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五经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学论文,五经述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正确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从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著作开始。《诗》、《书》、《易》、《礼》、《春秋》是现存的先秦儒家创立时期的五部经典,也是后来儒家学说演进的源头。本文对作为中国儒学之源的这五部著作,分别作了乌览式的述评,并对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儒学五经是《诗》、《易》、《书》、《礼》、《春秋》五部儒家典籍的简称。原为“六经”,因《乐》佚故又称“五经”。“六经”的名称首见于《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意即六经在孔子出生之前就有了。说孔子删定六经的是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孔子删诗书,修礼乐,作易春秋”。《孔子世家》也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对于六经的价值,《滑稽列传》说的很清楚:“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依我所见,五经之学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的核心。故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先晓儒家之学;而欲通儒学则必先修五经之书。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具备了正确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而这正是本文写作的用意。
一、达意之《诗》
《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汉代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又称《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故称“诗三百”,约成书于春秋中叶。据《左传·哀公二十九年》载:周景王元年吴季札到鲁国观乐,乐工们为他演唱周乐,分类名目与先后次第与今本《诗经》差不多,这年孔子8岁。可见孔子出世时已有一部篇数与编排方法与今本《诗经》大致相同的集子了。最先说孔子删《诗》的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语鲁太师,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为权威之作,历代学者大都崇信依附此说。
《诗》的作品都是合乐的唱词,“诗三百”的最初编集者可能是周乐宫的太师。据《礼记·王制》载,西周王朝“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诗歌要配乐,只有太师懂乐律,可将这些形式不同字句声韵不一的诗,调整韵脚句式,易土语为雅言使之成为整齐划一的诗篇。《诗》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载15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鲁商有诗40篇。
《诗》的编纂基本上是依地区划分以地名为标志的。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的意思,15国风指15个地区的曲调。周南11篇与召南14篇出于周王畿的南方即今江汉一带;邶风、风和卫风39篇出于卫国即今河南北与河北南部;王风10篇出于东周王畿即今洛阳一带;郑风21篇出于今河南中部;齐风11篇出于今山东中部;魏风7篇出于今山西西南;唐风12篇出于今山西中部;秦风10篇出于今陕西中部;陈风10篇出于今安徽北及河南东南;桧风4篇出于今河南密县;曹风4篇出于今山东西南;豳风7篇出于今陕西县一带。
雅是西周王畿境内的正乐。周人尊夏,雅夏古字相通,《墨子·天志下》引《诗·大雅》即称《大夏》,《国语·楚语》引小雅称《周诗》。大雅小雅之分和后世大曲小曲相类。《大雅》31篇时代较早,《小雅》74篇时代较晚。《小雅》有6篇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这可能是笙诗曲词无词,也可能失传了。大小雅都以10篇为一组,以每组首篇题名。内容反映的是周人部族的起源与创业的神话传说,以及武王伐纣与周公东征的史实。
颂是祭祀鬼神的祭乐和赞美功德的颂歌。《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周颂》31篇最早全是西周作品;《鲁颂》4篇是前7世纪鲁国的作品;《商颂》5篇是前7-8世纪宋国的作品。
