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认为,只要从纵向的社会结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横向的社会结构——个人→社会组织→社会、交叉的社会结构——社会活动结构进行考察,就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的“网络”结构,进而科学地分析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理论只局限于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或者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因此,始终没有真正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则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根源,第一次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历史活动的物质动因,并对各种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败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而周密的考察,从而发现了真正科学的历史理论——唯物史观。它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①a]
“结构”在汉语中有两层意思:一指事物各组成部分搭配的形式;二指构成事物“骨胳”的部分。在英文中,与“结构”相对应的词是“Structure”,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我们研究社会结构时,既考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及其搭配形式,又考察社会结构中的“骨胳”。
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看作社会的物质基础,把与这个基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看作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充当着整个社会的“骨胳”,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②a]马克思为了探索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花费了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去完成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原因也正是生产方式起着社会“骨胳”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并不限于揭示出社会的“骨胳”,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产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探讨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探讨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各种成分,从而勾画出了一个复杂多向的社会结构整体。
一、纵向的社会结构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作了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他(实际上是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但由于当时他们肩负着批判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任务,理论重点也就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政治观念、法权观念和其他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制约的行动”。[①b]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一理论重点,决定了整个唯物史观理论在其发展历史中始终是把纵向的社会结构当作重点来研究。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把纵向的社会结构示意如下: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
我们称这种社会结构为纵向的社会结构,是因为构成它的各成分依次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生产力决定、产生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产生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存在决定、产生着社会意识。
下面对这种纵向的社会结构作两点必要的说明:
第一点说明:为什么没有把社会意识包括在上层建筑之中。笔者认为,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而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而言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社会结构就会显得层次不清,而且同社会结构的现实情况也不相符合。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论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这样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②b]毋庸赘述,马克思在这里显然没有将社会意识包括在上层建筑之中。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政治的上层建筑,主要是国家、法律政治制度、法庭、警察、军队及其它政治的和法律的机构。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经济基础,而且反映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的现实。“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③b]诚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时也把社会意识当作上层建筑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他们把社会意识包括在上层建筑之中的时候,他们所说的经济基础也是指广义的经济基础,即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内的“经济状况”或“经济因素”、“经济关系”等。例如,恩格斯在1894年写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曾经指出:“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说的。”[④b]他明确指出,这个经济基础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地理基础、先前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外部环境等,这显然是一些生产力的因素。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基础则单指生产关系;广义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的、法律的机构、设施和社会意识,狭义的上层建筑则仅仅指与狭义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政治的上层建筑。我们在分析社会结构时是从“狭义”来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因此,我们所说的上层建筑只是政治的上层建筑,并不包括社会意识在内。
第二点说明: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对于这个问题,哲学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广义”的经济基础,认为其中包括生产力;另一种意见主张“狭义”的经济基础,认为其中不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我们主张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1)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生产力不属于(狭义的)经济范畴。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生产上的社会关系,才是经济范畴”。[①c]既然生产力不属于经济范畴,当然就不应包括在经济基础之中了。后来,普列汉诺夫更清楚地指出过:经济“是生产力的‘功能’”,它也是派生的东西,是生产力派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将生产力从经济基础中分离出来,体现了他们在理论上的不断深入和成熟。把生产关系抽象出来作为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根源。在马克思以前,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学家和黑格尔都已经认识到了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制度的根基。但是,他们对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是由什么决定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出科学的答案。马克思正是在总结自己时代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把生产力从一般的经济基础中提升出来,作为决定特定社会经济的东西。这种提升是科学的抽象,是有客观根据的: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人为了生存而必然要同自然发生的。