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鸣 王秀红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100069
【摘 要】教学管理工作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学运行管理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教学过程及其相关工作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运行管理实践经验,在分析目前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探索并实施通过完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制度体系,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过程,完善教学档案管理,达到学院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二级学院;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L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01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强调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学管理工作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学运行管理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教学过程及其相关工作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环节管理的关键。二级学院作为学校教学的具体管理和直接执行单位,处于高校教学管理的前沿位置,相对于校级教学管理,学院的教学管理更具有微观性,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运行及其保障,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有着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应充分认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与规范其管理方法和措施,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1 二级学院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运行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管理的项目繁多,内容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在学校教学管理的大框架下各二级学院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和教学运行特点均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和体系,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规范、健全的管理体系。目前多数二级学院没有成套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往往都是照搬学校的规章制度,或仅有细微差别,“纲、块”过多,空泛有余,明晰度低,“条、目”不足、不清,可操作性不强[1],使管理工作无法系统化,规范化。
1.2教学管理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性、稳定性有待加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队伍包括了在教学副院长领导下的教学办公室管理人员,学系(或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专职管理人员数量少,学系(或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大多数是兼职做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更多地忙于应付具体繁杂的事物,潜心思考与研究科学管理方法少,缺乏系统规范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培训,人员流动性较大。
1.3教学文件不规范,教学原始材料不完整。部分教学文件格式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档案与教学原始资料整理留存的意识淡薄,哪些文件与资料需要留存不明确,导致档案留存不完整,部分教学原始资料缺失。
2 二级学院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
管理模式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都要通过管理模式来进行的。
2.1完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健全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包括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常稳定的教学工作秩序的建立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校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的目标是立足全校,确定学校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条件的改革与完善、学校整体教学运行的基本规范及监控等宏观管理规范[2]。二级学院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适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并与学校规章制度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各环节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列出工作流程。形成有规章制度约束,有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可循,有工作流程引导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体系。例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有《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规定》,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对教学进程不同阶段(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监控以及不同层面(学生、同行教师、教学督导、管理干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做出规定。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包括:学院教学检查管理办法及工作流程;各种考核(考查课程、考试课程、综合考试等)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及工作流程;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实施细则;同行教师评价课堂教学授课质量实施细则及工作流程;学生评教管理办法等等。
2.2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管理过程。教学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基本知识,懂得教学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能对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结构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了解和把握,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人际关系,营造彼此信任、和谐的工作氛围,保证教学过程各阶段任务的顺利完成[3]。学院重视对专职和兼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项目,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专题讲座,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在管理人员数量少,工作繁杂的现状下,为了使教学管理工作有条理、有计划地进行,制定了《学院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进程及相关要求》和《学院学年教学重点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学院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进程及相关要求》按照教学周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列出每周的主要工作,对学院和学系具体工作细则及要求做了详细的描述;《学院学年教学重点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将每学年常规教学重点工作,如教学项目申报、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理论与技能统考、论文答辩、教学档案整理等等进行梳理,明确工作时间段,规定了学院、学系在各项重点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2.3统一教学文件,规范教学档案管理。教学运行管理中的各种文件、资料等是教学过程的翔实记录,是科学安排各项教学工作的依据,是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成果的体现[4]。教学文件的统一规范,教学原始资料完整与否是衡量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强化教学文件管理规范化的意识,使教学文件规范化渗透到教学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第二,在研究与总结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专业认证指标体系、学院教学管理水平评估指标的基础上,规范教学文件的编写内容和书写格式;第三,制定学院教学管理档案留存细目,对学院和学系需要留存的教学文件、教学原始资料的目录及顺序进行具体规定并进行不定期检查。
通过实践,优化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完善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规范了管理手段和机制,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了工作指导,使管理工作更加系统、规范、明确、简洁和得心应手,有效提高了学院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越.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优化与实施[J].龙岩学院学报,2014,32(10):100-105.
[2]张世敏,孟祥燕.高校二级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55-256.
[3]王瑞萍.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运作[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5):20-22.
[4]夏燕.高等学校院系教学文件管理的优化途径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5(30)24-25
论文作者:郭鸣 王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学院论文; 教学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实施细则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