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区位特征的经济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韶关论文,区位论文,特征论文,经济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29
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工业优势被并称为韶关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韶关在区位上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从地理位置上看,韶关位于广东、湖南和江西三省的交界处;从经济区域上看,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从其在广东省所处的位置上看,它是广东省的北大门,历史上曾经是中原地区向粤移民的中转点,而目前是广东和广阔的内陆地区经济往来的通道。那么这种区位上的特点在经济上有什么意义,能否将其转变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非常值得从理论上进行讨论。
一个经济区域由经济上具有较大的共性和相关性的城市和乡村构成,区域内相对发达地区成为这个区域的核心,其它地区的资金、技术、物质资源、劳动力等会逐步向这个地区集聚,同时由于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又会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即是所谓区域经济成长过程中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我国经济区划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不管采取哪一种,韶关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划分在区域的边缘:或者是中部欠发达地区的边缘,或者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边缘。而且正因如此,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便不得不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不断地接受极化效应的侵蚀,却从未蒙承扩散效应的恩泽。如果将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区(经济区划经常和行政区划重合),那么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是这个经济区的中心。与广州郊县不同,由于韶关位于这个经济区域的边缘,广州对韶关地区的辐射作用历来就比较小。目前正置两个世纪之交,我国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经济重心逐步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带转移,上海成为自80年代后期以来的新的经济热点,人才和资金流向已明显转向上海和以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过去广东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曾享有的种种优惠政策已变成了普惠政策,政策优势逐步失去。也就是说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经济优势在逐步丧失。韶关试图在原有的经济格局中得益于珠江三角的辐射已经成为空想。在新的经济格局中韶关所处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位于两个经济区域的交界处有可能获益于两个区域经济上的落差和政策上的反差,特别是当这两个区域市场处于相对隔离状态时,将有效地促进该地区商贸业的繁荣。韶关也曾提出过将韶关区位优势转变为商贸优势的口号,并在乐昌的坪石、仁化的城口、南雄的界址等地设立了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但规模都不大,在全国甚至省内都没有什么知名度,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韶关区位上的特点并未表现为优势。原因在于,首先,广东和湖南、江西相比虽然总体经济实力相差较大,但在区域的过渡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却是渐进的。或者说韶关与其邻近的江西赣州、湖南郴州经济上的落差并不十分明显,韶关作为边界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没有得到确立。能量产生于落差。经济发展水平上没有落差,就意味着韶关无法形成对周边地区人才、技术、资金和各种自然资源的吸引力。其次,韶关与周边地区政策上的反差已变得不十分明显。可以认为韶关和周围地区经济区域上的边界正好也是行政上的边界。不同行政区域在政策上可能是不同的,甚至会有较大的反差,这也会给其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会。在80年代,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得到了国家给予的许多优惠政策,同时广东省也自行制定了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韶关和周边地区的政策反差很大。例如,80年代后期广东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最快,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之首,因而造成了物价水平的上升,吸引周围地区产品和各种资源涌入广东,韶关也曾因此而得益。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多久。湘赣两省为了遏制这种影响,在靠近广东的地区都开辟了相应的区域作为特区,享受接近于广东的优惠政策。如湖南将郴州辟为改革开放前沿区,就取得了较大成果。同时80年代国家曾经给予多种优惠政策目前已变成了普惠政策。所以,韶关与周边地区的政策反差已几可不计。最后,与国界不同,国内省际行政边界一般无法隔离两个省的市场。国际经济交往可能会受到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但一个国家内区际交流的障碍要少得多。如果区域的界限和行政区划界限不相重合,这种人为的障碍可以认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如果两个市场是相互隔离的,那就可以有效地阻止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扩大区域内的需求。过去,我国国内很多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在交通要道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关卡,后来均被国家依法取缔了,因为它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保护落后的地方产业,阻碍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流通。
以上已经述及,韶关处于两个经济地域板块的边缘,其所能接受到的区域核心地区的辐射将极其微弱,往往很难接受到核心地区的扩散效应的影响;同时,正因为其处于区域的边缘,与两个经济区域中心空间上的距离都很远,有着较高的运输成本。虽然运输成本可以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而减少,但空间距离本身都不会有任何改变,而正是空间距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投资意向和投资行为。
