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探赜
白龑革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魏家地学校,甘肃 白银 730913)
摘 要: 初中生正处于由懵懂转变为成熟的过渡阶段,其身心发展的变化决定了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时教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并进行心理健康定位,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为基础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基于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同时生理特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若教师能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让学生的心理成长与生理成长协调发展,学生也就不会表现出精神紧张、心理焦虑以及过度神经质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要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施策略进行论述。
一、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能以科学、正确的方式消除负面情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诉求出发,解析常见的心理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当前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准备,因此进入到初中阶段之后,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极易产生厌学以及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进行自我调整,若缺乏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学生会将学习的压力通过其他途径排解,如沉迷网络、吸烟、饮酒等。这就使得部分初中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容易被坏人利用,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学生会产生生理上的变化,性机能不断成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以及爱慕。部分家长与学校忌讳传播此类知识,使得个别学生从书籍或者是网络获得一些不健康的知识,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三,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长辈的溺爱,这些学生在学校不愿接受教师以及学校的管制。第四,个别教师过分干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得学生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
那么教师“支架”能起到哪些作用?什么样的教师“支架”才更有效?影响教师“支架”起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并基于先前实证研究结果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教师要意识到强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在教育中强抓心理健康教育,并确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师在目标定位中应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生理特点为基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换句话说,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不断完善学生的情感、人格以及心理机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时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以及整体素质。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发展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保持心理健康。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教师、家长要共同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1.增强学校德育师资力量
为了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主动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更加自信。为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逐渐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的状态。此外,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初中生对复杂的社会不了解,也无法主动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要全面评价学生,耐心地给学生解答疑惑,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转变教学观念
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所有学校都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因此,学校要逐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德育师资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保证。还应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使各科教师树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自觉主动地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教师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有效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适当引导并劝诫学生。例如,班上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他从小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长大。因为缺乏母爱与父爱,这名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平时不喜欢与教师以及同学交流,不主动参加学习活动以及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不理想。为此,教师主动与该学生家长联系,并给其提出一些建议,让家长能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主动给孩子提供温馨的成长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求家长适当引导孩子,让其能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
4.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出血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关系 … …… 董蔚蔚,李新星,王文卿,等 219
各科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之一,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初中阶段,每个学科的心理教育元素都十分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要强化建设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7)重建项目的计算量巨大,占计算任务总耗时的90%以上。需要根据自己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后续分发的计算机台面配置、使用编辑软件情况,用Smart 3D对整区块作切块处理。即将一个大任务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任务,依次计算。这样做的目的有3个:一是控制内存使用量,防止内存溢出;二是避免在漫长的计算过程中因停电、死机、数据局部异常等因素造成数据整体损坏;三是便于下一步数据采编进行任务分发。
5.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是学校和家庭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正面引导学生。第一,教师与家长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健康体魄的塑造。第二,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方面找出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有效纠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第三,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给予家长充分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的指导,使家长构建积极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从而推动家校合作有效开展。
四、结束语
总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逐渐改变教育方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成为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与指引者,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邵云.刍议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5(36).
[2]曾天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2(04).
[3]朱红.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7(06).
[4]董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选择教学主题[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5).
[5]宋玉娜.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6]赵春晓.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研究[D].扬州大学,2016.
[7]黎文娟.经典电影材料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3).
中图分类号: G444;G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9)36-0099-02
作者简介: 白龑革(1969-),男,陕西榆林人,中教一级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标签:初中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目标定位论文; 实践论文;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魏家地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