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言生态语体伦理研究
杜辉 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 网络流行语,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重要依托,网民使用符号等手段,对某种观点等内容的具体表达。其在社会认知建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内在特点,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接下来,本文就网络流行语言生态语体伦理研究,展开具体探索。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言;生态语体;伦理研究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中产生、在网络中传播、在网络中应用的语言。网络语言,包含标点符号、英文字母、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在特殊的网络媒介传播中,具有特殊的表达意义。20 实际90年代初,网民为了提升网络聊天的效率,不断创新语言组织手段,长此以往形成特体语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语言手段在互联网传统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如今,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具有不规范性、娱乐性、社会性的具体特点,表述手段比较简便。网络流行语在最初产生过程中,使用谐音、比拟、双音等手段,对简单的语言符号进行相关创作。随着网络流行语被网友熟知,极大提升了网民的自主性,但是也会造成语言环境的污染,不利于语言规范性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就网络流行语言生态语体伦理研究,展开具体探索。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以及演变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网络流行语主要是以网络为重要载体,对现实生活真实反映,并广泛投入使用的鲜活语言手段。总之,网络流行语,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网民使用符号、谐音总结等手段,对某一事件、观点等内容的具体表达。其在社会认知的建构中,具有自身的独特发展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1]。
网络流行语具有不规范性、娱乐性、社会性的具体特点,表述手段比较简便。网络流行语在最初产生过程中,使用谐音、比拟、双音等手段,对简单的语言符号进行相关创作。随着网络流行语被网友熟知,极大提升了网民的自主性,衍生具有相同因素的再次创作;网络流行语最后会逐渐符号化,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被赋予丰富的时代内涵,推动流行符号的不同指向[2]。这是个体化发展的过程,从侧面反映了网络流行语内容的模糊特点。
按比例分配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它的数学意义就是应用比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创设合适的情境,通过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呈现教学内容,既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意义,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胜利油田直井长缝压裂应用效果研究………………………………………………………………………………张军峰(4.17)
(二)传统意识的消解与重构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网民价值观、文化趋势的内在反映。网民使用民意手段,对自身想要表达的观点进行科学反映,具有个性化、政治化、娱乐化的重要特点,这是网络流行语与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决定的。
1.网络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网民的个性化特点发展,主流文化市场规范性的相关特点被忽略,以互联网技术为重要基础的网络空间,其自由宽松度受到严重影响。网络传播的中心化特点,显示了公民话语的释放,中心管理的被迫缺失加剧了网民个性化的特点。其次,打破了权力阶层与话语间的密切关系,这显示了网络舆论的指导力量,重新回到社会公众手里,话语力量影响呈现出“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局势[3]。
2.网络亚文化的动态衍生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与语言的精神特征、语言素养等内在之间,进行相互影响,具有密切的关系。语言能力比较强的使用者,不仅可以实现自我升华,对语言使用者会产生某些影响,推动其自身素养不断提升。精神力量的作用不仅会体现在思维与艺术表达方面,也在个性方面具有很大体现。对于网络流行语来讲,它与个性具有密切关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语言媒介,将不同个性的外向意图以及内部感受有机统筹起来。但是在现实语言生态发展环境中,人们的语言使用情况,并没有进行不断改善,在某种意义上影响语言发展的稳定性。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许多粗俗的语言应用、恶毒的话语表达,依旧比较普遍,这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为因素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具有深远影响,所以,要不断弘扬语言生态伦理,形成网络语言的良性互动。网络流行语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对网民个性化的表达,与传统的语言形态受到很大差距。而网络空间的传播力,会直接冲击传统文化中的语言表达手段。特别是对于语言学习的青少年来讲,异化的语言组织形式,会误导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削减青少年语言的规范使用功能。
