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挑战——关于湖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北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危机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实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历史性滑坡
从1990年至1997年,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呈稳定增长,在校生规模扩大2.1倍,甚至超过普通高中在校生数的43%,平均增长速率高达11.8%。然而,1997年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出现了历史性的“滑坡”:到1999年,在校生人数已经比1997年锐减17.4%,下降速率高达9.1%。近10年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巨大教育存量资源,许多普通中专的办学条件甚至大大优于一般普通高中。然而,由于中等职教的滑坡,大量教学设施闲置,教师另谋出路,教育存量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包括中等职教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正在出现“自发重组”,从而带来了严重的无序竞争。从教育供给方面看,它导致了一种结构性供给失衡,即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
结构性供给失衡首先表现为中等职教的供给过剩。为了“突围”和谋生,职业学校纷纷向普通高中转移。调查发现,在教委系统内部,已基本转向招收普高生的不仅有中师,甚至有全县(市)唯一的职教中心;而一些部门办的重点中专也凭借优越的教学设施吸引普高生源,但限于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却迟迟不予“开口子”,担心他们抢去了那些基础薄弱普通高中的生源。湖北省职业学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教材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明显陈旧,一些课程和教材甚至十几年来一成不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同时,教师学历达标率远低于同等普通教育的教师。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这些因素都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普遍不足。具体分析供给过剩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中等职教在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急剧膨胀,有的学校为争取进入“重点”而大量举债进行基本建设使培养能力在总量上超过了当地的实际需求;其二源于毕业生就业危机,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竞争加剧,造成中等职教毕业生就业无门;其三职业教育自身问题也不容忽视。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少数学校仍在继续稳定发展,主要原因是他们能够培养出市场对路的毕业生。
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滑坡,已经给整个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与人们的直观判断相反,当前愈演愈烈的普通高中热,并不足以稳住高中阶段规模总量的下滑。也就是说,普通高中规模的快速增长,并没能够“弥补”因中等职教下滑“损失”的规模。统计表明,湖北省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总数已从1997年的39.4万人,降低到1999年38.1万人;相应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也从1998年114.3万人,下降到1999年113.2万人,分别下降了1万人左右。随着职业教育的继续萎缩,这一态势有可能还将持续下去。实事求是地讲,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状况是严峻的,无论有人认为这并非是“危机”而是什么“拐点”,上述情况都是世纪之交思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面对的现实。
二、战略思解:对中等职业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出现过两次比较大的波动:一次是80年代普通高中的大压缩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另一次是近两年普通高中的大发展和中等职教的大滑坡。纵观近20年来的历史轨迹,湖北省高中阶段教育似乎将要经历一个由单一“普高”模式到“普、职”分流,又由“普、职”分流到单一“普高”模式的复归。
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实行高中后分流是必然的。对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在结构调整中,类别结构的合理配置是极其关键性的问题,它集中地表现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关系。未来5~10年内,湖北省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发展思路,来确定结构调整的基调?我们认为,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进行再认识。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指出:在世界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往往因各国国情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异。在西欧和北欧的大部分国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超过了整个高中教育的50%至60%,德国、奥地利、瑞士、捷克等国甚至高达70~80%。而在亚洲一些国家,大多数高中学生都接受普通教育。国情与文化教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决定高中阶段“普/职”比例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一般地说,在工业化初期普及初等教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一个先决条件;而在经济起飞阶段,则都有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时期。国家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引用法国专家对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北等4个亚洲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与人均GNP增长水平关系的考察结论。研究发现:当人均GNP在2000美元以下时,政府无不强调发展职教,其在校生比重大约为40%左右;当人均GNP在6000~8000美元时,日本、新加坡、韩国职教比重下降明显;当人均GNP继续增高时,高中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侧重职业性学习被更多的侧重学术性学习所替代。
我国也存在类似关系。直到1998年,即使经济相对发达的京、津、沪、苏、浙等省市,高中阶段职教比例仍高于普教比例,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看,仍处于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阶段,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仅与人均GDP存在着正相关,而且受到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促进或制约。对待这一问题的策略,即使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省区也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例如,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列全国第二位的江苏省,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时,依然明确提出:在“十五”期间,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为1∶1左右;同时在高中阶段实行多次分流,使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数达到4∶6的比例。
对于湖北全省、乃至全国总体而言,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人才,也还缺乏到把职业教育全面延伸到高中后的实际可能性。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贫困山区,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不能改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构建湖北省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鉴于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城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就业格局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也很不相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在大中城市的城区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城镇,有可能把职业教育延伸至高中后进行,逐步提高普通高中的比例,使之既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当前,湖北省经济结构正处在大调整时期,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必须考虑如何超前提升重心。我们认为,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各类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当地文化教育传统等因素,并且从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确定本地发展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关系,并且逐步推进将职业教育向高中后延伸的战略措施,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释放潜能:处理好高中阶段教育的供需矛盾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不能不放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综合考虑。