纪的长江金融发展战略
1996~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了世纪转换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按照“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的原则并遵循“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纲要》提出了世纪转换期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明确目标,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建立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它们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 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和西北地区。长江沿岸经济合作区被摆在首要的位置,是由其通江达海并连接南北的地理位置与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以及技术水平较高的发展优势所决定的,是由浦东开发开放与三峡建设这两大跨世纪宏伟工程的巨大影响力所决定的。很明显,建设长江经济合作区,不仅仅有利于促进长江沿岸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它也承担着引导并带动整体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
建设长江经济合作区,必须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因为,长江金融合作是长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长江综合经济带的形成与运作其先决条件就在于长江经济与长江金融的联动发展与合轨运行。从而,对于既定的建长江经济协作区的长远规划而言,必须确立相应的跨世纪的长江金融发展战略。跨世纪的长江金融发展战略的目标是,促进区域内资金的自由流动并缓和东西资金供求极端不平衡的矛盾,推动区域内金融资本同区域内产业资本的融合生长,实现区域内金融发展同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内社会发展的合轨运行。
2.加快中国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
我国目前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整体金融开放的进程落后于整体经济开放的进程,对内金融开放的步伐跟不上对外金融开放的要求。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要在理论上明确对内金融开放的重要意义,要在实践上采取积极可行的区域金融合作对策。
中国金融对内开放的意义包括四个方面:资金自由流动、市场统一有序、银企多方协作和政策灵活有力。如果以资金自由流动为目标,则“市场统一”为途径,“银企协作”为主体,“政策革新”为动力。目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打破金融机构的条块分割并缓解金融市场的行政限制。为此,必须双管齐下,中央银行要施行区域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要采取开放性的经济发展政策。
3.构建以国际化为取向的长江金融市场
长江金融合作具有三个层次的发展目标,即,区域内金融市场一体化,区域间金融市场一体化或国内金融市场一体化,以及长江金融市场国际化。这三个目标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逐步递进的。如果说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的初期目标是促成一个统一而健全的长江流域金融市场中心,那么第二目标则应是促成一个统一而完善的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中心,并以此为基础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充分开放的、具有区域性国际金融幅射能力的亚洲金融市场中心。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长江金融市场建设的国际化取向应成为长江金融合作的战略取向。
二、对长江沿岸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梯度差异的实证分析
长江经济金融发展状态的总体不平衡性决定了加强长江金融合作、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的现实紧迫性。
1.长江经济金融在全国经济金融中的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长江金融搞活了,中国金融也就活了;长江经济发展了,中国经济也相应会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就概念而论,“长江经济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广义上看,长江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与四川等七省二市,其总面积约为149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5%),有4.6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8%)。从狭义而论, 长江经济金融活动则是指东起上海而西止重庆,包括长江三角洲以及其他沿江地区34个左右中心城市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其面积约为35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面积的3.4%,占大长江地区面积的24%。其人口约2亿,仅占全国的17%,占大长江地区人口的43%。
其次,从统计资料上看,根据1996年12月底的情况,长江地区经济金融活动的总量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在33%即1/3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42.24%,银行存款余额所占比重为33.93%(参看表1 ),分别超过了它们所占的2/5和1/3的全国比重。
表1 长江经济金融规模占全国总量的比重
单位:亿元
工业总产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外贸出口值
a.全国65058 24614
12541
b.长江地区27482 96513779
b/a% 42.24 39.21
30.13
财政收入 银行存款余额
银行现金收入
a.全国4716
49596
120263
b.长江地区80216829
37168
b/a% 17.01 33.93
30.91
资料来源:《十三省市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2.长江沿岸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长江沿岸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省区之间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市区之间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差距。长江地区省区间经济金融综合实力的最大差距为4.29倍,江西省的综合实力单位仅为江苏省的23.24%,其收入总量仅为后者的20.58%。(参看表2)四川省地处西部, 其经济金融投入比率最高而产出系数则最低。同时,长江沿岸中心城市之间的综合经济金融实力对比则更加悬殊。鄂州市的综合实力只是苏州市的9.5%,池州市为苏州市的10%, 宣城市为苏州市的11%,攀枝花市为苏州市的15%(参看表3)。 第二,长江主干道地带与长江支流及内陆地带相比之下其差距是不言自明的,这种差距是城乡差距的集中表现。统计表明,长江沿岸34个中心城市的面积占整个长江流域地区面积的24%。工业总产值却占长江七省二市工业总产值的78%(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3%)。