生态语言学,主要是要求研究人员使用生态理念,考察现实生活中的语言问题,应用生态的方法及时解决语言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国家、个人都离不开语言,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生态是研究语言、环境、人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但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非生态形象,会对交际产生重要影响,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利于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6]。
二、网络流行语言生态语体伦理研究
1、《关于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政策的通知》。11月7日,为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108号),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政策进行明确。根据《通知》的有关规定,自2018年11月7日起至2021年11月6日止,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但上述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不包括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债券利息。
(一)网络流行语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在网络空间中,公共话语空间得到了很大辅助。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催生的网络文化不仅仅是体现传统主流文化的对抗性。与传统文化相同的是,网络文化的内容以及特性,主要是源于网民的个性化特点与文化结构特点。目前,网络年龄的年轻化,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情绪化、个性化、低俗化发展[4]。网络流行语是一种交流符号,是符号进行演变的过程,始终处于动态的衍生发展过程,网络文化的呈现状态逐渐形成动态的发展过程。网络流行语有好有坏。好的可以丰富汉语表达,取长补短;坏的却能破坏地道汉语的美感,甚至变得不精确。如现在流行的“颜值”一词,自然的语言是不会这么说的,大概因为现在科学至上,有些人模仿科学的数语,把脸数值化,其实是十分不近人情的,也是毫无必要的,以短害长,以拙代巧,现在滥用,为害更巨,应该警觉[5]。
(二)网络流行语生态伦理的内在规定性
伦理是人类内心自觉的道德追求,对行为规范、道德准则进行科学调节。“语言生态伦理”是语言学、伦理学、生态学等交叉融合形成的概念。网络语言以及文字生态具有客观外界的意志普遍性,也就是民族语言以及文字立法,主要有其内心意志特殊性,也就是文字道德与民族语言,有客观语言以及文字立法的具体统一,也就是语言以及文字生态伦理。语言生态路农历,主要是言语行为主体在经济、文化环境过程中,或是特定的语际关系中,受到内在情感的驱动出现的语言道德律令,自觉追求个体语言习得的充分性,可以促进情感思想方面的交流。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不同程度的再次加工,会显示出不同内容。除此之外,从最先形成的语言模式,在传播过程中形成定式[7]。即“模因”的形成,对社会热点话题或者社会事件的基本观点,在基本模式包含在内,实施不断传播过程中,会导致公众观念趋同化,这加剧了群体非理性的出现。
为了创建文明的语言环境,要自觉抵制不文明语言,充分认识到“语言污染”会对价值观的建构造成严重影响语言环境污染,会造成道德观沦丧,对国民精神造成严重腐蚀。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语言环境具有密切关系,要通过相关的生态理念进行衡量,与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的就是生态的,不适应的就是非生态的。因此,在语言保护过程中,在不违背国家语言政策的重要前提下,遵守个体使用语言的资源规则。网络流行语的呈现手段比较丰富,由于网络虚拟化的具体特点,其言论的匿名性产生重要的保护效果。在这种表现手段下,公众的言论表达不仅要具备情绪化的具体特点,有时候会出现低俗化的现象,受到非理性的不断影响下,造成语言暴力不断发展,让网络社会价值观的异化,会出现恶性对抗的情况。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比较简洁有趣。它在我们中文中增加英文字母、数字、谐音,而在网络上对话时用这些新词,让我们的讨论增添了不少新鲜感。但是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出现语言不文明的现象,造成语体环境污染。因此,对网络语言流行语实施生态语体伦理研究,对语言环境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语言的系统性,促进网络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股份制”合作统一经营模式使横溪坞村竹林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品牌化的现代林业经营道路,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对当地乡村振兴发挥了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8.
[2]栾天亮.微信热门文章标题的语体特征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5):152-153.
[3]陈祎菲.网络詈语传播与禁忌语解禁[J].艺术科技,2017(5).
[4]陈祎菲.网络詈语传播与禁忌语解禁[J].艺术科技,2017,30(5):414-415.
[5]杨勇.论"蓝精灵体"的语体特征和流行理据[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14-19.
[6]王桂亮.基于语言生态伦理的“现代汉语”教学生态位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7(11).
[7]杨彬.语言生态伦理规定性及其制约功能的语用规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2).
作者简介: 杜辉(1980-),女,汉族,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基金项目: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秩序构建研究,编号(2017SJB1919)。
标签:网络流行语言论文; 生态语体论文; 伦理研究论文; 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