《诗》的语言和词汇的运用非常丰富。其中植物名词有160多种,鸟兽虫鱼也有100多种。动词和形容词也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复合词,如光明、朋友、饮食等。另外大量运用了比与兴的手法。比是譬喻和比拟。用“柔荑”比手、用“玉”比人是明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用贤治国是隐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是一首诗的开端。有时与正文有关有时无关,只是借眼前景物发端,从情调上或者韵脚上引出下文。在结构形式上多用四言句,出现的重章叠句,有的表示事物进展有的只是为换韵,以便重复歌唱增加抒情效果。
在周代学诗对于贵族有实用目的。当时除典礼,讽谏等要用诗外,还用诗来美化言语借诗喻志。孔子强调学习“诗三百”,“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以后的儒家都讽诵弦歌诗经,谈道说理常引诗为证。因此诗学在儒家传习不断,到战国时“诗三百”便列为经典之一。汉时有鲁齐韩毛四家传授《诗经》。鲁人申培所传诗学号为鲁诗,齐人辕固所传为齐诗,燕人韩婴所传为韩诗。毛诗之学稍后出现,相传为鲁人毛亨所传,因赵人毛苌而显。前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后逐渐衰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辑注较备。毛诗为古文诗学,魏晋后独传通行。《诗经》较好的注本有:西汉毛享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的《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今人有余冠英的《诗经选》等。
二、神化之《易》
《易》因在周代编成又称《周易》。对于《易》的作者,《汉书·艺文志》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伏羲画八卦,根据是《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始作八卦”;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64卦和卦爻辞)和孔子作《易传》,根据是《史记》。《周本纪》说“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64卦”。《报任少卿书》也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朱熹在《周易本义》也维护史迁的说法:“周易自伏羲画卦,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谓之《经》。《经》分上下两篇。孔子作《十翼》谓之《传》。”
今传本《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即64卦,分作上下两篇,上篇34卦,下篇30卦。传的部分是解释64卦的,有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7种共10篇。易经的64卦爻是用“—”(阳性)和“——”(阴性)两个基本符号组成的。编纂方式是以6个符号为一组排列,就可出现64种不同的组合,每一组叫做一卦,一卦之内的6个符号自下向上排列,叫作六爻,一共384爻。任何卦中只要有一个爻发生变化,就变成了另一个卦。64卦的内容主要是卦辞和爻辞,即经过整理加工的占卜记录。在卦爻辞中,“—”和“——”两个符号分别以九和六两个数字为代表。第一爻为“—”称作初九,为“——”则称为初六;第二爻称九二或六二;第三爻称九三或六三,以此类推,第六爻则称上九或上六。六个爻分成三部分,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上爻为天。三部分统称为“三才”。天之道说阴阳,地之道说柔刚,人之道说仁义。六个爻的性质为:初刚、二柔、三仁、四义、五阳、上阴。初爻为本上爻为末。二三四五为四个中爻,其中二、四皆阴位,三、五皆阳位。六个爻又可分成两个三爻卦,初、二、三爻为贞卦或内卦,四、五、上爻为悔卦或外卦。阳爻阳位或阴爻阴位称“得正”或“得位”,阳爻阴位或阴爻阳位称为“不正”或“失位”。
64卦的编纂有两条原则:一是“二二相耦”。即把64卦两两相对的排列在一起;二是“非复即变”。所谓“复”是将一卦的6个爻的次序倒置过来读,形成正相反对的另一卦。如屯卦与蒙卦,需卦与讼卦等。64个卦中有56个卦是用复的方法编在一起的,共形成28组符号。所谓“变”是将某一卦6个爻的符号“—”和“——”互相变换,也可以形成两两相对的组合。64卦中有8卦是用变的方法编在一起的,即乾卦与坤卦,颐卦与大过卦,坎卦和离卦,中孚卦和小过卦。
