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36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护理的临床实践应用过程及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吸入性肺炎患儿112例吸入性肺炎新生儿,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6例。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之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患儿Apgar评分为(8.7±2.3)分,其中在X线征象消失时间(3.6±0.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9±0.7)d、住院时间(11.7±2.9)d等等指标上均要优于对照组(5.5±1.8)分、(6.8±1.2)d、(6.6±1.0)d、(17.8±3.8)d,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缓解新生患儿的吸入性肺炎症状,可改善患儿的肺部感染情况、加速患儿康复。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对比分析;新生患儿
吸入性肺炎病症在新生儿群体中非常常见,它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产程过长,导致婴儿在生产中吸入羊水,引发吸入性肺炎。考虑到新生儿免疫力偏低,所以某些婴儿可能会因为吸入大量羊水而发生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传统临床会直接针对患儿肺部通气功能障碍进行改善,但并没有任何科学化、系统化的有效护理干预模式。于是,循证护理模式就应运而生,它主要针对患儿病症给出详尽分析,并提出相匹配的护理措施。本文探究了循证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技术流程与应用效果。我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吸入性肺炎患儿112例,研究报告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础数据
选取我院从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12例吸入性肺炎新生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n=56)以及观察组(n=56)。对照组中男婴30例,女婴26例,其中足月婴儿43例,早产婴儿13例;出生时间平均值控制在(6.9±1.0)h;观察组男婴33例,女婴23例,足月婴儿40例,早产婴儿16例,出生时间平均值控制在(7.0±0.8)h,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具备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日常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患儿呼吸道的清理、机械呼吸辅助支持、皮肤管理以及每日静脉药物注射等等。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强化基础护理部分,定期为患儿病房消毒,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在护理人员保证自身手部洁净无菌的基础之上再加强对患儿皮肤、口腔、脐部与臀部的卫生护理。如果发现患儿发热要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措施,降低患儿的呕吐频率与哭闹次数,保证每天早晚两次对患儿进行抚触护理,每次20min。
其次,针对两组内的早产儿部分要迎合其消化能力较弱的特点进行合理喂养。但在喂养过程中还应考虑优先母乳喂养,少量多餐,如果患儿存在吞咽困难症状需要辅以静脉营养支持。
第三,要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以雾化吸入治疗辅助他们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同时要解决患儿的缺氧问题,例如鼻导管、头罩、箱内以及持续正压通气无创正压吸氧都是比较有效的吸氧辅助方式。在辅助幼儿吸氧过程中应及时调整氧浓度和变换患儿的吸氧方式,避免出现氧中毒。
第四,要做好针对患儿的并发症监测护理。当发现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状况时,例如患儿呕吐泡沫状分泌物,需要采用食管闭锁病症处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护工作;如果呕吐物为血性胃内容物,则需要结合消化道出血问题进行护理;如果呕吐物为胆汁,则需要诊察患儿的消化道系统并加以医疗保护措施。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X线征象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肺部感染以及窒息情况等等指标。以新生儿窒息指标为例,如结合Apgar进行评分,满分标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新生儿越健康,如果是0~3分表示新生儿存在重度窒息、4~7分表示新生儿存在轻度窒息、8~10分表示新生儿处于健康状态,无窒息情况。同时配合新生儿肺部感染情况再进行肺部感染CPIS评分,该标准满分12分,分数从低到高代表患儿感染程度的逐渐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院在此次对比调查中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处理中使用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都以均数±标准差(x±s)予以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运用到2检验,统计过程中(P<0.05)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根据两组患儿的X线征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窒息情况等等多方面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新生患儿的肺部啰音、X线征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数据情况对比
2.2两组患儿的CPIS评分对比
再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两组患儿进行肺部感染CPIS评分对比,以循证护理模式前的两组患儿肺部感染CPIS评分进行对比,两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3~5d后对比数据发现观察组的CPIS评分为(5.9±1.3)和(4.8±1.2)分,相比于对照组的(7.2±2.2)、(7.0±1.5)分均表现偏低,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儿CPIS评分比较
3讨论
新生儿患上吸入性肺炎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情况,它会引发肺部感染、肺部通气功能障碍等等症状直接导致患儿死亡,不可忽视。如果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对患儿的基础性护理作用与针对性并不到位,特别是容易忽略吸入性肺炎的某些病情细节,造成误诊。而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则可有效弥补这一点缺陷问题,结合对每一例患儿的病情发展详细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所以综上所述,目前医院可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针对吸入性肺炎患儿展开临床护理和症状治疗,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部感染情况,获得最佳治疗效果[2]。
参考文献
[1]王薇,李朝煜,张敏,等.关注实践过程的循证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8(3):428-432.
[2]王艺诺,闫萍.循证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9):183,181.
论文作者:陈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患儿论文; 肺部论文; 新生儿论文; 两组论文; 性肺炎论文; 模式论文; 时间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