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文化视野下新农村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周夏莹

基于乡土文化视野下新农村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周夏莹

诚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在我国十八大期间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发展的新指针,推动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然而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资源也相对缺乏,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为此,我们必须要跳出对乡村建设原有的框架和模式,不断对乡村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凸显出乡村本土优势和特色,将乡土文化融入农村建设中,使乡村景观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确保在改善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乡村本土特色。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乡土文化;设计研究

一、前言

新农村景观建设属于美丽中国的范畴,对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要遵循“绿色、人文、集约”的原则,把乡村的实际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得新农村景观设计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的“城市化”,乡村进步逐步丧失了乡村景观文化,因此我们必须要合理的规划新农村景观建设,在乡村资源经济化的前提下,保护乡村原有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二、新农村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层面。通过将新农村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对区域环境和人文底蕴不断完善,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特有的的地理优势,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利用,进而打造成凸显区域特色的乡村景观环境,同时要不断增强居民对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保护意识,将景观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效整合,这不仅会提高农村景观效果,还极大的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社会层面。对新农村进行规划设计,首先需要对本土原有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整合,不断提高农村产业规模,使得各类农作物更加丰盛,确保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也推动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三、新农村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1)整体综合。对新农村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单一方面,因为美丽乡村是由多个元素共同组成的。在规划设计的前期就需要从全局出发,对农村各个景观要素进行整合,并不断优化,使得这些景观更好的与乡村自然文化相融合。新农村的建设既要达到视觉上的效果,又需要实现乡村内在的宜居,在规划设计时,充分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景观结构,加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营造兼具乡土文化特色的新农村景观,充分展露现代乡村的生态美、人文美、历史美。

(2)生态保护。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能随心所欲构建,需要对景观规划进行整合,农村环境与乡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乡村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变化都会对乡村原有的环境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保护人与自然、自然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得乡村景观设计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

(3)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与城市相比,农村由于受到人口、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只看重对粗放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而导致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等现象频繁出现,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多样性,更是对乡村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的 伤害。因此,在对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必须充分尊重大自然,规范乡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新农村景观设计方法

(1)结合乡村肌理,构造聚落景观。村落是农村居民聚居的最主要方式,并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沉淀,慢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聚落形态,这样的形态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然是自然肌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规划时,只有对乡村的自然肌理进行合理规划,构造聚落式景观格局,才能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保证景观与居住环境相契合,确保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到影响。

(2)结合乡村地域特色,创造魅力特色景观。在现代新农村中,传统文化和乡土人情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对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也需要凸显出当地的农村特色文化,并对当地的乡土元素进行充分利用,如:乡村特有的建筑风格、乡村习俗、乡土植物等等,在对景观设计时将这些元素充分融入其中,使之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彰显出乡村景观的独特性和价值。

(3)在整体布局立意上,尊重自然。在景观的设计中,通过人工措施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方法是多样的,这些措施均是增加绿化量,促进自然生态群落的形成,例如在“岭南造园”项目中,其充分结合生态学的理念,遵循动植物生态群落演替的规律,保护生态资源,修复自然肌理,尤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充分考虑地处岭南的地域特征和气候条件;根据当地的实际地理现状,进行整体规划,强调生态优先,营造绿色生态景观。

(4)在设计内容上,在结合打造独具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规划场地的活动内容及主题。例如“碧湖小城镇综合整治EPC项目”项目,设计理念以碧湖镇现阶段情况为基础,综合碧湖镇的历史文化,在设计时分别从“智造新城、幸福碧湖、诗画西乡”这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产业兴城,提取燕京啤酒和传统文化技艺等;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特别是缺失的耕读文化;弘扬现存的通济堰文化、处州古建筑技艺等,在保护传统村庄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环境资源,打造一幅人口集聚、市井繁荣、农贸兴旺的画卷。充分将当地的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整个村庄成为一个宜人的生态走廊,在碧湖镇的景观建设中合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碧湖的旅游与都市休闲产业,通过对碧湖现阶段景观增加及改造,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给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并在设计中将健康休闲生活文化融入设计的细节中,使居民能真正享受到健康休闲生活的乐趣,通过结合当地通济堰、农耕文化、水利文化,将碧湖之前消逝的文化历史与该地区居住文化在景观中重现,再现碧湖“上市鱼虾贱,堆盘橘柚香。遥知碧湖畔,晚市暗戎戎”这幅人口集聚、市井繁荣、农贸兴旺的画卷。

五、结束语

通过对新农村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进行简单阐述,让人们了解关于美丽乡村 景观设计的合理方法,即要构造聚落景观和结合乡村地域特色,创造农村特色景观,从而实现农村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新农村景观设计全面和谐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在景观设计上缺乏新意,且撇弃了农村特有的文化底蕴,造成了地方特色逐步消退,出现文化断层现象,所以新农村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互动环境的营造,注重民俗历史场地的设计,注重当地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刘松茯.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朱淳,张力.景观建筑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2.

[3] 周泽阳.莱州市王家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探析[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

论文作者:周夏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基于乡土文化视野下新农村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周夏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