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意蕴与价值*
马和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芜湖 241003)
摘 要: 共享发展理念内含了既密不可分又相互区别的三个维度,即共享、共享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有分享之意,在阶级社会里,与谁共享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共享发展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内含了共享的具体指向和对象;共享发展理念在新的发展理念中具有统揽性、指向性和落脚点的地位。同时,共享发展理念有着丰富的时代价值: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保障;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指南。
关键词: 共享;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21这表明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它彰显了这一发展理念所具有的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前瞻性。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意蕴
(一) 共享和共享发展
共享,有分享之意,分享的对象一般具有正价值,也就是说,分享的对象大多能给分享者带来正面效应。在阶级社会里,与谁共享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因为无论生产力怎样发达,社会财富怎样丰富,统治阶级都不可能与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广大劳动人民共享。当然,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原始社会,共享几乎是社会的一种普遍原则,但这种共享并不具有先进性,而是基于客观条件的无奈选择。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共享才有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从而才有了现实性。
共享发展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内含了共享的具体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享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共享发展是指人民共享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成果,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发展成果,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它是人在现代社会的整体性提升。
其次,共享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它既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它也是生产力发展成果的获得者。故而,人民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也就成了共享发展的题中之意。
共享发展是否具有现实性,其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但是,在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却又没有达到“按需分配”条件的情况之下,共享发展的现实性往往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性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资产阶级所有,这就决定了其分配制度不可能实现共享发展,因为资产阶级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绝对占有,从而无偿占有了工人的剩余价值,这也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秘密。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可能为共享发展创造条件,反而由于其制度特性,使其成为了共享发展的对立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因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的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1]9民生短板不仅会削弱人民群众对于改革开放成就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降低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度,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实现共享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立党宗旨,也是党的立足之本,所以,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广大劳动人民,对由自身创造的成果享有共享的权利,便具有了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但共享发展不是自发实现的,它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将共享发展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现实逻辑。因此,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 共享发展理念
“随着一、二级手术的越来越成熟开展和下沉,未来中心日间手术的发展方向一定在疑难手术的简化和更疑难手术技术的开拓和创新上。”
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它关系到发展所具有的社会性质和价值指向。
由此可见,“习近平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强调‘必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他还把‘共享’上升到社会制度的本质的高度”[8]。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走出一条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道路。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问题,而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又必须立足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随着外部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而且,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事实证明,党在每个时代的发展理念都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科学而全面的发展加以解决,而其指导理念必须是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创新性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经典表达,又是中国传统共享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之下,‘人’始终处于核心的位置,并处处彰显着人本精神的光辉。共享发展理念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不仅强调‘人’的实践主体地位,同时也明确了‘人’的价值主体地位。”[4]共享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共享思想。先秦时期,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荀子的“天下之人有所共予”,都蕴含着丰富的共享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的财富共享思想更是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内涵[5]。中国传统共享思想为当代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思想渊源,使共享发展理念更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共享发展理念不是绝对平均观念,也与坐享其成观念格格不入。绝对平均观念只存在于幻想中而不具有现实性,坐享其成观念则是私有制的产物,其本质是剥削思想。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可行性。共享发展理念内含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即人民是发展的主体,意味着人民必须发挥主动性,在共建中为共享创造条件;发展是主体的发展,意味着人民必须获得发展成果,在共享中提升共建的能力和动力。
共享发展理念还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向世界提出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也是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自然延伸和逻辑必然。共享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共建、共享和共赢。当今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人类只有在共建中才能实现共享、共赢,也只有在共享、共赢中才能推进共建。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
(一) 共享发展理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保障
临床采用四季青100克、蒲公英100克,用于畜禽呼吸道、肠道感染和混合感染所专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痰、止咳止喘、止嗽祛痰、抗菌消炎等多重功效,有效率高达99.88%。采用四季青80克、蒲公英60克、金银藤40克,加3~5倍量水浸泡2~3小时,第一次加热沸腾30分钟,第二次加水500毫升加热沸腾30分钟,药渣压榨并与两次上清液合并,浓缩至500毫升,治疗用量每250毫升兑水200千克,每日1次,连用5日,用于畜禽急性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热毒症、败血症、风热感冒疾病、混合感染及高热不退的治疗,临床有效率高达99.82%,预防量减半,连用3日。
然而,“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2]582。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仅从制度上根本消灭了资产阶级,也为全体人民的共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对共享发展理念的最好践行。改革开放之初,党提出了小康之家、小康水平的发展目标。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于2000年我国发展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摆脱了生活穷困的物质匮乏时代,人民生活水平进入了比较富裕阶段。但这种小康是不全面、低水平、不平衡的小康,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共享发展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最佳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致力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力精准扶贫,补足民生短板……,这一系列举措和努力,正是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践行。
