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发展。语文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关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将制约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其实,一度被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也有着高度的专业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根据教师的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 [1] (P287)。其中,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和自身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建构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符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要求。而知识的丰富和完善,对于在职教师而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读书。由于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的特殊性,读书更是语文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需。
一、语文教师读书现状分析
叶圣陶说过:“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不容易收到成效。” [2] (P492)目前,教学一线的教师似乎都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但真正读书的却不多。理由似乎很多:每天有批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哪里还有时间读书;与读书相比,学校更在意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应把精力集中到怎样提高学生成绩上;教师如今的生存压力太大,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我们不可否认这些客观现实带给教师的影响,但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从根本上确立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认识到读书是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一种最有效途径。
《中国教育报》曾做过如下报道:在一些中学有相当一批教师很少有时间去读“课外”书,他们整日被“正统”的作业或教科书或工作压力所包围,据统计在去学校图书馆的教师当中,去得最少的竟是语文老师。 [3]这则报道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时下语文教师读书量少、读书面窄、读书品位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也曾就语文教师读书情况对一所高中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不大的图书馆只有寥寥的几位教师在借阅一些消遣性书刊,而对那些真正对教学有帮助的书籍却兴趣索然,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没有去过学校图书馆。这些教师对当代知名作家和作品知之甚少,要求写出5位当代年轻知名作家的代表作或成名作,能写出韩寒的占20%,能写出郭敬明的占10%,能写出春树的占8%,而能写出《在细雨中呼喊》作者是余华的,竟没有一个人。文学作品尚且知之甚少,更别提对他们来讲相对枯燥无趣的教育理论书籍的读书情况了。由于缺乏必要、合理和有效的读书,这些教师文化视野狭窄,面对求知欲正旺盛的学生,显得捉襟见肘、底气不足,非常尴尬。
二、读书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语文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因此要求语文教师知识视野宽泛,文化底蕴深厚。这一切,只能来自于读书,广泛地读书,持之以恒地读书。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条: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既是他给所有教师的建议,更是他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几十年的经验之谈。读书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最主要途经,语文教师应该大量从书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
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若能努力追求,便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许多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起点并不高,但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却能表现出游刃有余,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成为语文教学界的领军人物。研究他们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读书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广泛而大量地读书,以书为伴,以书为乐,在书中与前辈对话、与同行对话,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智慧、深邃思想、充实情感,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很大的事业,他认为培养自己的也是书籍。“魏书生之所以能在当今雄踞教坛,如果离开他那雄厚的基础,他肯定干不出令人赞叹的事业来。这里所说的‘雄厚基础’,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的魏书生的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4] (P75)李镇西,当代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在1998年12月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被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赞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当别人问及他怎样取得这样的成就时,他的回答是:“可能是比别人多读了一些书。”程翔老师的一大爱好也是读书,他家中最吸引客人眼球的便是琳琅满目的五橱子书。此外还有于漪、钱梦龙、程红兵……这些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无一不是酷爱读书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思想上神采飞扬,都离不开从书中汲取精华。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是一种真正的备课。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的确,教师的工作十分繁杂、劳累,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批改挤占,但是,恰恰是因为需要更多的空闲时间,教师才更应该大量读书。只有通过读书,语文教师才能跳出教材和教参,才能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效果,才能最终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想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多读书。相信随着读书的不断增加和深入,我们的文化底蕴也会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和坚实,备课和讲课也会得心应手,教学精力会更多地转移到学生身上,放到课程本身,并且随着课堂的推进,自如地调整自己、张扬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该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即语文教师终身都需读书。相反,那些不读书、一味死抠教材和教参的教师,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繁重劳动中耗尽自己,却感受不到教育教学的幸福,当然也就无法使自己得到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没有思索的一天,没有读书的一天,就等于虚度一天的时间。”[5] (P768)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是用终身的学习来不断丰富自己,通过不间断地读书来扩大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凭借自己强大的知识优势和精神魅力照亮学生今后寻求知识和人生理想的道路,同时他自身也是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义:爱好读书的教师才是真正的专业教师。所谓专业,就是一种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专业不是人人都会,不学即会,“万金油”式的简单职业。[6] (P54)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专门性,意味着教师已经成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表现的专业人员。语文课程突出的人文性特点,强调的是在传递人类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的目的。正是因为语文教育的这种熏陶、感染功能,语文对人的影响才是深远的,也是终身的。语文课程是一种充满智慧和激情的活动,它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学识修养和底蕴,底蕴则是靠读书堆起来的。一个爱好读书、有自己思想的教师必然浑身散发着耀眼的人格魅力之光,照亮学生未来发展的道路,这样的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但对于那些不读书的教师而言,他们只会把自己拘泥于给定的教参和教材中,教学工作没有自己的思想,更缺少创造性,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教书匠、布道者、传话筒、录音机,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样的教学工作不是很像工厂的流水线作业吗?这样的教师何谈以自己的气质、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的交流、美的引导?何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读书的内容与方法
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该研究领域倾向于从如下三方面去建构知识结构: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广博的一般文化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语文教学法知识。古人云:“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但书山高耸,学海无涯,岂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尽读古今中外之书?所以语文教师读书应该有所选择,不能光凭兴趣。
第一,精读中文类书籍。一名语文教师如若不能精通其所教学科,自然不可能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精细研读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美学等方面的语文专业书籍。教师只有系统、完整、扎实、精深地掌握语文专业知识,才能自如地把握自己所教学科,在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处理教材;才能使知识活化,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第二,广泛涉猎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师要有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素养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广博的文化知识也是教师的自我发展及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所必需的。古人有“文史不分家”之说,现在应当是“文、史、哲、政、经不分家”,甚至还要知晓自然科学。所以语文教师要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并且要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人文修养,形成自己对生命、社会、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态度。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越深厚,视野越宽广,素养越全面,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大量阅读语文以外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对于专业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
第三,不断浏览教育发展研究类的书籍。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一名教师要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通晓所教专业的基础上更要具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获得专业发展就必须有意识地、不间断地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获得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前沿的教育发展信息。教育理论知识,是区分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依据,是评判该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前沿教育信息是评判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标准。一些文化教育名著非常优秀,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以上为苏霍姆林斯基著)、《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著)。教师务必浏览这些教育名著,从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获得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施教能力,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不少发表于优秀刊物上的教育类文章,能够及时反映教育界同行对教育前沿问题的思考,语文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吸收借鉴,积极思考和探索。
同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许多语文教师开始工作时,基本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几年后业务上却拉开了距离,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语文教师要有明确的读书意识,自觉挤时间读书学习,慢慢地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如果想读出更多效益,还应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自己读出的感悟用笔记下来,并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梳理与提升,从而转换成专业发展的一种力量,这也是读书的最终目的。
真正的优秀教师都是爱读书的教师。语文教师只有一辈子不间断地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对自己的发展有益。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多一点书卷气,很难但很可贵。一个对自己事业有长远规划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潜心学问,勤于读书,努力使自己的学识修养与时代同步,不负时代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