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建设即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改造地形,通过种植花草、合理布局以及营造建筑的形式构建的园林绿化工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也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内容,但是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才可以充分发挥出其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出园林绿化工程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事业的核心工作,只有努力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才能促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以及称为目前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元素,其基本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具有综合性,作为园林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主要是基于设计的指导下开展施工,实现水系、地形和园林广场的相互配合,有效实现设计者的意图,所以需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而这必须实现多种理论知识和方式的相互结合,包括生态学、心理学、美学以及植物学等等;二是,管理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园林绿化工程的持续发展是基于养护管理所实现的,养护管理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长效性与持续性,其中会涉及较多的内容,比如植物的保护、花卉种植、浇水施肥、整体面貌的维护以及日产管理等,由此可见园林景观的完美呈现不仅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完成,还需要之后的养护管理工作;三是,具有艺术性,园林绿化工程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布置,创造出来的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存空间,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四是,具有附属性,在现如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大多都是建筑配套的附属工程,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其规模也是不一样的,并且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五是,不可定性,这个主要指的是园林绿化工程的材料市场,由于其施工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也会较多,规格也有着差异,尤其是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价格的变化比较大。
2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2.1优选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施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想保障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就应该注重材料质量的分析,进而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在园林施工建设初期中应对施工材料进行比对选择,从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按照施工的需求,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充分细化每一种材料的选择要点,提升材料的选择质量。
2.2严格控制土方施工技术
为了保障最终的施工管理技术应用能够满足施工技术应用需求,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比如,对施工区域内的土地平整,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设计,对施工区域进行施工前期改建整合。其次,按照土石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将整个施工区域内的花坛以及对应的绿化建筑场地进行平整,实现场地施工环境的美观整洁。最后,按照园林土石方施工要求,对对应区域内需要种植的植被进行分析,及时做好育苗工作,以此满足整体的园林绿化建设需求。
2.3绿化工程施工
定好点。在适当的间距下依照施工的相关要求进行定点。以路缘或路肩作为基准线,按照施工图纸对定点的相关要求,划定间距距离,并采用“刨坑”和“撒灰”的形式,对定好的点进行标记;栽好苗。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所采用的苗木品质对于植被的成活率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在对苗木进行栽植前,应按照剪冠、修根、栽植的先后顺序开展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剪冠主要是为了降低植被表面的水分流失情况,使植被的上下部分比重得以均衡。同时,栽植的深度要适宜,不易过深或过浅。深度的把握应与植被原圃的深度相一致。或比之前深约5~10cm。同时,为了保证树木可抗击“风吹雨淋”,应将土壤分层进行压实;浇好水。水分是植被生长的根源所在。因此,浇好水对于植被生长是十分重要的。在针对刚移植过来的植被种植时,因其在挖掘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植被根部的磨损、断裂,进而影响到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为尽可能提升和恢复植被对水份的吸收功能,应遵循适时浇水的原则。一般情况下,针对本年分的植被,应在当天浇水进行第1次浇水,12h后进行第2次浇水,20h后第3次浇水。而在干旱季节或雨水较多的季节,则应适时调整浇水时间和次数。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3.1土壤施肥和灌溉
在园林绿化施工以及植物栽植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开展植物养护工作,这样可以保证植物快速生长。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的时候,需要确保把充足的养分供给给植物的根,而且需要进行施肥。在施肥的时候,要想确保植物生长的正常化,就需要正确应对土壤贫瘠问题,施工时期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这种肥料不仅比较经济实惠,而且比较环保,方便进行生产。要想保障肥料中的养分能够充分地被吸收,就需要在施肥之前进行翻土,翻土的厚度需要控制在三十厘米左右,这样肥料和土壤能够充分结合。等到施肥结束之后,就需要进行浇灌,确保肥料能够被植物吸收,接着就是需要提升植物根系含水量,保障植物的成活率。
3.2病虫害防治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需要高度重视病虫害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等到植物移植工作完毕,树苗大概率会产生病虫害问题,如此会限制到植物的生长,严重的话会产生死亡的问题。要想正确地开展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就需要充分掌握病虫害的主要特点,按照实际情况选择药物,如此才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在园林绿化种植的时候,蛾类以及甲虫类这些都是食叶的害虫,至于蚜虫以及螨虫这些都是吸汁的害虫,这种害虫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这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防治方法,一般情况下生物防治主要就是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这样的形式,物理防治就是借助光、电和器械这样的方法来除虫,化学防治指的就是借助农业、农药这些方法来进行防治。现阶段,选择最多的就是生物防治,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防止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3.3整形修剪
想要最大程度呈现出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必须在专业技术的配合下,经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保证植被的整齐与统一。在后期养护过程中,对苗木树形管理重视程度需要不断增强。修剪时,需要结合树木生长情况和设计师设计理念,针对植被的独特性,采取适宜的修剪方式,休眠季节中的绿化植物最适合修剪。整形修剪的目的主要有2个:一是为了使植被的呈现方式能够符合园林绿化的整体理念;二是为植被的后期成长提供稳定健康的环境,促进植被良性生长。但是,对于那些先开花、后出叶的植物,例如,紫荆、玉兰等,一般在夏秋过度季节中生长,所以,在休眠季节,应减少对其枝叶的修剪,当其开花后,再对其进行整形修剪,尊重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对于多数阔叶林树种,可以忽略植物的休眠和开花期,在一年四季的任何季节对植被进行修剪。
4结语
园林工程施工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改善城市人民的生活环境,园林工程建设包括较多的施工技术以及建筑艺术。所以需要先准备好施工方案,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以及合作,促进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发展,这样可以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曹丽娜.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树成活率的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9).
[2]刘传美.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论文作者:周春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植被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生长论文; 较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