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生态缓冲空间及其适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现代建筑生态缓冲空间及其适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吴铮[1]2003年在《现代建筑生态缓冲空间及其适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以来,关注环境、资源等问题的建筑师明确提出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概念,如出现了一些建筑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建筑、城市建筑生态学、生物结构或生态结构等。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发展战略。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更加强调有关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的观点,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近些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学者对可持续的城市和建筑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由于国情的差异、各国研究的内容、层次和水平还不太平衡。就大多数国家而言,对理论、方向和发展构想的探讨较多,在实践研究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开展得较为普遍。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践环节的研究就显得相对薄弱,有关的经验总结亦不够充分和全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课题研究提出了“生态缓冲空间”的概念。 作为特殊建筑类型的生态建筑,有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和运行体系,从建筑内部使用者和建筑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层面来说,缓冲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特征。 本论文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生态建筑的有关空间形态和建筑设计的技术手段,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方法提出生态缓冲空间的概念,论述了生态缓冲空间和适宜技术协同作用的理论,并探讨了一种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论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论述生态缓冲空间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对生态缓冲空间的形态进行分类; 第叁部分:建构生态适宜技术框架及设计方法; 第四部分:运用上述理论概念和设计方法,结合南岸嘴地区规划设计国际咨询创意竞赛,进一步阐述了有关生态缓冲空间概念及适宜技术协同作用的理论。

王力国[2]2016年在《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对于快速城镇化时代下山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山地城市发展的要求思考入手,以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理论构建为目标,以山地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提出了关于生态和谐理念和城市空间格局的基本认识,借助哲学与系统科学的认识将二者统一起来,发展出基于生态和谐内涵下的四维一体规划理念,结合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基本影响要素分析,提出了每一个规划维度下的相对应的规划策略与方法。论文以重庆市主城区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空间为主要对象,展开了多个案例分析,旨在对规划策略和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验证,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论文在理论性研究方面,一是辨析了生态和谐与城市空间格局两个主要研究概念,从系统性特征入手,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生态和谐的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这一新的规划理念。二是提出了生态和谐理念包含客观适应与主观协调两方面内涵的认识,以及城市空间格局的二重性认识和层级性认识,明确了生态和谐作为定性描述,山地城市空间格局则是系统对象。叁是构建了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是四维一体的规划理论,并且指出该空间格局规划是一种系统优化规划,是有限目标下的规划。四是指出了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是客观要素适应与主观要素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客观要素适应对应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主观要素协调对应于文化性要素和社会性要素,并且详细分析了山地城市特定条件下它们各自涵盖的子要素内容。论文在规划方法研究方面,基于生态和谐的四维一体规划理念,提出了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体系框架。在城市层级和片区层级两个空间尺度层级下,结合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影响要素的分析基础,分别从适应自然环境,适应人工环境,基于文化性的引导,基于社会性的引导四个规划维度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性的提出了一套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体系。论文基于现有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以山地城市空间格局为对象重新进行了梳理、组织,借助生态和谐概念下客观适应与主观协调的视角,以四维一体的规划理念形式运用于山地城市空间格局本体及其载体相关内容的规划优化中,构建出一种不同视角下的山地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体系。论文对于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这一规划体系的搭建,以及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论文所形成的一些学术观点,有助于推动山地城市空间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指导山地城市规划发展,进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

刘骁[3]2017年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叁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叁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叁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叁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叁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叁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叁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刘睿[4]2016年在《冀南地区传统民居生态因素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如破竹,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建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高消耗高回报的这种发展模式使得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面临一个严峻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这不得不迫使改善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建筑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980年提出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生态问题,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眼当下建筑界,节能型生态建筑已然成为建筑师关注的重点,设计建造生态节能建筑是建筑设计的一大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和建造技术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区都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和风土人情,中国传统民居是先辈结合当地文化,顺应自然环境,采用因地制宜的适宜性技术,同时又包含传统哲学思想建造而来,充分体现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中国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生态理念,节能方法和适宜性技术都值得现代建筑师去研究挖掘,并总结归纳,将其运用于现代建筑当中,是推动现代生态建筑进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冀南地区传统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是中国传统民居重要的一支,本文通过实地拍照、走访、问卷等形式对冀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实地调研,研究了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造技术和装饰手法等,对所包含的生态因素进行提取归纳整合,试着应用于现代建筑。本文结合前辈们和自己对冀南地区传统民居生态性的研究,运用创新思维将研究结果置入于现代居住建筑,证实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和一些低技术手段仍可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再结合当代新型的建造技术和建筑材料,为现代居住建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且降低建筑成本,减少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

