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茶馆》的艺术分析论文_张国敏

谈谈《茶馆》的艺术分析论文_张国敏

张国敏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构皮滩中学 564408

《茶馆》的问世,代表了我国当代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并且被美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本人也被敬称为“人民艺术家”。剧本通过对晚清光绪戊戌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浓缩,将所有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的人物,行业样态,职业倦怠以及社会风气统统请进茶馆,描绘了数十人的生活变迁、落迫。仅在第一幕结尾,老舍先生就迫不及待地用“将!你完啦”来吐露内心。

反复回嚼老舍先生的《茶馆》,不仅仅在话剧体式范例的艺术打磨方面独具匠心,而且在影射京味文化和圈点时代病征的指向上亦可谓无以伦比。见到《茶馆》就犹如见到了老舍先生本人,见到了《茶馆》就犹如回到了那几个时代,从字里行间流露出那几个时代的第六味,一读《茶馆》一个味!

一、《茶馆》本身影射的世俗味道——横向冷视的无声控诉

第一幕结尾,庞太监的“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一句,这句饱含深意的北京方言在南方人读罢亦同样具有强有力的效果:这句话既有庞太监本人对娶媳妇的要求,作为太监娶媳妇就足以荒唐,面对顺子昏过去也无动于衷仍要强调“要活的”,也有对自己生命苟活的呼唤,纵观《茶馆》,太监的身份、地位、语言无不囊括着晚清官场的乌烟瘴气,更显露出晚清官场急剧走向灭亡的丑态。结尾处“将!你完啦!”一句也同样具有横向冷视的艺术魅力:“完啦”意味着“完了”,而这又与剧中人喜欢“玩鸟”又联系起来了,他们喜欢“玩鸟”,他们必然“玩鸟”,那他们一定会“完了”!正如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所评价的:《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中的精典”,“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这与《茶馆》突出的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完啦”,才使得它有着深刻的潜台意味,也正是因为深刻的潜台意味,才使得《茶馆》影射出了强大的冷视效应。

这种冷视效应除了在众多人物身上体现外,还在于老舍先生独具慧眼的艺术创作的憧憬心愿:人物台词“完啦”,其实也是老舍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新兴代表渴望改造旧社会,追求新生活的强列愿望,在老舍先生心灵深处,有着新思潮的涌现,也有着对旧社会的不满。这种新思潮的涌现除了在剧中人物台词中的体现外,还可以在剧中人物的塑造上得到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茶馆》本身就是对众生的剪影式的描写,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社会的没落,社会底层民不聊生,整个社会不可救药!

二、《茶馆》外象终结的艺术归真——纵向颠覆的强力震撼

如果把“完了”与“玩鸟”联系起来,再把剧中人的台词与作者创作意图联系起来,那就简直是饱含幽默而不失深度的讽刺,还痛斥了没落社会腐朽人物的不思进取,低级庸俗。“完了”代表了《茶馆》的创作意图:是诅咒这个旧时代必然走向灭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正犹如老舍先生本人所说:单写一个茶馆是因为茶馆是一个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说《茶馆》是纵向颠覆的强烈震撼,是因为在茶馆众多人物的生活变迁中,“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作者谦虚说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其实不然,老舍先生已经从认识的一些小人物当中涉取种种,以小见大,把他们集中起来,就侧面透露出了强烈的政治气候和历史责任感。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艺术中见思想,在艺术中见精髓,作者在决定写《茶馆》的时候,就决定要诅咒这个时代了,穿越了晚清时期、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代,也就纵向给予了强烈的颠覆。

仅此不够,“完了”还代表着老舍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品透露出的京味文化,主要是涵盖了北京人追求悠闲舒缓的生活方式。从生存本身的内象来说,达官贵人往往出入舒缓悠闲,而劳工底层却是忙于奔波,茶馆里的各色人物,都到茶馆喝茶,足以见得他们生活的味道,凡此种种,逗鸟、下棋,甚至打架……作者偏重于写到茶馆的人,大都是玩鸟的人,其实这种颠覆就像是一种死亡镇静剂,他参与埋葬旧时代的战斗,这篇《茶馆》就像一支无声枪,既绑架了贪婪低级趣味的人们的未来,又颠覆了他们这个时代的生活构架。

老舍先生的《茶馆》以其颇富神韵的民族文化与京味文化特色,以及巧妙的艺术结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评。正如《莱因一内卡报》所说: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展示了对我们来说还是陌生的文化,但就其人类的共性来看,却又似乎是极其熟悉的境界”。我们也正是在这种横向冷视的无声控拆和纵向颠覆的强烈震撼中得以慰藉。

论文作者:张国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谈谈《茶馆》的艺术分析论文_张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