64卦的卦名是为了便于称引,而从卦辞和爻辞中取一至二字以作标识,用以占筮吉凶,具有象征的意义。约定俗成固定下来后就是所谓的卦象。如乾象天,坤象地,坎象水,离象水,震象雷,巽象风,艮象山,兑象泽。卦象对吉凶解释的根据是:是否交感和变化。所谓“吉”是卦的上下两个事物具有交感性质。如泰卦,地在上天在下,天地错位。地属阴,阴气下降,天属阳,阳气上升,必然引起上下交感作用发生易位变化,所以“吉”。否卦,天在上地在下,就不会发生换位的交感作用,没有变化发展所以不“吉”。
《周易》的另一部分是《易传》,包括《彖》、《象》、《系辞》各有上下两篇,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一共7种10篇,汉以后称为《十翼》。《彖》和《象》是根据卦象爻位解释卦爻辞的,《象》的体例编撰的较为系统,每一卦都是:卦象+卦名+卦义。如屯卦《象》辞为:“云雷(卦象)。屯(卦名)。君子以经纶(卦义)”。蒙卦《象》辞为:“山下出泉(卦象)。蒙(卦名)。君子以果行育德(卦义)”。《文言》采众人之说专门解释乾坤两卦,没有独立成篇,加“文言曰”字样附在有关卦爻辞之后。《系辞》更是杂缀成篇,内容有总论《周易》全书的,有专论乾坤两卦的,有杂论各卦爻辞的,也有专门解释术语的。《说卦》前半部分讲八卦方位,后半部是对卦象的各种解释的汇编。《序卦》讲64卦的次序。《杂卦》杂述卦义的歌诀,并作文字训诂。
汉初最有名的经学大师是田何,田何传丁宽,丁宽传田王孙,田王孙传施仇、孟喜、梁丘贺称为施孟梁丘之学,是当时讲易的权威,他们把经传分开来讲。另一派焦延寿、京房和费直用传解经,把经传结合起来讲。至后汉时费直之学流行,著名学者有荀爽、郑玄和虞翻等人。汉代经学的特点,一是注重象数,二是讲究互体。“象”指现象和符号;“互体”是一卦之中又含二卦,非常繁琐。三国王弼用老子学说解释周易尽扫象数,是易学史上的重大变革。他的《周易注》简单明了十分流行。唐人李鼎祚著《周易集解》反对王弼易学。宋代讲易的名人有张载、邵雍、程颐、朱熹等,朱子的《周易本义》在易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的易学名著有,焦循的《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惠栋的《易汉学》、《周易述》,张惠言的《周易虞氏义》,孙星衍的《周易集解》,姚配中的《周易姚氏学》。辛亥后尚秉和著有《周易尚氏学》自成一家之言。之后,闻一多的《周易义证类纂》开辟了用古文字解易的新方向。这方面的成果有于省吾用甲骨金文解易的《周易新证》,李镜池的《周易筮辞考》等。当代最有成就的易学者可算高亨,他的《周易古经通说》、《周易大传今注》为世人瞩目。
三、道事之《书》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件汇编,秦以前称《书》。《尚书》一名起于西汉,“尚”古通“上”,因言上古以来之书故称《尚书》。因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经》。《尚书》记事始于“尧典”终于“秦誓”,其时代上自唐尧下至春秋初年。体例主要有典、谟、诰、训、誓、命六种,相当于后世的诏令奏议,用通行雅言记录。
《尚书》为古代相传之史料,孔子曾以其教弟子,故汉学者认为由孔子编订,且选100篇作定本。《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记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汉书·艺文志》载:“《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正义引《尚书纬》说:“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3240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但有些篇成于战国不可能在孔子时编入。可见《尚书》既不是成于一时,也非出于一人之手,而是长期汇集流传后到春秋战国才最后定型成书的。
《尚书》有《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之分。《今文尚书》29篇,分为《虞夏书》,《商书》、《周书》三个部分。《虞夏书》大约是周初史官所写,追述虞夏时的事迹。《商书》有一部分可能是商代的文件,如《盘庚》篇是盘庚时代的。《周书》大部分是周人所写,其中记述了周公旦的言论。《今文尚书》有28篇为秦伏生所传。据《史记儒林传》载:“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29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说:“云29篇者盖《秦誓》后得,后人忘其本原,轻改《史记》八字为九字,必非史迁原文”。28篇是用当时汉隶抄录的,所以叫《今文尚书》。第29篇《秦誓》为后人增益。据王充《论衡正论》载:“至孝宣帝时,河内女子老发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而尚书29篇始定矣”。这部书在汉代传人有欧阳和大小夏侯三家,均列于学宫,内容比较可靠。