张庆顺[5]2009年在《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和谐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物化形态,也是取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演绎的智慧体现。然而世界地形错综复杂,其中仅有30%才属于宜于利用和建设的“适居地”,而且,自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世界还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破坏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挑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矛盾迫使他们持续不断地对“适居地”之外的山坡地进行探索和建设,人类的发展也正经历着从平地回归到山地的过程。山坡地不仅是地球上70%人口的栖居地、水源地、矿产资源、森林和生物多样化的宝库,而且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从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及强度而言,山坡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成为未来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坡地环境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品质,从滨水到内陆,从盆地到丘陵,从高原到沙漠,坡地人居环境的文化内质随地域的自然生态差异而呈现出迥异的特性,多元的文化生态与地域的自然生态休戚相关,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基于生态文化的坡地建筑生态美学,要求实现“坡地建筑·人·坡地环境”的协同发展,体现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与统一的生态美学价值所在。作者倡导坡地建筑设计创意中的生态文化理念需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整合,既要基于狭义的缘地策略反映坡地绿色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特性、以及实现形态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整合,体现出坡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合二为一,又要基于广义的缘地策略实现与人文生态的整合,反映地域的差异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体现出坡地建筑与地域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密切关联的和谐美,以最终实现坡地建筑的意义。基于生态的缘地理念,检验坡地建筑设计创意是否合理,不仅要看其“环境的适应性”,更要看其“文化的适应性”,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适应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合理方案,也才能在更高层面地展现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要求之下“地理”和“历史”文脉的场所个性。论文重点从中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从坡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源流演绎和我国坡地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着手,界定了坡地的概念和论文研究的范畴,结合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支撑,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针对性、学术理念取向和创新目标,并搭建了课题研究的体系内容及主要框架。其次,结合分析传统坡地人居环境的生态哲学观及其现代意义,指出了在生态整体的观念之下,基于缘地策略的生态创意需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以生态技术为突破口来完成被动式生态气候设计,促成坡地建筑的生态美学表现,进而树立了课题研究关涉生态文化理念的哲学及美学的理论高度及框架构思,使得研究成果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和前瞻性。其叁,从中观及微观角度,结合“缘地的”策略,探讨了坡地建筑形态艺术表达的创意途径,包括坡地之灵气与设计创意同构、缘地的分形美学创意表现、缘地的形式语言与空间秩序表现、从空间知觉角度探析美学表现等方面。其四,将坡地建筑设计创意的研究从空间及形态艺术表达的狭义“缘地策略”,上升至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层面,以此反映出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强调群体坡地建筑生态集约发展之缘地创意,并以湿热地区为例,探讨气候应变的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创意,最后提出了基于广义的生态策略及竖向空间拓展理念的“零接地”的生态构思。其五,着眼于人文生态秩序建构的广义缘地理念,在形态与生态结合的基础上强调需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与文态的整合,实现生态性与地域性的结合,并结合对国内外典型作品的评析,分析了当代坡地建筑艺术创意的人文倾向。研究强化了坡地建筑空间环境秩序的人文表达的途径及意义,加强了课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成果更具哲理和启迪意义。最后,总结出课题的创新点及理论、实践意义,包括树立生态文化信仰的坡地建筑美学价值观,坡地建筑的形态艺术表达需要与坡地之灵气同构,分形美学是研究坡地建筑的重要美学观,形态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整合表达是坡地建筑生态创意的本质,坡地建筑生态美学体现在更深层次的人文生态秩序等方面,并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生态文化理念应用于坡地建筑的设计创意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而又富有意义的工作。课题中生态文化理念的应用研究,对当前我国坡地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深化将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王晓军[6]2016年在《柔性设计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积极探索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国家之一。生态城市建设肩负着我国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的承诺,也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生态城市设计作为其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更加深入真正的研究与探讨。本研究所阐述的柔性设计是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以解决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以适应与灵活的观点研究生态城市设计在解决和理解建设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并构建具有可持续特征的策略框架。柔性设计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的策略组合,是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新思维。柔性设计理念不拘泥于传统生态城市设计的流程或形式约束,将弹性特征与可持续设计行为相结合,针对生态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与冲击,与现有的城市设计或规划并行不悖,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尺度。本研究包括四个研究部分。主线为贯穿全篇的弹性理念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法。四个研究部分分别为:目前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弹性理念的研究、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和柔性设计策略框架的整合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问题。基于生态城市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提出生态城市设计层面的思路转变对策——弹性理论。第二部分:弹性理念的研究为第叁章与第七章的部分章节,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核心——弹性与主题——柔性设计。深入研究了弹性理念的应用范围、本质和相关要素,以及柔性设计的概念、辨析、目标对象、与生态城市的关系及推动力等。第叁部分: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阐述了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的要素,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及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生态城市的紧凑性、流动性、生态性与本地化等,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分析将要素划分为十个可以进行设计的领域。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包括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压力与冲击,压力包括城市化所带来的众多城市问题,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等,冲击包括水循环、废弃物管理、空气污染、能源管理及自然灾害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归纳研究,包括指标指引和阈值取值两方面。从环境、社会、经济和资源四类内容“勾勒”出目前普遍认可的生态城市“轮廓”。第四部分:综合以上内容,将弹性理念的特征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的设计行为灵活整合,构建柔性设计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上,回应生态城市发展问题,将柔性设计模式原则对应我国目前生态城市设计与发展的问题,提出适用性及解决方法。本研究由生态系统的弹性引入,从城市设计的弹性给出柔性设计的策略框架,强调以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方法去设计生态城市的空间形态。

