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院校新形势下的信息服务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新形势下论文,院校论文,文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使学生培养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单一强调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发展为包括专业素质教育在内的全面素质教育。因此,必须对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调整。
1新时期文科院校的读者需求特点与馆藏特点
1.1读者需求特点
由于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使得文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教学、科研人员也因为对现代化技术的生疏,无法做到独立快速获取信息。而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仅仅是书目、文摘,更多的是需要原始文献,即图像、数据、事实信息和实物信息,也包括对存储、揭示与检索这些信息的工具、系统和非网络工具的需求。
1.2馆藏特点
文科院校图书馆的馆藏特点是以社科类图书、报刊资料为主要收藏内容,配合素质教育增加相应的基础性、普及性、知识性的相关文献。并且逐渐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表现为:文献载体多样化;文献信息数字化;文献阅读形象化;文献管理计算机化;文献信息交流网络化;文献服务高效化;文献资源存贮社会化。
2信息服务趋向
由于文科院校读者的特点和馆藏的特点,决定了图书馆要完成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必须处理好配合教学和补充知识的关系。将传统的查询服务、催书服务向现代化的服务模式转变,体现在主动的服务意识,丰富多样的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网上查询服务,动态服务等方面。
2.1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1)做好图书馆的基础建设。保障连续开放时间;提高图书馆的人员素质,时刻遵循“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宗旨,使读者在图书馆有一种亲切感。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对毕业生的复印、打印实行优惠政策。
(2)利用电子期刊进行定题服务、查新服务、引文服务。缩短加工周期,以批处理的方式,自动打印出每个课题的检索结果。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检索系统,可以提供篇名、关键词、全文三种方式的查新服务,形成查新报告。还可以直接查到引用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并生成引文报告。
(3)开办辅导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定期对读者(包括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辅导,尤其是对新生的培训;除了定期辅导,还要对特殊读者实行个别辅导。二者有机结合,消除读者的心理压力,尽快进入状态以便熟练查询。
(4)扩大开架范围,提供给读者尽可能多的阅览场地和查询用的计算机。开架范围由阅览室扩大到书库,扩大了阅览场地。同时,增加查询用的计算机,让读者能够快速便利地查询全文数据库的数据,通过多媒体光盘,丰富学习内容,完善素质教育。
(5)完善检索课,增加讲座,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秩序,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6)利用馆际互借服务,增强信息服务的力度。馆藏资源因为资金限制,无法完全满足读者需求,我院所在的高校区域,就由北方交通大学牵头为读者提供了光盘资源互借互用服务。
2.2丰富多样的馆藏
印刷型文献与非印刷型文献共同构成完整馆藏。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除了收藏与教学相匹配的参考书以外,多入藏一些文学名著、名人传记,使学生通过了解名人的奋斗历程、坎坷经历及他们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报刊杂志是一种极为丰富而未被充分利用的馆藏,要将报刊杂志的类型、目录、收藏年限以读者容易看懂、容易查询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为帮助图书馆的期刊从印刷型向电子型转变,使图书馆能在网络上对大量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电子期刊进行获取、流通、管理和存档,1997年6月16日,OCLC推出FirstSearch“电子联机资料库”服务,通过网络向图书馆界出版发行电子期刊。
2.3特色数据库建设
要想做好读者工作,必须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初期可以单机版、篇目式方式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特色数据库应向网络化、全文数据库发展。我馆的《青少年论文数据库》(现为单机版、题录式),为我院的毕业生论文写作、为青少年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便利的查询,并配有对应的剪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为了满足更广泛的需求,图书馆将升级软件、加大投入,向浏览器方式的全文数据库发展。
2.4网上查询服务
传统服务观点局限于必须读者到馆。而现代服务完全不受开馆时间限制,通过网络实现每日24小时查询。浏览器服务——校园网上查询、预约,INTERNET网上查询服务,用户可以用微机或终端通过局域网、INTERNET广域网获取各种文献或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是:(1)用户信息需求的社会化;(2)信息需求的综合化;(3)用户信息需求的集成化;(4)高效化。
2.5动态信息服务
(1)捕捉分析各类文化的新信息。及时掌握因时间变化的信息;积累开发不同阶段信息,随时将最新的信息成果提供给决策者、科研人员参考。
(2)激活静态信息。信息若不为人利用,则为僵死信息,没有任何价值,只有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为信息寻找最合适的读者,协助读者充分利用信息,引导读者走上信息之路,才能实现信息的价值。
(3)信息深加工。深加工信息是指信息经过拆分或重组后的新结构信息,可重复使用后,生成新价值。
(4)利用虚拟信息。虚拟信息就其内涵而言,它不是一个存储信息的独立实体,而是一个共享的“信息空间”,是靠众多个网上的文献数据库构成,并以读者为中心,提供十分方便的“信息空间”,充分利用CERNET上的资源和INTERNET网上的资源,使全球的信息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