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湖北枣阳 441200)
摘要:目的 研究黛力新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占4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西比灵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用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黛力新,完成为期8周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95%,对比常规组82.5%的总疗效,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率(12.5% VS 1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肯定,建议临床将其作为治疗偏头痛患者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黛力新;西比灵;偏头痛;效果
偏头痛为神经内科中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迄今为止,尚未明确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有5-HT消耗、血管学说、神经血管学说以及皮层抑制等,以此来表达偏头痛的发病机制[1]。除此之外,还有多数研究者认为,偏头痛属于身心疾病,不良情绪、负面心理等都会导致偏头痛的发生,基于此,针对此种类型疾病的患者,应用抗抑郁药物,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与偏头痛诊断标准、分类标准相符,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长时间应用各种镇痛止痛药的患者;排除精神障碍、高血压疾病、颅内外器质性病变、妊娠期与哺乳期、其他肝肾肺等严重性疾病者。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占40例。其中研究组有20例男性研究对象,20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7-44岁,平均(31.22±3.3)岁,病程1-10年,平均(4.4±1.2)年;常规组有21例男性研究对象,19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18-46岁,平均(31.33±3.5)岁,病程1-9年,平均(4.6±1.3)年。两组基础信息经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西比灵治疗,用药剂量及其方法为:取10mg西比灵胶囊,每日临睡前,口服用药,1次/d。
研究组在常规组用药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法为:针对偏头痛程度较轻的患者,每日上午取10mg黛力新口服治疗;针对疾病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在中午、早晨取10mg黛力新口服治疗。西比灵用药方法与常规组相同。所有患者均坚持治疗8周,治疗过程中禁止应用镇静剂以及其他镇痛药。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其中痊愈标准为:用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均完全消退,病情控制良好,症状未再发作;显效:偏头痛程度有所缓解,头痛发作的时间显著缩短,发作频度降低>75%;有效:患者头痛程度基本得到缓解,发作频度降低50%-75%;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更甚至疾病加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延长。临床总疗效=(有效+显效)/总病例*100%。治疗期间,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临床总疗效达到了95%;常规组临床总疗效达到了82.5%;组间结果经过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偏头痛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且多发,不仅病程长、发作频繁,而且还极易使得患者引起抑郁、焦虑、其他各类疼痛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学习[2]。临床治疗偏头痛时,因为疾病时间过长而使得患者缺失典型头偏头痛症状表现,临床治疗、诊断具有一定的一定难度。偏头痛有很多的危险因素,比如患者年龄、性别、药物应用过度、基因、皮肤疼痛异常等等[3]。非甾体类镇痛消炎、麦角胺制剂等,是以往临床治疗偏头痛的主要药物,但疗效欠佳,疾病容易反复。
黛力新治疗偏头痛,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由二盐酸三氟噻吨、盐酸四甲蒽丙胺合成的黛力新,其作用机制如下:少量的甲蒽丙胺可以有效避免突触前模再摄入5-HT,增加突触间隙内的5-HT总量,以此来缓解偏头痛临床症状,另外,黛力新能够将5-HTID受体激活,防止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防止脑部组织谷氨酸活跃过度,抑制三叉神经血管活性,进而避免患者发生一系列相关症状[4]。据相关研究指出,偏头痛的发生,与患者本人的心理、情绪密切相关,一旦负面心理、情绪加重,偏头痛程度就会加重,两者之间的发病机制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故而有研究学者认为,应用黛力新为患者实施治疗,在帮助患者提升疗效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在病理状态下,阻碍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脑部小动脉得以扩张,防止小动脉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一定程度上,对偏头痛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经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且两组无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由此说明,黛力新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肯定,此种治疗方案有效、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芮敏. 偏头痛患者应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的效果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9:94.
[2]胡淑丽. 西比灵联合黛力新治疗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6:142-143.
[3]肖鸣. 西比灵与黛立新预防性治疗老年偏头痛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1:110-111.
[4]陈秀敏. 黛力新+西比灵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45例[J]. 北方药学,2015,07:93.
论文作者:王朝阳,张世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偏头痛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常规论文; 症状论文; 疾病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