《古文尚书》出于汉武帝末年。武弟之弟鲁恭王刘馀扩充余王宫,拆孔子宅,从孔壁中发现了一部用蝌蚪文写成的《尚书》。孔子第11世孙孔安国拿它与伏生传《今文尚书》比较,多出16篇连序一篇共46篇。整理后称为《尚书孔传》,因此书用纂体写成又称《古文尚书》。此书在王莽时始立于学宫,东汉逐渐盛行有郑玄本传世。《后汉书儒林传》说:“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郑玄把同于今文的29篇分为34篇,把逸书16篇分为24篇,共58篇46卷。多出的16篇因没人能看懂,一直藏在皇家藏书室内,东汉后这部书就散佚了。
至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又献上一部自称是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此书分29篇为33篇,16篇为25篇,加书序共59篇46卷。总篇数与郑本同篇目不同。唐孔颖达修《尚书正义》即用梅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唐宋后就形成了《今文尚书》27篇,《古文尚书》25篇的定局,遂流行至今。宋代吴作《书稗传》对梅本提出怀疑,理由是文字平易,易晓不象周秦文词。明梅作《尚书考异》从内容上考证其为伪作。清阎若璩用30年时间写成《古文尚书疏证》,列举128篇分集考辨。惠栋作《古文尚书考》作补充,说明梅赜本乃魏晋人伪造,于是梅本作伪之迹遂成定案。
现通行本《尚书》59篇中,剔除25篇伪作,加上书序共26篇。余下33篇中,《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合成一篇,《康王之诰》合于《顾命》便成28篇。这28篇是学术界一致公认较为可靠的材料。《虞书》2篇为《尧典》和《皋陶谟》;《夏书》2篇为《禹贡》和《甘誓》。但这四篇不可能是虞夏时的文献,可能是根据相传的材料在春秋战国时写的。《商书》5篇为:《汤誓》、《盘庚》、《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和《微子》。这几篇可能是商的后裔如宋国史官加工写的。《周书》19篇虽然若干篇存疑但大体上是在西周时写成的,篇目是:《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爽》、《复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尚书》最通行的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清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清刻本;清惠栋《古文尚书疏证》清刻本;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刻丛书集成本;清简朝亮《尚书集注述疏》清刻本;曾运乾《尚书正读》1964年中华书局版;牟庭《同文尚书》1981年齐鲁书社版。
四、节人之《礼》
十三经中载礼之书有三:《周礼》、《仪礼》、《礼记》,是谓“三礼”。“三礼”之名起于东汉末,郑玄并注此三书盛行于世,于是乃有“三礼”之称。皮锡瑞《三礼通论》说:“《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17篇之《仪礼》,专主《经》言则口《礼经》;合《记》而言则曰《礼记》。其后《礼记》之名为49篇之《记》所夺,乃以17篇之《礼经》别称《仪礼》,又以《周官经》为《周礼》,合称《三礼》”。三礼之书都是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文字记载编纂而成的书。
《周礼》是我国古代讲政治制度最早的一部书,为三礼之首。原称《周官》,相传周公旦作。《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左传文公十八年》说:“先君周公制周礼”。《史记》也说:“周公归在丰,作《周官》”。《国语·鲁语》载孔子说“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有周公之典在”。王莽新朝时,刘歆改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六篇。汉武帝时河间王得《周官》,因缺冬官,取《考工记》补之。天官冢宰居六官首,掌邦治,长官称太宰。六官适合天地四时之数,冢宰居首谓之“天官”。天官象天,周天360度,天官总摄360官,故曰象天。太宰的职责是:“惟王建国,办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象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天官掌邦治故又称“治官”。地官司徒为次,掌邦教又称“教官”。其长官曰大司徒,职责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人民之数,以佐王扶邦国”。可见土地人民皆大司徒所掌。徒,众也,司徒命名取意于教民,故侧重于教民。六官之三曰春官宗伯,率其属掌邦礼为礼官,以佐王和邦国。其长官曰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六官之四夏官司马,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故为政官,其长官曰大司马。