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特诊科 330006)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 年到2015 年收治的144 例患者同时进行经腹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同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其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确定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经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44 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合并子宫腺肌病有65 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有44 例。经腹检查出子宫腺肌病有102 例,准确率为70.83%;经腹部检查出子宫腺肌病有129 例,准确率为,经阴道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检查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诊断方面,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281-01
0.前言
子宫肌瘤病变主要发生于40 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为10%左右。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逐渐向子宫肌层弥漫性生长,主要的病变特点是患者子宫肌层出现不应出现的内膜以及腺体,在病变部位周围的细胞存在肥大以及增生的现象。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是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原则,通过调查发现,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一旦检查不仔细,十分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选择我院2014 年到2015 年收治的14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分析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情况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 年到2015 年收治确诊的子宫腺肌瘤以及子宫肌瘤的14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69 岁,平均(45.28±3.3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有78 例患者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占所有患者的54.17%;有18 例患者表现为小腹疼痛,占所有患者的12.50%;有37 例患者表现为下腹有包块,占所有患者的25.67%;无显著症状的患者有11 例,占所有患者的7.64%。在所有患者均已婚,其中已经生育的患者有121 例,未生育过的患者为23 例;有98 例患者要接受子宫切除术,其余患者均接受子宫腺肌瘤剔除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其他方面资料均未出现明显差异,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1.2.1 经腹部超声检查
检查前,询问患者膀胱充盈情况,患者膀胱充盈时进行检查,患者的体位为仰卧位,所检查的范围主要是患者的下腹部,行横向、纵向以及斜切等不同方向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子宫以及子宫附件也要进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经阴道超声检查
检查前,询问患者膀胱充盈情况,患者膀胱应充分排空,行膀胱截石位。将探头置于宫颈和后穹窿的各个部位,行横向、纵向、斜切观察患者子宫的大小、位置、形状、子宫壁厚度、肌层回声、肌层肿块的包膜和边界、宫腔波位置、卵巢以及其周围组织。
1.3 超声诊断标准
子宫腺肌瘤分为弥漫型、局灶型以及混合型,其诊断标准如下:弥漫型:主要的病变部位位于子宫后壁以及底部,子宫肌层明显加厚,在进行检查时,回声呈弥漫性,且存在一定性增强。除此之外,病灶还存在一些小的低回声区,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病灶边缘不均匀;局灶型:主要的病变部位位于子宫壁,子宫肌层加厚不明显,在进行检查时,回声呈粗粒状以及网状,边缘不均匀;混合型:混合型的病理特征具有以上两种特性,有部分病变部位有回声囊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 统计学系统,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 检验,P<0.05 代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证实为子宫腺肌病,144 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合并子宫腺肌病有65 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有44 例。经腹检查出子宫腺肌病有102 例,准确率为70.83%,其中合并子宫肌瘤为32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21 例。在经腹部超声检查中误诊为21例,漏诊有12 例;经腹部检查出子宫腺肌病有129 例,其中合并子宫肌瘤为35 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23 例。在经腹部超声检查中误诊为11 例,漏诊有8 例;准确率为89.58%,经阴道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检查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检查子宫肌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检查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与腺体侵袭子宫肌层导致子宫肌层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子宫腺肌病。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子宫腺肌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人工流产、剖宫产等,一些药物的不当应用也会导致子宫腺肌病的发生。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方法较为单一,误诊、漏诊的现象时常发生,一些医生由于经验不够,从而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从而导致采取错误的治疗方法,耽误患者的最佳治愈时间。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总结,造成子宫腺肌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同时,其图象变化多样,为诊断增加困难。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其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经腹部超声检查,二是经阴道超声检查。相比于第一种检查方法,经阴道检查具有明显优势。本次研究经腹检查出子宫腺肌病有102 例,准确率为70.83%,其中合并子宫肌瘤为32 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21 例。在经腹部超声检查中误诊为21 例,漏诊有12 例;经腹部检查出子宫腺肌病有129 例,其中合并子宫肌瘤为35 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为23例。在经腹部超声检查中误诊为11 例,漏诊有8 例;准确率为89.58%,经阴道检查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检查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表明经阴道检查在诊断子宫腺肌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但是,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患者的病室进行全面了解,从而进行妇科检查,这样诊断出的结果更可靠。
【参考文献】
[1] 李兰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7)
[2] 杨文方,毛文军,曹缵孙,李芬,王凤琴,岳婕.经直肠超声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02)
论文作者:朱申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5
标签:子宫论文; 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腹部论文; 阴道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准确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