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祥符中心卫生院 四川 资阳 641300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变,以中老年人群高发,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胰岛分泌功能障碍,是现今较为常见的一类代谢障碍性病变,同时也是现今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呈慢性进行性发展,长期糖代谢障碍会引发中枢神经的损害,导致各类并发症,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3]。目前针对糖尿病的治疗以药物控制联合自我管理为主,以降低血糖水平,提升血糖水平的稳定性为主要治疗目标。而如何对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指导与生活行为习惯干预,是临床诊疗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对每位糖尿病患者均有较高的价值,现进行具体的介绍与分析。
1 糖尿病患者如何开展药物指导
药物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手段,而诊疗中发现,受糖尿病病程长、患者对用药治疗重视度的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用药依从性受到较大的影响,直接对血糖控制效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实施药物指导具有较高的价值。
通过与患者交流、糖尿病健康宣教手册的发放、定期的健康讲座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用药方式、用药目的、药源性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BMI异常增加、恶心腹泻、肠蠕动亢进等)等进行讲解与介绍,提升患者对用药干预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自身病情、认知程度等进行用药指导,就用药方案进行介绍,嘱患者进行规范用药。就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定期的随访中,进行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测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动态血糖监测仪进行持续血糖监测,于监测当日分时段采集4~6次指尖血测定血糖值后输入系统进行校正,同时将用药、饮食、运动等监测数据上传至电脑,主要测定高、低血糖时间比、血糖波动系数、日平均血糖、日血糖平均绝对差等指标,以明确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从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2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干预措施
开展生活行为习惯干预前,须对患者进行较为系统化的评估,从患者的日常饮食运动状况、睡眠情况、用药情况、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同时设立阶段性短期、年段性长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实施生活行为习惯的干预:
2.1、饮食干预:鼓励少食多餐,定时定量[4],早中餐可正常进食,晚餐宜少食,严格限制糖、脂质、热量的摄取,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偏好制定饮食计划,每日摄取食物中热量结构应为碳水化合物55%左右,脂质25~35%左右,蛋白质15~25%左右,宜进食新鲜的蔬菜鱼虾、粗粮等,可适当食用低糖水果补充维生素,需保证摄取食物的多元化。
2.2、运功干预:推荐户外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爬山、健身操等,结合患者喜好与家庭环境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每周开展3~5次的有氧运动,单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min左右,不宜过于疲惫,年龄较大或血糖水平控制欠佳者,在开展有氧运动时须有家属的陪同,同时可备少量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代谢水平,同时提升机体耐受能力,在放松患者身心、缓解负性心理反应方面也具有较高的价值。
2.3、用药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治疗须定时定量,为防止遗忘用药、错误用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可设置闹钟、便利贴等方式提醒,同时于家庭醒目区域如冰箱、房门上张贴标明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的纸张,加深患者印象。
2.4、血糖监测: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的方式,同时嘱患者专门准备一本笔记本,记录每日血糖测量的时间与血糖值,在定期的复诊时携带,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部分参考。
3 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与控制将伴随大部分患者的终生,而糖尿病的高发趋势、高并发症风险等,对糖尿病的诊疗工作与糖尿病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目前医疗水平尚无法根治糖尿病,同时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仅为基础,需要结合较为全面的行为干预,以提升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用药依从性差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问题,直接影响诊疗及预后效果,实施用药指导能够在提升患者对药物治疗综合认知的基础上,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通过定期的血糖控制水平的监测,及时进行用药方案的调整,提高药物干预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联合生活行为习惯的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日常饮食、运动等的合理性,降低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对糖尿病进程的影响,在协同血糖水平控制、改善预后效果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药物指导与生活行为习惯干预意义重大,须结合患者个体化情况针对性开展,提升干预效果,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娜.自我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5):950-951.
[2]胡洁.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中的药师药学指导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9):38-39.
[3]高琳.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9,6(12):43-44.
[4]卢丽丽,廖米荣.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147-150.
论文作者:刘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水平论文; 效果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