六官之五秋官司寇,掌邦禁,以佐王平邦国故为刑官,其长官为大司寇。因冬官篇亡佚,汉以《考工记》补之。此本别为一书,故与《周礼》本书不同,专事百工之事。后人据此推之称冬官为司空,当工事,其长官为大司空,其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可见,明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仍存《周礼》官制之大纲。《周礼》注本有:唐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宋朱熹《语录》疏的最好,清孙诒让《周礼正义》,集先儒之长简赅便学,沈彤《周官禄田考》,王鸣盛《周礼军赋说》,虽未疏全书但自成一家言。《考工记》注本有:宋林希逸《鬳齐考工记解》,清戴震《考工记图》,程瑶田《考工创物小记》,阮元《车制图考》,郑珍《轮私笺》等。
《仪礼》为“三礼”之第二部,为古代之礼仪现代不复通行。西汉时称《仪礼》为礼经,在三礼中位置为最高。十三经列《周礼》为三礼之首,是东汉以后的次序,出于郑玄。郑氏注十三经崇《周礼》太过推为首位,后人崇郑玄太过,六朝唐人皆沿其言,故三礼遂以《周礼》为主。《仪礼》成书有个过程,数其士丧礼篇的丧服传成书最早。《礼记》杂记下篇说:“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其后,孔门弟子和后学陆续编撰各种礼典,《仪礼》各篇先后成书,具体成书年代无从考定了。《仪礼》的名称出自郑玄。《史记》称《仪礼》为“礼”或“士礼”。《儒林传》曰:“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生最。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汉书》也沿此称,《艺文志》曰:“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17篇”。及郑玄注《仪礼》17篇时,注《礼器》、《中庸》以“曲礼”、“威仪”为17篇之礼,乃加仪字于礼字之上,名此书为《仪礼》。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以周礼、礼记与仪礼并列为“三礼”,从而正式标以《仪礼》之名。《仪礼》有今古文之分。古文《仪礼》56篇,鲁恭王得于孔子壁中,比今文仪礼多39篇,因散佚又称“逸礼”。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又得逸礼一篇,合57篇。今文《仪礼》17篇,鲁高堂生所传。汉时《仪礼》有戴德、戴圣、刘向别录三个本子。因二戴本尊卑吉凶次第杂乱,郑玄作注用别录本,兼采今古文本,贾公彦为之疏,凡17卷。今传本采用的就是刘向别录本所定的次序,分8纲17篇。8纲为:冠婚丧祭乡射朝聘。17篇次序为:士冠礼,士婚礼,士相见礼;乡饮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仪礼》传自高堂生,宣帝之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但西汉传礼者有师援而无注释。及东汉马融注《丧服》经传不及全书。自唐郑玄始全注17篇,郑氏注前无所承,文实不繁,独为其难。其无郑注传世,《仪礼》17篇将无从索解了。
《礼记》者,礼之记也,以解释《仪礼》诸篇为主,汉儒加“记”前一“礼”字,是谓《礼记》。《礼记》有二。一为戴德所辑,称《大戴礼记》,凡85篇。一为戴圣所辑谓《小戴礼记》,凡49篇。十三经中存者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仅存北周卢辩所注的39篇。《汉书》礼类有“记”131篇但无二戴“礼记”。晋陈邵《周礼论序》说:“戴德删古礼204篇为85篇谓之大戴礼;圣删大戴礼为49篇是为小戴礼”。《隋书经籍志》也说:“汉初河间献王得仲尼弟子所记131篇。至刘向校经籍捡得130篇因第而叙之。又得《明堂阴阳记》等5训共214篇。戴德删其繁重合而记之为85篇,谓之大戴记。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46篇谓之小戴记”。今本《礼记》49篇为戴圣所传《小戴礼记》,郑玄注《礼记》曰为“70子后学所记也”,即汉学者从《汉志》所录之“记”131篇,《明堂阴阳》33篇,《王史氏》21篇,《乐记》21篇中选辑而成。因多采他书辑于众手,而编次零杂颇为难读,故《礼记》分类成为要事。郑玄门人因之作《礼记类钞》,魏徵亦有《类礼》,惜二书今皆亡佚。宋时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以“礼记”分隶“仪礼”篇章之次。吴澄《礼记纂言》亦更易次序各以类从。郑、梁二氏分类为最著名。郑玄分49篇为8类:通论类6篇,制度类5篇,明堂阴阳类2篇,丧服类12篇,子法类2篇,祭祀类4篇,吉事类7篇,乐记类1篇。梁启超《礼记解题》中分5类:通论礼意学术,解释仪礼的专篇,记孔子言行和孔门杂事,记古代制度礼节,记古代格言。《礼记》注本有:唐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为今存最古之注。宋陈浩《礼记集说》,朱熹《章句》,清陈乔俞樾《礼记郑读考》,朱杉《礼记训纂》,江永《礼记训义探言》等。
