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医院 150036
摘要:目的:化痰泄浊活血通脉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01月一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心律失常室性早搏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加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日一次口服。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泄浊活血通脉作用的中药汤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痰泄浊活血通脉法能够有效缓解室性早搏患者症状及减少患者早搏数量。
关键词:化痰泄浊;活血通脉;室性早搏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solving phlegm,removing turbidity,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activating pulse on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arrhythmic 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Sixty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 plus metoprolol succinate once a day.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of resolving phlegm,removing turbidity,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redging pulse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treatment(P < 0.05).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Huatan Xiezhuo Huoxue Tongmai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premature beats.
Key words Huatan Xiezhuo Huoxue Tongmai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凡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节律点,主动提前发生较正常窦性节律为早的激动,均称为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由心脏部位心室区自律性增高、折返激动或触发活动所引起的为室性早搏。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尖瓣脱垂等病史的患者最易产生;手术、麻醉、缺氧、缺氧可引发;电解质紊乱、洋地黄等药物中毒、吸烟、饮酒等均可诱发[1]。患者通常可有心慌不适或心跳暂停感。严重频发的早搏可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心排出量降低从而引起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非器质性者则多见于青年女性。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却有许多相关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可归于“心悸”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和药物中毒等有关。《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心律失常室性早搏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32例,年龄31-68 岁,病程1-9年;研究组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34例,年龄32-70岁 病程3-15年;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的一般资料对比,P > 0.05 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
室性早搏参照2006年ACC/AHA/ESC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进行诊断。
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进行诊断。中医属心悸:痰瘀互阻、心神不宁型。
2.3排除标准
由于电解质紊乱、洋地黄等药物中毒、心脏手术等引发的室性早搏;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心功能III,EF,<45%;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精神病患者;有相关药物过敏史者;不能长期接受随访的患者[2]。
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加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日一次口服。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泄浊活血通脉作用的中药汤剂,方药如下:陈皮20g,半夏15g,茯苓20g,甘草10g,红花10g,生地15g,川芎15g,当归20g,赤芍15g,青礞石30g,元胡20g,苦参25g,郁金25g。临症加减若舌苔黄腻加:胆星20g,竹茹20g;大便秘结加:榔片20g,大黄5g。由我院煎药机熬制,日一剂,取250ml早晚分服。14天为一疗程。
4.疗效评定
4. 1室性早搏的次数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
有效: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
无效: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小于50%,无变化或加重。
4.2中医证候疗效:采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包括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失眠、烦躁、纳差、舌象、脉象。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四项按症状轻重,依次为6分、4分、2分;头晕、失眠、烦躁、纳差4项按症状轻重依次为3分、2分、1分;舌象、脉象按症状轻重依次为2分、1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重。痊愈为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以上;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一90%;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一70%;无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2]。
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统计数据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6.结果
6.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比较见表1
表1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优于对照
7、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自觉心搏异常,忐忑不安,神情紧张,心跳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终止,症状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常伴胸闷咽堵,头晕乏力,心烦等症,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阵痛、气短,甚则汗出、肢冷,严重者出现晕厥或猝死,可有疾、数、缓、迟、促、结、代等异常脉象[3]。目前西医方面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临床中更多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对于早搏的治疗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存在大量的副作用。也可产生新的心律失常。对于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电复律等价格昂贵。因此探讨中医药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更好发挥中医药作用。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却有许多相关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可归于“心悸”范畴。随生活水平提高,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糯而损伤脾胃,人们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过大,思虑过重,损失脾胃,脾胃主司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脾失健运,水液输布异常,导致痰浊瘀血内生,痰、瘀相互结,瘀阻心脉,心失所养,故发心悸。这类患者近年在我科有增多的趋势,因此我科给与化痰泄浊活血通脉法治疗。方药如下:陈皮20g,半夏15g,茯苓20g,甘草10g,红花10g,生地15g,川芎15g,当归20g,赤芍15g,青礞石30g,元胡20g,苦参25g,郁金25g。方中陈皮、半夏、茯苓健脾化痰;红花、川芎、当归、赤芍活血化瘀;青礞石安神定悸;苦参清热燥湿;郁金、元胡、行气止痛。生地滋阴补肾固本。现代研究证明郁金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纠正心律失常的作用[4]。苦参中主要发挥心血管作用的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主要是通过改变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限制钙离子内流,类似于钙通道阻滞剂;氧化苦参碱可剂量依赖性增加心脏地收缩力,同时有减慢心率的倾向[5]。
综上所述化痰泄浊活血通脉法能够有效缓解室性早搏患者症状及减少患者早搏数量。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4-206.
[2]曲思颖,李文杰.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痰火扰心型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9):1167一1170.
[3]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第二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5.
[4]刘婷,王小利,张巧眉.郁金的药理及中医临床应用研究与发展[J].中外医疗,2009,21:159-162.
[5]董珉翔,白音夫.苦参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3,02:215-217.
论文作者:蒋晓野,任凤梧,姜小刚,曹蕊,辛翰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早搏论文; 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苦参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