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②c](2)只有把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才能对现实社会中的复杂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现实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生产力先进的国家上层建筑却不先进;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却竖立着较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出现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地方;生产力较发达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纷纷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而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些情况只能从生产关系本身做出说明:有些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没有及时变革生产关系,它的经济基础也就暂时呈现落后状态,立于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也是落后的上层建筑;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由于某种内、外部因素的作用,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它也会竖立起较先进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出现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地方,是由于这些地方利用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中互相削弱的有利时机,首先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先进上层建筑;生产力较发达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中国之所以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是由于中国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了生产关系,同时深入地、有效地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而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没有这样做或没有及时这样做。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成功的,中国的生产关系经过调整、改革,完全适合现阶段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巩固的,中国的上层建筑是稳定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
在作了这两点说明之后,我们再来看纵向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生产力是物质基础,是社会对自然界作用的力量,也是社会借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根源;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政治的)是社会关系的领域,是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政治的);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是社会结构中其它成分的反映。上述社会结构的成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呈现出纵向的结构形式。
二、横向的社会结构
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人们之间结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切社会关系。在现实社会中,这些社会关系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或群体。这些组织或群体受着生产关系的直接制约,也受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限制。但是,这些社会组织或群体之间是横向的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着它们的状况。由社会组织形成的社会结构就是我们所要考察的横向社会结构。
在现实社会中,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分。但是,个人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进入社会生活,不属于任何社会组织的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是找不到的。因此,从最基本的层次上,横向的社会结构是由下面一些部分结合而成的:
个人——社会组织——社会
肯定自然人的存在,是研究横向的社会结构必须首先承认的理论前提。“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①d]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发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曾经以当时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科学成就为依据,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这种观点承认,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客观地独立存在着。自然界由于自身的矛盾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和上升性: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低级生物到动物再到高级动物,从原始的、野蛮的人到现代的、文明的人。这就使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有了一个自然的、物质的基础。这一观点现在看来似乎很简单,但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年代,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中,人是由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人的自然属性完全被否定了,人成了上帝的创造物。在黑格尔那里,人成了“绝对观念”的化身,也没有自然本质。费尔巴哈承认了人的自然本性但又仅仅停留在人的自然本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一方面强调人的自然本质,强调人和自然界的一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于自然界的。”[②d]另一方面又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人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活动中,才由自然的人变成了社会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的生产。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驾驭自然力量。个人虽然在自然形态上是独立的,但当我们去考察他的社会性的时候,他就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中。
社会组织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普遍表现形式。社会组织是人们按照某种共同的目的构成的人群体系,处在这个体系中的社会组织成员有着统一的协调的意志和经常的信息交流。个人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力量,才有能力去实现较大的共同目的。组织成员在意志上统一协调是实现共同目的的保证,因为只有意志统一协调,才能保证各组织成员行动上步调一致,减少“内耗”,提高组织的效率。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各层次之间、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经常的信息交流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这种经济的信息交流,才能使组织成员互相勾通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增强社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个人经过若干个社会组织结合成社会。社会实际上也是一个“组织”,它是处在最高层次上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在横向的社会结构中,个人、社会组织、社会以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形成不同的依次被包容的关系,就是说,个人被包容在社会组织中,社会组织又被包容在一定的社会中。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上,个人借以构成社会的组织形式也不同:在原始社会里,血缘关系或家庭关系是“唯一的社会关系”[①e]。“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②e]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通过家庭、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结成社会,这些社会组织是与生产力相当低下、生产关系很不发达的情况相适应的。这些原始的社会组织为现代民族的最初形式创造了条件,“在个别地方,最初本是亲属部落的一些部落从分散状态中又重新团结为永久的联盟,这样就朝民族(Nation)的形式跨出了第一步。”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形成的,血亲关系、地域、经济、文化、语言因素都是民族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阶级社会里,家庭、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社会组织的地位下降了。“在这种社会中,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从此自由开展起来,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构成了直到今日的全部成文历史的内容。”[③e]在阶级社会中,家庭虽然不在社会关系中占支配地位,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个人通过家庭、经济组织(企业等)、政治组织(行政机关等)、文化组织(文化团体等)、教育组织(学校等)、卫生组织(医院等),等等,首先形成阶层、阶级、政党、国家等社会组织形式,然后溶入社会之中。在阶级社会中,政党、国家作为强大的政治力量支配着社会中的其他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似乎成了社会的代表,一切社会事务都由国家来行施支配权力。当然,国家的这种支配力量根源经济基础,是受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在阶级消灭之后,人类社会将进入无阶级社会,一切阶层、阶级不存在了,一切政治组织、强力机关也不存在了。只有在这时候,社会组织对个人来说才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时候,社会组织已经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④e]只有在这个时候,社会组织才成为真正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⑤e]只有在这个时候,个人才真正自由地联合成社会,作为社会的一员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社会作为人类自由联合的组织形式直接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而各社会组织(如家庭和其它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的功能都将逐步淡化,而社会作为服务机构的功能将会增强。
