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考生做题情况普遍欠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解题方法过于单一,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有效的答题技巧。此外由于解题策略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导致学生解题缺少一套统一的答题标准。本文将针对于现代文阅读的特点,简单介绍一些答题的技巧。
关键词:条理清晰;题目分析;答题要领
高中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得分大户也是失分大户。无论试题难易,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成为失分“重灾区”。在阅读题设置上,标准化题目大为减少,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题目大幅度增加。这些题目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综合考量文本等诸多因素,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阅读答案。很多学生答题的内容颇为丰富,但得分却不理想,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答题技巧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答题技巧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与挖掘。
一、答题要条理清晰
整合要点条目,形成答案系列,抓住关键词语,接着就是答案整合优化,这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有些学生喜欢把答案写得密密麻麻,无形中给评卷教师增添了采点的困难,以致采点采漏。据那些负责批阅试卷的老师反映,很多学生根据指导老师要求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原则,在组织阅读题答案的时候非常注意数量,常常把所有的空白都写满。的确,要想把答案组织完美,内容太少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安排无序,也会让评卷教师感觉眼花缭乱。笔者认为不妨采用“123法”,让无序的答案瞬间排好队列成行。
二、分析题目的技巧
1.通过分析词的释义寻找其内在关联
按照词的意义分类,词有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等,词与词之间存在这种意义间的联系的原因是这些词之间所表达事物之间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的。高考中考查重要词义类型包括“概念义、指称义、临时义、隐含义、象征义等,无论考查哪种词义,学生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与该词义相关的关联亮点,找到可替换该词和确定与该词相关的突破点,从而得出答案。 此类理解性词义的试题通常比较简单,迅速解题的技巧是找到该词,然后只要定位到与该词相关的句子和段落处,而不是浪费时间看完整篇文章来做答,这种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方式比较省力,也正体现了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原则,通过锁定目标域,可以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迅速取得与题目相关的最佳关联答案。
2.通过话语的间接性寻找关联
在平时人们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都喜欢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所想,不直接说明自己内心想说的话,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心里所想,使话语具有暗含意义,这种语言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考生可以用关联理论找出话语背后的含意,通过推理来挖掘作者意欲表达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以根据关联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关联亮点:
首先,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或修饰限制成分,起着指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其次,可以从句子所处语段地位入手寻找关联,如领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可以从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找到关联线索;再次,句子与句子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下句之间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形成了特定的话语语境,所以要抓住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上下句就是找到关联亮点的突破口;最后,一句话在文章中起的作用肯定与文章主旨是分不开的,所以回答句子意义时,有时就是要回答句子的主旨义。以上四点就是寻找句意关联亮点的线索,如果句子使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要结合具体句子先说明用到的修辞是什么,然后结合原文语境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此类句义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都是先看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这是理解句义的基础,同时要联系原文具体语境并结合文章主旨来做答。
3.从填补信息差中寻找关联
“信息差”是指交际双方出现的信息量之间的不对等,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的差量,这也是交际存在的意义。信息差是在交际中才会形成,成功的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交流信息、填补空白、达到互明。信息差是寻找关联的关键。
在书面交际中,学生做阅读理解的前提条件是读者与作者有共知的知识,能够“互明”,学生可以读懂作品并学会分析它,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作者与读者之间完全不能互明,读者就无法看懂作者写的是什么,阅读就无法继续下去,作者写出来的阅读作品是用简洁明练的话语精心提炼出来的,所以包涵了丰富的信息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已知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所以作者写作过程中肯定是要考虑到读者这个受众群体的个体差异性,如年龄、知识水平等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高考的阅读作品是符合高考生年龄特点读物水平的要求,文章中会体现学生与作者共知的知识是什么,双方共知的信息越多,则文章省略的信息量就越大,出题者往往会从这个信息缺口来出题,考查学生填补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找出阅读背后省略的信息,填补作者话语空缺,使得作者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地展现出来。
三、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1.概括题
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一个一个局部构成的,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2.归纳中心意思题
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1)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2)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3)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4)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5)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3.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记叙文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文章的层次。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四、掌握常见题型的答题要领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答题模式:(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4.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5.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总之,高中的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拿更高的分数,必须教会学生答题的各种技巧,才能让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更有效。那么,本文提出的一些答题技巧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方法技巧,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不断地探索和挖掘。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横州中学 530308)
论文作者:方云腾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句子论文; 文章论文; 学生论文; 作者论文; 记叙文论文; 答案论文; 技巧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