表2 长江沿岸省区综合经济金融实力比较(1997年7月,以1 亿元
为1单位)
省区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a.综合实力 17963
24228
19280
82515642
b.支出水平 63798569743032942420
c.收入水平 11584
11659
11850
49573222
d.投入比率d=b:a35.51
35.57
38.54
39.92
42.89
e.产出系数e=c:b1.816
1.827
1.595
1.550
1.331
省区
湖北 湖南
四川
a.综合实力 132789491
11568
b.支出水平 5686 3964
5090
c.收入水平 7592 5527
6478
d.投入比率d=b:a42.8241.77 44.00
e.产出系数e=c:b1.3351.394 1.273
资料来源:同表1
表3 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综合经济金融实力比较(1996年12月,以1
亿元为1单位)
市区常州苏州宣城池州鄂州
综合实力 50522966567 506 481
市区宜昌涪陵攀枝花
综合实力 15851024 769
资料来源:《长江沿岸中心城市金融横向联系网络资料汇编》
第三,长江流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不平衡形式, 梯度差异是长江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特点(参看表4)。
表4 长江流域东西梯度差异情况(1996年5月,以上海为100)
省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产业能级 1
2
3
3
3
工业总产值 100 188 92 53 29
人均工业总产值 100 36 29 12.19.8
出口值 100 80 62 12 10
人均出口值 100 16 20 2.73.39
财政收入100 63 56 29 21
人均财政收入100 12 18 6.26.8
银行存款余额100 91 58 27 24
人均银行存款100 17.6 18 6.17
8.22
省区湖北湖南四川
产业能级2.5 3
3
工业总产值
65 38 70
人均工业总产值
15 8.1 8.5
出口值
14 15 17
人均出口值 3.403.412.1
财政收入 58 32 52
人均财政收入 14 6.9 6.2
银行存款余额 44 29 60
人均银行存款10.56.197.27
资料来源:同表1
第四,长江沿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长江沿岸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之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参看表5)。这具体是指, 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或市区,其金融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
表5 长江经济与长江金融的梯度对应关系(1995年度)
地区 人均GDP人均居民储蓄人均银行存款
上海 1816210295
20542
南京 11284445010787
武汉 8671 27426823
重庆 4933 20333473
地区 人均银行贷款人均银行现金收入
上海
17605 22251
南京
7858 15149
武汉
7271 13338
重庆
3747 6253
资料来源:长江沿岸中心城市金融横向联系网络资料汇编
3.长江沿岸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省区之间的产业能级高低不同。参看表4, 上海的产业能级如为1,则江苏为2,湖北为2.5,其他各省只相当于3。产业能级是根据综合经济金融实力情况与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状况所作出的一种评估,不同的产业能级既决定了不同省区和市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同,就同时引致了不同省区和市区之间金融实力的差距。
第二,资金市场不统一以及资金流通渠道不畅是引致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资金市场不统一首先同中央宏观金融管理体制有关,这一问题目前已得到初步解决。而资金流通渠道不畅则同地方行政干预分不开,这一问题比较严重,其缓和进程因所受阻力很大而起色较小。
第三,经济金融管理水平差距较大是造成长江流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撇开东部资金宽松而西部资金紧缺这一问题不谈,长江沿岸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管理水平相对较差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良贷款的大量增加、信贷资金周转的缓延迟滞以及银行经营效益日益下降等问题首先归根于金融管理水平的低下。
三、长江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1.长江金融合作的总体思路
长江金融合作涉及的方面很广且关系复杂。长江金融合作的主要关系是东西资金供求不平衡这一矛盾关系。与此直接对应的是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市场统一问题,即,东、中、西金融市场的构成与统一,区域内商品市场与区域内资金市场的交叉及共融。这些问题又可以表述为区域内金融联动问题,区域内经济联动问题,以及区域内经济金融联动问题。目前看来,经济金融联动关系的基点是银企关系,银企关系的调整既同宏观金融体制改革有关,又同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关。这是一个关节点。从区域金融合作本身看,如果以区域内金融市场的统一为轴线,所涉问题又将触及区域内人行省市分行间的关系问题、四大国有商行省市分行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区域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与并购问题。很明显,长江金融合作直接要求的是中观金融制度创新。这也是一个关节点。因为,在金融分业管理的前提下,区域金融合作要求打破旧有的宏观金融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形式。同时在“走向”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合作、“加强”区域合作与“深化”区域合作它们作为区域合作的不同发展阶段在相互间是有明显区别的。换言之,区域金融合作的松散性是不符合区域金融合作的高级化(即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这一深层次发展要求的。