姜帆[7]2015年在《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抵御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气候的侵害,人类创造了建筑。从远古到前空调时代,建筑一直遵循自然气候的客观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着。随着空调系统的发明和发展,人类改变了建筑的运行方式,建筑设备技术创造的人工环境成为人类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手段,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割裂和对立成为一种时尚。能源危机的发生、生态破坏的加剧,使人们重新省事过去的生存方式,建筑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容器也随之发生着改变。被动式技术理论的出现,发掘了建筑长久以来与环境协调的潜在意识,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形式去客观理性地总结建筑适应气候的内在规律,在提倡生态、环保、节能的后空调时代,为建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契机,给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依据被动式理论的指引,建筑师可以通过对作为建筑本质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的合理设计,实现建筑对环境气候的调节与融合,在创造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舒适环境的同时,减少对耗费能源、影响环境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岭南地区作为中国一个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地理气候的区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当地湿热气候和反应岭南文化的特有建筑形态。岭南地区作为中国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程度高,市民的公共文化生活丰富。作为提供公共文化生活服务的公共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博览建筑,其在岭南地区范围内的设计和建造,如何适应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反映当地特有地域文化,顺应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传达生态环保的时代精神,是值得当代中国建筑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被动式技术理论科学的研究,对岭南地区环境气候特性的分析以及博览建筑功能形态特点的总结,探讨被动式设计策略对于岭南地区博览建筑的适用性,并且分析归纳在选址规划,建筑单体,构造材料叁个层面适用于岭南地区博览建筑的被动式设计措施和手段。力求探索一种对于特定气候地区,特定类型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体系的理论研究方法,形成灵活开放的理论体系框架,并以此作为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关于被动式设计的指引性导则,为当代岭南地区博览建筑的生态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