五、道义之《春秋》
《春秋》是鲁国史官编纂的鲁国国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上自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14年共12个鲁君242年的历史,后人因之将这一时期称为“春秋时代”。《春秋》共12篇,12公各记1篇。用鲁国纪元记各诸侯国事。主要内容有:各国间征战占40%,会盟和朝聘各占20%,婚丧祭祀占10%,还有10%专记灾异(包括日月蚀、星变、虫灾、地震、山崩、雨霜、雹冰、水旱、异鸟、陨石等)。《春秋》名称的由来,一是认为取“赏以春夏刑以秋冬”语,以示寓褒贬于其中之意,因为“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二是认为“春获麟而秋成书”名曰《春秋》。《公羊传春秋说》载:“哀公14年春,西狩获麟,作春秋,9月成书。以其书春作秋成,故曰《春秋》”。相传孔子删修《春秋》,其意在寓褒贬别善恶,因此微而显,志如晦,婉而成章。孔子传《春秋》于弟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篇,“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迄哀公14年,12公”。《春秋》载史实,一事一条,文自极为简略,最短的一条只有一个字,最长的约40余字,全书共17000字。各条间按年月日次序排列。汉代人讲春秋笔法为“属辞比事”。“属辞”指内容方面讲究文法修辞,如战争用“伐”,杀人用“弑”等都有考究不随意乱用。“比事”是按年排比史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后世儒家将《春秋》尊之为经,将传授者解释和补充称之为传。《春秋》有今古文之分,今文指《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各11篇,古文指《春秋左氏传》12篇。公羊、谷梁为解经之传,左氏为记事之传。皮锡瑞《春秋通论》说:“《春秋》有大义有微言,大义在诛乱臣贼子,微言在为后王立法。惟公羊兼传大义微言,谷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传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陈,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
《公羊传》11卷,子夏弟子公羊高撰。他口述《春秋》微言大义,四传至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公羊寿与其弟子胡毋子都最后著录成书,即今本《春秋公羊传》。《公羊传》专为解释《春秋》而写,逐字逐句地解释,以问答体逐层阐说大义。对于理解《春秋》字义,了解先秦名物和礼仪制度有一定价值。西汉时公羊学派盛行,后渐衰于世。注本有: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唐徐彦疏,编于十三经注疏中。清时有孔广森《公羊通义》,刘逢禄《公羊何乐诂笺》和《公羊何氏释例》,陈立《公羊义疏》等。《谷梁传》11卷,子夏弟子谷梁赤撰。西汉时由其后传弟子著录成书。《谷梁》亦专解《春秋》,起讫年代体例与《公羊》相近,但审慎质朴,是研究战国、秦汉儒家的重要资料。注本有:晋范宁《谷梁集解》,唐杨士勋《谷梁传疏》合编于十三经注疏中。清代有许桂林《谷梁释例》,柳兴宗《谷梁大义述》,钟文烝《谷梁补注》24卷等。近人廖平《谷梁古义疏》也可参考。
《左传》60卷,18万多字,鲁太史左丘明采各国史作。《左传》只叙史事不解《春秋》经义,但以《春秋》为纲,并仿照其体例,按鲁君隐、桓、庄、闵、僖、宣、成、襄、昭、定、哀、悼13公次序,记载了自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悼公14年(公元前454年)间的春秋史。其内容广采当时各国史书及口头历史传说,删繁就简裁编而成。不但反映了春秋时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各方面代表人物的活动,且保存了夏商周时期的部分史料。汉代许多著作如《史记》、《新序》和《说苑》等都曾以《左传》为据。但《左传》详于记事,略于制度的记述,即是一优点又不能不说是一缺憾。注本有: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自始以传附经。唐孔颖达《左传正义》,明曹宗儒《春秋左传叙事本末》,清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惠栋《左传补注》补“杜注”所遗,高士奇《左传记事本末》,焦循《左传补疏》,马肃《左传事纬》,章太炎《春秋左传读》等。
标签:史记论文; 儒家论文; 周易八卦论文; 诗经论文; 礼记论文; 孔子论文; 国学论文; 周礼论文; 古文尚书论文; 易经论文; 仪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