因此,长江金融合作的总体思路可以表述如下:①把东部资金引向中、西部,通过区域内资金流量的东西调整,缓解区域内资金存量的东西差异。②以中央银行为主导,以商业银行为骨干,通过地方政府的观念转变与政策支持来推动长江金融合作。③通过宏观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促成区域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以此来调整区域内央行各省市分行间的相互关系,调整区域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省市分行间的相互关系,改变区域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分散性并加强其专业性。④促进上海金融中心从资本集聚型向资金幅射型的转变,在起步阶段以上海为中心加强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首先促进长江三角洲金融市场一体化。⑤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带动、促进并深化华东地区和长江沿岸中心城市间的金融合作,以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的金融市场一体化带动,促进并深化长江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的金融合作,推动全国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⑥以长江三角洲的货币市场一体化为基础,带动并促成长江流域货币市场一体化以及全国货币市场一体化。以长江流域的货币市场一体化带动并促成长江流域的资本市场一体化。⑦以长江流域的资金流动促进长江流域的商品流通、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⑧以长江金融开放促进并深化长江经济开放,以长江金融合作促进并深化长江经济合作,以长江金融联动带动长江经济联动,以长江金融资本与长江产业资本的融合促成长江金融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长江金融合作的原则是:以资金流动带动市场统一,以货币市场支撑资本市场,以制度创新引导金融发展,以金融联动促进经济联动,以产融结合达成结构优化。
2.以长江金融龙头的资金优势带动长江金融合作
目前,长江流域资金流动的特点是资金由西向东流,东西资金供求不平衡。长江金融合作要改变这种资金流向趋势与资金供求状况,必须以上海为龙头,以长江三角洲为基点。
从资金流向情况看。首先,虽然全国资金拆借市场已经统一,但资金拆借仍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少数中心城市。其次,上海作为华东以及长江的金融中心吸纳了大量的中西部资金以及长江闲散资金。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全国股市与债市交易中的地位对于长江甚至全国的资金流向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最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手段的市场化转向,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资金供求不均与资金流通不畅的局面。因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国债吞吐上的直接影响虽然是针对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流量的,却难以改变资金向金融市场发达地区集中这一趋势。而在提高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下,中西部资金更加紧张。
从资金供求状况看,长江三角洲资金的供大于求状况与长江中西部资金供不应求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见表六)。
表6 长江流域资金供求的东西差异(1997年6月,单位:亿元)
市区全国长江流域华东地区
地区存贷差 +7271 +2438
+4633
省市 上海 江苏浙江
省市存贷差 +1721 +1042
+918
市区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西部
地区存贷差+3681-1243
省市
安徽 江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省市存贷差-185 -70 -491 -292 -206
资料来源:同表1及《华东地区经济金融简报》
换一个角度,长江流域东西资金供求严重不平衡的形势又从正面反映了加强长江金融合作的紧迫性与可能性。根据表6, 长江金融龙头的资金存差优势占全国的33.53%,占华东的52.62%,这说明长江流域东西资金回流互补是完全有条件的。
3.长江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长江金融合作要从宏观上着眼,从中观上起步,从微观上呼应。从宏观上着眼,就是要从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管理体制上进行突破。从中观上起步,就是要从长江区域金融的现实基础上寻求起点并开辟道路。从微观上呼应,就是要各种经济实体与各家金融机构团结合作、积极投入。长江金融合作要攻克资金流动问题、机构设置问题、市场统一问题、制度创新问题与政策协调问题等五个难点。
(1)组建中国人民银行长江流域跨省市分行, 实行宏观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中观金融监控力度。以长江沿岸中心城市为纽带,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分行并设于上海、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华中分行并设于武汉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西南分行并设于重庆。三大区域央行分行的设立,有利于加强长江金融龙头、金融龙身与金融龙尾相互间的协调与配合,有利于长江金融发展的宏观监控与市场统一。
(2)组建长江开发银行或改建浦东发展银行, 其性质为股份制合作商业银行。以长江流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和长江中上游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大项目为投资主要对象,发挥其调剂东西资金余缺的作用,并为长江开发基金或长江开发公司进行投资项目融资。
(3)扩大现有商业银行如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 招商银行等的发展空间或活动范围,促进资金沿江横向流动。
(4)改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华东、华中、 西南三区人行分行的设置情况,增设相关区域性商业银行分行,加强各商行区域分行在建设长江金融一体化市场中的地位,为缓解长江流域城市金融市场在供求失衡方面的矛盾,为缓和东、中、西资金供求矛盾而发挥更大作用。
(5)率先在长江地区组建中外合资商业银行并享受国民待遇, 以此提高长江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增强外资在长江地区的投资开发力。同时,允许已在上海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各外资银行将其范围扩大到长江沿岸各中心城市,以此加快长江经济开发步伐。
(6)加快长江地区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步伐,对信托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在业务活动地域范围上的限制要逐步放宽,同时,要理顺区域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秩序,积极支持相关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及其资产重组。
(7)在已经形成的全国统一资金拆借市场基础上, 加强长江沿岸中心城市之间在资金流动、国债交易、外汇交易等方面的市场紧密性协调步伐。
(8)率先在长江地区加快发展票据贴现市场与票据买卖市场, 以此支持长江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
(9)以长江流域经济金融信息联系网络为基础, 提高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方面的协调力度,并逐步推进经济开发政策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沿岸商贸市场一体化,以实现资源共享、交通顺畅、通讯发达与市场繁荣基础上的经济金融联动发展。
标签:金融论文; 长江论文; 长江流域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