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能否继续发展,必须从分析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供需矛盾入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功经验,是逐步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已经走出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如何尽早地实现教育领域的类似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高涨的需求,无疑是积极发展包括中等职教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必须重点思考的关键问题。制约湖北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个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存,极大地困扰着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而尽快挣脱这种困境,只有在正确认识教育“供给”与“需求”矛盾的前提下,以体制改革和资源重组的动力来释放市场的巨大潜能,或者说,从调整“教育供给”的角度,来启动“有效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供需矛盾决定了各类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其一,从供给角度看,这一可能性是指有无可能在短期内向适龄人口提供更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机会。近年来,“普通高中热”不断升温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在“普高热”中,那些教育资源相对优质的重点高中,招生时总是门庭若市,而教育资源一般的普通高中,招生时常常门庭冷落,进入一般普通高中的学生,也要千方百计地转入重点高中。这种现象,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有学者撰文指出,与其说这是“普通高中热”,还不如说是“重点高中热”,而“热”的背后,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是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相比之下,中等职业教育因不能提供这种优质教育也成了“鸡肋”,表现为一种“结构性供给过剩”的现象。其二,从需求的角度看,这一可能性是指能否把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即所谓“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能否出现,首先在于个人的实际支付能力。社会和个人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需求”有两类: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劳动者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抽象的,必须具体表现为能够提供就业和升学机会的需求才是有效的。二是受教育者有受这一层次教育的需求。这种需求也不仅仅是一种主观愿望,必须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的。为了解决高中阶段教育的供需矛盾,我们认为:
1、必须积极引导社会“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变
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湖北省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对高中阶段的人才都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在目前主要表现为一种“潜在需求”。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教育现代化”课题组1998年对全国东、中、西部6省12市(县)401个企业(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教育与培训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万余份,调查结果应该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这种“潜在需求”。从时间发展上看,这些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逐步加大,高中阶段毕业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到1995年以后,仍占25%左右。在企业管理人员中,尽管学历在不断高移,但直到1998年,高中阶段毕业生所占比例仍为:企业负责人46%、一般行政人员53%、生产技术人员38%。
湖北省地处中部地区,从潜在需求讲,社会用人单位对高中阶段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大的吸纳能力。目前呈现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原因在于:第一,经济尚处于“滞胀”期,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进行之中,造成各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第二,新兴产业,特别是光电子信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对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的需求暂时还未启动;第三,社会上不正确的“人才高消费”,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
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战略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谋划。目前,我国经济走出低谷已成定局,随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扩大,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上规模和传统产业的改造,都将在“十五”期间逐步启动对高中文化层次人才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过程。此外,我们也要从用人观念和制度上寻找对策,“劳动人事部门要进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则需要提前做好这一层次人才培养的准备,不失时机地加大发展的力度,积极引导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2、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个人有效需求的现实情况
个人有效需求指的是有现实支付能力的需求,而不是仅仅有支付愿望的潜在需求。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以及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中,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从1985年的0.28上升到了1995年的0.38。1994年20%最贫困的家庭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1998年末我国共有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万亿元,但占全部人口近80%的农村居民的存款却只占1万多亿元,并且在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均也十分惊人,最高收入的10%农户比最低收入的10%农户的收入之比高达14.7。在城镇,下岗工人目前每月只有200-300元的收入。因此,在研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时,需要考虑到居民可能的支付能力,学杂费过高是当前的普遍呼声。
在拟定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战略时,我们不能不考虑这种现实情况。那种把潜在支付意愿当成现实支付能力,把部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而推算至全体的思路,其提供给决策的依据显然是不充分的。在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就业不充分的前提下,潜在的支付能力就更难转化为现实的支付能力。
3、扩大供给、增加有效需求的基本思路
高中阶段教育要做到扩大供给和增加有效需求,必须从教育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内部,中等职业教育被率先推向了市场。然而,虽然它初步具有某些“市场特征”,但毕竟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事业,属于一种“弱势产业”,需要政府适当保护和大力支持,目前急需为它建立一种支撑保障体系。除了政府投入外,更需要建立一种能够让企、事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的机制。在教育部门统筹管理下,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依托行业和企业联办,实施教育成本和培养费用的分担政策。在可行的前提下,也需要设法找到诸如高等学校“贷学金”等方式,满足暂无支付能力的个人需求意愿。
高中阶段教育内部必须继续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在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下,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布局结构。逐步将各类中等职教统一归类集中,进行资源重组,建立教育集团,形成规模效益。要尽快形成多元格局的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学制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方式,以适应不同支付能力的个人需求。要在中等职教领域率先引入远程教育,改造传统职业教育手段,不仅为未来培养信息人才服务,而且增强职业学校的“造血”功能。
要给中等职教以更开放、更自主的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内部体制改革,试行国有民营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做到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的条件,自主确定招生规模,自行录取学生。要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和教育内容等改革,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并尽可能地为所有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机会,以满足个人多种多样的教育意向,更有效地启动个人需求。