韶关固然是广东和内陆地区经济往来的通道,但目前看起来也仅仅是通道而已。每天通过韶关的旅客成千上万人,但他们找不到什么充足的理由在韶关停留;每天通过韶关的货物成千上万吨,但都没有将韶关作为起点和终点。所以这些都是“过路财神”。韶关的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它只能是商品流通的通道,而不是商品集散地。而且奇怪的是,很多所谓的人才也是将韶关作为进入广东“淘金”的跳板。
我国在“七五”期间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曾提出以效率优先的“梯度发展战略”,在经济改革政策上明显向东部地区倾斜,给予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很多优惠政策,并增加在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东部地区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这种战略也存在着很多缺陷,所以到“八五”期间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改变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中西部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国家增加对这些地区的财力物力支持,并实行“以工代赈”政策,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了一些大型水利、交通和工业项目,以及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开放,等等,从而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对韶关来讲,虽然其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上更类似于内地,但在经济区域划分上毫无例外地被划分到东部发达地区之列,因而也享受不到国家对中西部的各种政策优惠。
引起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在工业社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区位特点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其中生产要素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在市场经济社会,虽然价格机制可以引导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流动,但这些要素的流动都不可能是完全的,而对有些生产要素来讲价格机制的引导经常是无效的。所以,要素在各地区间并不能平均分配,各地区因拥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造成了各地生产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产业政策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例如韶关工业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取得了快速增长,韶关成为当时广东省除广州之外的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出于备战的考虑加紧“小三线”开发建设,欲将韶关建设成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并因此给予了大量的投资。而到80年代初,国家将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国家战略性投资减少,而地方政府资本投入的能力有限,维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减弱,所以韶关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落后于广东的其它地区。区位特点也是影响地区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远离消费中心的生产活动将包含一个十分可观的运输成本,而区位特点特别是其中的地理位置又是既定的,重新选择的可能性极小。
在所有引起地区经济增长超过其它地区的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基础性的,就是地区主导产业的产出必须有相当部分用来满足本区以外的市场(区际出口)。或者可以说,其它因素都是通过对这个因素的强化来起作用的。区位特征也将因为其有可能扩大区际出口而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在靠近区域核心的地区,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会吸引核心地区的配套性生产工序向这些地区转移,地区产出增加。在区域边缘地带,通过发展商贸业,吸引周边地区的购买力,从而扩大区际产品和服务出口等。地区主导产业的这种基础性作用一般用区位商来衡量。区位商可以表示为地区特定部门所雇佣的劳动者人数在地区劳动者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与该部门在全国雇佣的劳动者人数在全国职工总人数中所占百分比之间的比值,或者表示为该部门产品在本地销售额占本地居民支出总额的比重与全国对该部门产品的购买额占全国居民支出总额的比重之间的比值。后者可清楚表明该地区主导产业的区际出口能力。
当然,地区内的需要也十分重要。地区内的零售商业和服务业大部分用以满足地区内的需求。因为区内居民收入并不仅仅来自本地区,因而地区内的需求的增长也能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区际需求和区内需求也是互相影响的。例如当地区外部需求突然增加后,如果区内有过剩的生产力,那么必然导致区内收入水平的上升,并进而导致区内需求的增加。
对韶关来说,以为区位上的特点会自动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将只是一种幻想。韶关不仅区际出口能力非常低,就连满足区内需求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区位的特点并没有在提高地区生产和服务能力方面发挥较大的的作用。韶关应当丢掉各种幻想,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全国甚至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面作一些脚踏实地的努力,并利用韶关区位上的一些特点,加速经济发展。