刘锐[8]2017年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叁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叁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叁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叁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叁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唐燕[9]2003年在《生态住区的适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住区设计过程当中,技术选择非常重要。适宜技术作为我国住区生态化建设的一项基本策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技术进步及生存环境改善的共同需要。论文分为叁大部分,从背景——理论——实践叁个层面上,逐步深入地探讨了我国生态住区建设为什么要走适宜技术的道路,什么是当前适宜的生态技术,生态住区评估体系要如何反映适宜技术思想等问题。第一部分为理论篇。文章对技术和生态技术的内涵作了深入的哲学释义。作者通过对我国居住区现状的研究,提出我国生态住区建设要走适宜技术的道路。文章总结和概括了适宜技术的相关理论,分析说明了什么是适宜技术,适宜技术具有什么特点等核心问题。第二部分为探索篇。研究分析当前发达国家在生态住区建设中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比总结出现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住区建设技术。论述了生态住区技术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以天津市生态住区技术规程的科研课题为例,提出了技术评估体系如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如何反映适宜技术思想等个人见解。第叁部分为实践篇。通过对我国现有几个生态居住社区实例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适宜技术在我国生态住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我国生态住区建设中适宜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预测。论文题目:生态住区的适宜技术研究

施晓梅[10]2018年在《夏热冬冷地区基于腔体热缓冲效应的办公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复杂,四季变化强烈,对建筑的气候适宜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文章从前人关于“建筑腔体空间”的研究为出发点,腔体的存在在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立了一层缓冲层,对建筑的主体使用空间起到了热缓冲的作用,而且建筑中大量存在此类腔体空间,对建筑的节能以及改善建筑的微气候意义重大。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主题是探讨腔体空间的热缓冲策略,以期改善建筑室内微气候。本文首先对建筑腔体空间进行了新的定义,即所有对建筑室内微环境有改善的空间和细部构件。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的整理,较为系统地归纳了建筑腔体的作用原理与方法。其次,从空间位置,功能类型和组合方式叁个层面对腔体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阐释,并总结出腔体的两种空间布局手法:嵌入式和附加式。本文的第叁章和第四章是核心研究内容,结合实例分别对嵌入式和附加式两种布局的腔体选择典型的形式进行详细分析,并各选择一种形式进行相应的软件模拟研究,第叁章运用Ecotect软件,模拟不同类型的中庭建筑室内的热环境,探讨中庭热缓冲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中庭腔体的生态节能策略。第四章,运用Airpak软件,建立不同体型的双层玻璃幕墙简化模型,模拟其夏季热压通风效应,得出双层玻璃幕墙体型与通风效应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这些软件模拟分析,目的是得出一些规律性、共识性的原则和设计策略,以期对当代建筑腔体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在泰州高港新区商务中心地块的设计中,笔者将前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策略有选择性地运用到了现代办公建筑设计中。课题选取了该项目中有代表性的高层办公塔楼综合体和低层大进深的邻里中心为例,探讨腔体的节能优化设计在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办公建筑形体中的运用:在大进深的低层邻里中心设计中,结合了单向南侧中庭和核心式中庭这两种形式的中庭,协同发挥作用。而对于高层建筑,受中心核心筒的限制,采用了南侧中庭单元的形式;在双层表皮的应用方面,低层和高层采用的双层表皮单元体型视建筑造型而定,但会参考研究得出的最佳高厚比和进出风口面积比。这一章节通过该实践项目的针对性设计,期望为腔体的优化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现代建筑生态缓冲空间及其适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吴铮.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2]. 生态和谐的山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D]. 王力国. 重庆大学. 2016

[3]. 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 冀南地区传统民居生态因素的应用研究[D]. 刘睿. 河北工程大学. 2016

[5]. 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 张庆顺. 重庆大学. 2009

[6]. 柔性设计模式[D]. 王晓军. 天津大学. 2016

[7]. 岭南地区博览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D]. 姜帆.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8].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9]. 生态住区的适宜技术研究[D]. 唐燕. 天津大学. 2003

[10]. 夏热冬冷地区基于腔体热缓冲效应的办公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施晓梅. 东南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现代建筑生态缓冲空间及其适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