四、构建立交:中等职教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为教育对象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内容,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多种选择、多次选择和多种成才道路,构建教育内部“立交桥”是中等职教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1、解放思想,以拓宽沟通衔接“通道”的方式,构建教育内部“立交桥”
构建教育内部立交桥,既要遵从教育规律,也要考虑市场需求,需要教育界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以大胆改革的思路,拓宽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形成有多种“进、出口”的人才培养“通道”。可以进行探索试验的内容包括:形成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的通道;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内部建立“多入口”和“多出口”的通道;打通普通中高、职业教育与各类高等教育之间交叉衔接的通道。为此,可以在高中阶段教育中试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是建立中等教育立交桥的基础。此外,在高中阶段教育中试行动态学籍管理制度,不同类型学校相同课程或相近专业的学分可以互相承认。
2、构建立交桥的前提:转变高中阶段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
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中等职教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正在逐步扩大,单纯的职前就业教育,已经变为更多带有职业预备教育的色彩。在“人才多样化”思想指导下,高中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也有可能向多样化的方向迈进。未来的信息社会里,高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多地需要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能不断进行再学习、再训练以适应知识和科技不断更新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成为能满足劳动者终身学习和具有更多专业资格的教育,只有继续发展正规的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满足这种要求。
从国际发展大趋势看,长期以来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相互隔绝的状况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职前教育与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被视为构成一个统一的连续的过程,即都是终身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育界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非正规教育的地位,这也是缓解正规教育扩张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正规和非正规职业教育模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关键是如何使其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逐步发展多种形式非学历教育的“初中后”教育机构,将目前客观存在的不规范的补习班、职前技术短训班(如修理、烹饪、美发等),转为合法且规范的高中阶段教育范畴,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也是高中阶段教育创新的一种思路。对这类“初中后”教育机构,主要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社会评价,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质量督导,毕业生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明和写实性结业证书。对于那些经评估验收合格的教育机构,学生所获证书也可进入累积高中阶段学分。如果管理实施得好,不仅为初中毕业生增加一个教育去向,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在不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前提下,增加高中阶段教育总量规模。
3、构建立交桥当务之急:以政策为导向,迅速稳定中等职业教育
各地区应建立本地人才需求信息网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中长远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变化趋势,及时向中等职业学校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特别是人才质量、规格需求的调查信息及预测信息,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架起与市场联系的桥梁,指导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计划。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也可协作创办“中、初级人才市场”或“高中阶段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帮助中等职教毕业生沟通就业与创业的信息,疏通就业与创业的渠道,特别是通向民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渠道。同时出台改革用人制度方面的政策,制止盲目追求高学历的风气继续蔓延。要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放宽对招生对象的条件限制,不仅可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也可招收往届初中毕业生,并且不受年龄限制,学生只要通过学校入学考试就可入学。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上一级学校深造给予倾斜政策,允许招收社会青年入校学习,允许常年不定期招生。要改革现行的高职考试制度。高职考试要体现职业技术性的特色,以招收中等职教毕业生为主,使中等职业教育也成为一种可以升学的教育形式,增强职业学校的吸引力。
4、构建立交桥的基础: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继续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向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办学体制方面,除大力提倡民办学校外,还可实行国有民营、民办公助、合资办学或捐资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原有基础比较好的学校,可借鉴高校“共建、联合、合并、协作”等体制改革的经验,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等形式,实行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或举办分校,扩大优质教育的办学规模。要探索企事业单位参与办学的机制,把高中阶段教育与社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具有多元投资主体和需求主体的学校董事会性质的办学形式。当前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比较单一,即单纯的正规的学历教育,这种状况需尽快改变。为了探索普通高中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可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综合高中”,实行“高二分流”,即执行"2+1"或"2.5+0.5"学制,使一部分难以升学的学生既能受到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又能受到职业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此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大中城市也可以集中试办一些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实验高中”,为未来发展探索和积累经验。
5、构建立交桥的重要措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要扭转中等职业教育下滑的局面,除在招生、就业和升学问题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外,最根本的还是要深化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着眼于为第一线培养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种高素质的劳动者。学校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供求矛盾非常突出,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现象相当普遍。结合当前和长远分析,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主要是三种人:一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三是在信息产业中能够从事辅助工作的初、中级人才。如果中等职业教育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要,那么,在用人方面盲目追求高学历之风就会迎刃而解。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不论培养那一个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否则就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当前突出问题是设备和师资条件都不具备,必须依靠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来解决。建议教育决策部门在建设教育网络基础设施时,优先考虑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布点,依托这些学校率先推进网络教育,包括远程学历教育的网上职业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