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 河北丰宁 068350)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4例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改善程度。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心理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36-02
慢性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约占便秘的45.5%[1]。便秘使患者出现身体的不舒适,也容易引起痔疮等并发症,还会影响患者的心情,表现出各种心理障碍,以焦虑和抑郁最为突出。负性心理情绪也会加重患者的便秘症状,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手术、穴位等方面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实施细致护理也很重要,本研究对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旨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症状和提高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符合罗马Ⅲ标准[2],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40.25±7.5)岁,病程9个月~12年;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1.38士7.2)岁。病程8个月~14年。入组患者依从性良好,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结肠、直肠、肛门器质性病变,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心理障碍及药物性因素所致便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增加心理干预措施。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入院时收集到的主客观资料,仔细分析,查找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查阅文献,由科室质控小组讨论后制定出具体的干预措施,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评价总结,随时调整干预措施。主要心理干预措施有:(1)态度和蔼,与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护士在工作中要正确运用护士礼仪,说话要柔和,注意语气、语调,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不夸大病情,也不缩小病情,要正确与患者沟通病情,使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护士提供护理服务时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多为患者着想,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自觉向护士倾诉病情,利于护士掌握更多的疾病信息,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2)加强患者的认知干预。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宣教,给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护理、诱因、病因和预防等方面,尤其要重点介绍治疗的新方法、新进展和成功治疗的病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评估,找出引起疾病的原因和诱因,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使之获得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并对以前错误认知有所改正,积极配合治疗。(3)加强情志干预,维持情志平衡。护士在开展宣教的同时要疏导安慰患者,并告知该类疾
病是功能性疾病,各种情绪障碍均可加重胃肠功能的紊乱[3],使患者了解便秘与心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使其不至于因便秘的不适而过度焦急、暴躁,或长期便秘而抑郁,要鼓励患者积极放松心情,可采取听音乐、练习书法等以平静患者的心情,去除焦躁、郁闷、烦闷等负性情绪,坦然面对疾病。便秘虽然难治,使生活变得麻烦不舒适,也要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去面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3 评价标准
在患者入院后和干预2W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评[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干预前后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们精神心理因素的原因和社会、工作压力的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在逐渐增多,我国发病率在10~15%,且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呈年轻化趋势[5]。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且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精神紧张等神经症状,程度与便秘症状成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评价和分析,积极查找引起或加重疾病的原因,采取相关措施给予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方法,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支持和帮助,利于接受各种诊疗护理操作的接受和完成,同时对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和情志干预,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调整自身情绪的能力,建立起正常平和的心态。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聂玉强,李瑜元.罗马Ⅱ功能性胃肠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28(4):147-150.
[2]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2):761-765.
[3]张淑霞,张摇卫,方秋菊.慢传输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114-115.
[4]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
[5]魏艳静,卞红磊,赵发.便秘的国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疾病控制杂志,2004,8(5):449.
[6]张襄郧,秦丽娟.莫沙必利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65-67.
论文作者:刘爽,马会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论文; 焦虑论文; 疾病论文; 护士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