(二) 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指向。然而,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否则,“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6]538。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7]225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一时间,原本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那些得政策之先的人和地区迅速摆脱了贫困,先富了起来。
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发展理念具有统揽性、指向性和落脚点的重要地位。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共享发展已然实现或者即将实现,而是指其为现实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习近平指出:“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3]
不过,“先富起来”只是起点,关键的落脚点还在于全体人民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因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但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如何带动和帮助那些尚未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呢?这并非是道德责任和美好期望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相关制度和法律来规范和保障。改革开放初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尽管这一分配原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但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也已经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成“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3。
3.4 增加文化经费投入。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资金支持,做好各项乡镇文化建设的项目申请建设、人员使用等方面的统一规划。财政部门要加大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投入,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事业,培育乡镇文化人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其包括罪过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种因素。其中,行为人的罪过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要素,是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正确认定犯罪的主观方面,既有利于准确地定罪,也有利于合理地量刑。基于此,有必要对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相关联的渎职犯罪的主观方面问题作详细分析。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争议通常集中于罪过。本文仅对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相关联的渎职犯罪的罪过形式进行分析,而不涉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鉴于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与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主观罪过并不完全相同,以下对此分别进行论述。
(三) 共享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指南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明多样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命运共同体中,国际社会如何交往,各国人民如何相处,不仅考验着当今人类的智慧,更关涉到人类的未来走向。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崇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
三是政府应引导国产钾肥与境外开发资源由竞争走向竞合,构建协调统一的境外预警机制。国内外统筹规划已经成为重新布局中国钾盐战略的切入点,在国内产能提升、境外资源即将释放之时,国内外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制订合理的“游戏规则”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境外开发企业取得的共识,境外钾盐企业与国内企业应当“从竞争走向竞合”,实现资源开发与市场渠道的合作共享。此外,“走出去”的企业应建立彼此的互信关系,协调统一地构建境外舆情监测机制,提升危机公关意识和应对能力,化解政治、环保、人文、地域矛盾。
共享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指南,理由如下。
首先,我们与世界同在。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伟大目标,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人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中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已经具备了为世界人民的繁荣和富强做出更大贡献的能力。作为“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9],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联系在一起,希望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走出一条共同发展的和平之路。
其次,共建才会共享、共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15。同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需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努力。
总之,中国当代都市电影对都市背景下人们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表现,由此,这些影片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表征。
The paper by Libertino et al is important for readers to appreciate how to identify those patients that are likely to have a good response to revasculariz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强金砖国家团结,推进中非合作,坚持“亲、诚、惠、容”理念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所有这些举措,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了坚实步伐,夯实了坚实基础,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享发展理念由国家治理延伸至全球治理的逻辑必然,也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理念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的逻辑必然。
在对该菌实施药敏试验后,可以看出该菌对先锋霉素和培氟沙星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对卡那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表现出中度敏感性。而对青霉素和链霉素等药物表现出不敏感状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EB/OL].(2016-01-01)[2019-02-26].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1-01/7697573.shtml.
[4] 侯耀文,周玉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J].改革与战略,2017(4):13-16.
[5] 卢先明.财富共享: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内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137-140.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李纪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发展的重要论述[EB/OL].(2016-08-04)[2019-02-27].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804/c376186-28610221.html.
[9]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03-27)[2019-03-02].http://cpc.people.com.cn/n/2014/0329/c64094-24770826.html.
Implication and Value of Shared Development Concept
MA Heping
(Dep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u 241003,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contains three dimensions which are inseparable and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namely, sharing, shared development and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Sharing has the meaning of sharing, in class society, with whom to share has a distinct class nature. Shared develop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practicality, and connotation of the specific direction and object of sharing. Shared development concept has the status of dominance, direction and foothold in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has rich value of the times: it is the theoretical guarante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and it is the practical guide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Key words :sharing; development concept;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33X( 2019) 06-0001-04
DOI: 10.3969/j.issn.2095-333X.2019.06.001
收稿日期: 2019-03-19;修订日期: 2019-04-16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8ZD054);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大项目(2017jyxm0635);2018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 马和平(1970-),男,安徽南陵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刘晓春 实习编辑:赵 宁)
标签:共享论文; 发展理念论文; 党的十九大论文;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