首先,要加速韶关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快速的城市化,就没有高效率。一般来说,小城市虽然适宜居住,但生产效率较低。越是大城市,其生产效率便越提高,虽然在生活环境方面会带来损失。韶关的城市化水平还十分低。韶关的目标应该是在较短的时期内将韶关建设成为湘粤赣边界的中大型城市,成为这个地区的一个次经济中心,提高它对周边地区人才、资金、资源、技术的吸引力和经济上的凝聚力。韶关各市县要放弃行政上的隔离,采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韶关仍然是粤北、赣西、湘南大面积区域内的最具实力的城市,其它城市如粤北的清远、湘南的郴州、江西的赣州均无法与之相比美。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优势的丧失和多中心的特点,其对韶关的极化效应正在减弱,客观上也为韶关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其次,要改善区际和区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大力发展商贸业。区域边缘地带的区位特点给商业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因为这些地区距区域中心(商业中心)都较远,居民的购买和销售活动都要支付较高的运输成本,所以这些地区非常有可能建成区域之间的次经济中心。韶关市90年代初提出了发展“大经贸、大流通和大市场”的战略,并将“两场(市场和商场)”建设作为突破口、发展韶关的商贸业。例如,近年来韶关逐步建立起了一些批发市场,如南郊水果批发市场、五里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粤北粮食批发市场等,面向周边地区的市场建设也有较好发展。市区零售商业发展迅速,建成了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百货商店和连锁商店,并积极开展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经营方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看起来,韶关商贸业并没有发展到足以吸引周边地区的购买力的程度,甚至韶关地区居民还要到广州等地去购买耐用消费品。所以,韶关不仅要改善韶关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也要改善区内交通以及韶关到江西和湖南的交通,降低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商品售价,吸引周围地区的购买力。韶关商业发展起来后,将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重要商品集散地,成为内地产品与广货的交易中心。商业的发展还将带动韶关的餐饮业、酒店业、旅游业、加工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
再次,把握经济发展的大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种观点认为,广东工业以电子工业为龙头的大势已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定向广东的其它落后地区转移,特别是向粤北地区转移,因而韶关应该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迎合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趋势。这是一种十分保守的发展思路,它将使韶关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另一种保守的观念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这种观念将地区经济战略定位在资源开放利用上,认为经济发展应主要依赖当地资源状况,根据资源状况确定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这种观念在韶关十分流行,明显表现是韶关经常对自己的资源优势津津乐道。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社会,随着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资源的流动性得到加强,一些资源贫乏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在市场上获取资源而取得快速的经济增长。所以,要确立韶关在湘粤赣边经济中心的地位,一定要以市场空间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韶关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例如冶金、机械制造业早就被认为是夕阳产业,没有相当的规模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已很难获得利润,有些企业甚至已难以生存。所以,韶关应当转变观念,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向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革命给落后地区带来的新机遇,实现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韶关应积极参与区域分工,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韶关企业界曾经有过关于生产主机还是生产配件的争论。有人认为只有生产主机才有前途,而且韶关机械工业发达,完全有可能进行主机装配和生产。另一些人认为,生产配件照样有前途,如果生产配件的企业规模大,质量高,能供应全国市场,要比生产主机只供应当地市场的效益好得多,如前几年韶关生产小轿车实际上就是一个教训。对韶关来讲,后一种观点可能更切合实际,同时也符合市场经济的生产规律。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标准化、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那些规模小、成本高的同类型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威胁。实际上韶关有很多技术上在全国领先的产品,之所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十分低下,主要的原因就是规模上不去,进而成本和售价降不下来,产品在全国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所以,韶关在工业领域选中产品项目后,就要进行大投入,采用最先进的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向规模要效益。如果在产品项目规划中预计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不要投资。有经济学家说,比较地方经济实力,关键就要看该地区有没有几家实力雄厚、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大企业。所以,地方政府也应当有意识地培育这类大企业,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这类企业往往有很强的前向和后向的连带效应,对提高当地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韶关要成为区域边界处一颗新星,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作后盾,也是不可能的。
区位本身就是相对的,区位优势同样也是相对的。区位在某一特定历史和地理空间中可能是优势,而时过境迁,原来是优势的区位特点可能已经变成劣势,而原来并无区位优势的地区,只要能做好科学合理的地区经济规划,充分利用区位上的特点,变劣势为优势,同样也会获得理想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韶关,一定要充分认识区位的特点及其优势和劣势所在,认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认真做好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把握区域经济格局变动的趋势,促进韶关经济发展。
收稿日期:199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