三、交叉的社会结构
如果说纵向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骨胳”、横向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血肉”的话,交叉的社会结构则是社会的“活动”结构。社会的运动和发展与自然界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活动来实现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①f]从大的方面来分析,社会的“活动”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主体、手段、客体、目的、活动、结果。这些成份从动态的、活动的角度体现了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等纵向的社会结构成分和个人,社会组织,社会等横向的社会结构成分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现实的社会活动的复杂情况。我们把社会活动结构称为交叉的社会结构,原因也在于此。
在横向的社会结构中,个人、社会组织、社会作为静态的成分而存在,在交叉的社会结构中,它们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同纵向的社会结构成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交织为一体。在现实的活动中,社会活动的主体由于活动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所指向的客体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组织形式中:有些活动(如某些科学研究活动)以单独的个人作为主体,但这里的个人也是社会化的个人,他虽然很少同别的人直接进行交往活动,但他活动所需要的资料、信息,甚至语言、文字都是社会提供给他的;有些活动则以若干个人形成的组织(如企业、行政机构、科研机构等)作为主体;有些活动需要以社会作为主体,有些大型的社会活动,离开了全社会的协调一致的活动,就根本无法完成。社会活动的主体无论采取什么组织形式,都是“社会的”主体,人类是以“社会”的形式同客体世界发生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主体利用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形成现实的社会活动,并且将自己的目的、意志贯彻到社会活动中去,从而达到一定的结果。这样,纵向的社会结构中作为“骨胳”的成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等,现在都成为社会活动的现实动力。在社会活动的主体统率之下,纵向的社会结构和横向的社会结构在社会活动中交叉存在,相互作用,溶入社会活动之中。
社会活动的手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工具、设施等资料。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其它动物的活动根本不同的地方之一,是人的社会活动必然要利用一定的手段作为“中介”,而不是像动物那样直接用自己的身体同客体发生作用。离开了一定的手段,人类的活动能力和生存能力远不如其它动物。社会活动的手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人类历史活动的初期,经过加工的石块、木头、骨头和贝壳、被驯服的动物等,都曾作为社会活动的手段起着主要作用。后来又发明了弓箭、金属工具、机器等。现代社会活动的手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工具、动力、能源、信息及其辅助性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体系中,工具是人类社会活动手段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人类社会活动水平的“指示器”。[②f]工具使人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延伸,改变了人自己自然的身体结构:人手得到了延长,人的听力和视力得到了放大,人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了增强。社会活动的手段不断改进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它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社会活动的客体是同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独立于主体意识的客观世界。社会活动的客体有自然客体(原始自然和人化自然)、社会客体(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精神文化客体(主要是以文字和物质形式保存下来的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物)。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客体,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改造社会客体;变革落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改造精神客体,发展科学和文化。人类改造客体的活动是双向的运动: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同时,也改造自己本身。因此,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社会活动的客体。人是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①g]社会活动所指向的自然客体,其中包括人的自然肉体以及人的生理特性与自然界的关系,包括人周围的自然环境如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②g]社会活动所指向的社会客体,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不是排除了人的“纯粹的关系”,而是“人”的社会组合形式,是人的类特性的表现。社会活动所指向的精神文化客体更是离不开人的因素:从内容上看,它们都是人脑对外部世界“加工”、“改造”的结果。它们一旦以文字、物质的形式保存下来,就作为客观存在的东西(如书刊、艺术品等),就成了人类社会活动所改造客体的一部分。可见,人类社会活动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人类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
社会活动的目的从形式上看属于主观范畴,是交叉的社会结构中的主观成分。它作为社会活动主体对活动预期结果的观念模型,对社会活动本身和这个活动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③g]在社会活动中,人类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制定自己的活动目的,社会活动的目的体现了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行动如果没有目的,就是无目的、无意义的行动。”[④g]作为价值关系,社会活动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这是人从主观方面体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在这种“自觉能动性”的背后,是人的“实践能动性”。人们正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活动本身的要求去分析社会活动的客体、手段现状,并对活动的结果作出科学预测。因此,从内容上看,目的又包含着客观的东西。社会活动目的的实现,既满足了人自身的需要,又实现了人自身的价值。可见,社会活动“目的”是否合乎实际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许多重大的社会活动遭受挫折或失败,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没有努力奋斗,也不是因为社会活动的手段不先进,而是因为社会活动的目的不切实际,不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符合社会活动的客观规律。
社会“活动”本身是主体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社会活动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客体发生作用,从而使客体按照自己的目的、意图改变形式,变成符合主体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意图、目的控制着活动的方向,使过程向着有利于主体目的实现的方向发展。主体在活动中使客体打上了自己意志、目的的印记,使客体变成了主体意图的物化形式。同时,这又是一个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经过主体活动改造过的客体,由“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原来在主体之外的客体,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主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⑤g]正是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社会主体才真正证实了自身的存在和力量。“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就是说,只有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人们才意识到自己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才得到承认和肯定。人的生命的表现、个性的发展、自身的价值、社会本质的形成等等,都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
社会活动的结果是标志着社会活动本身一个过程的结束。这个结果一般表现为某种产品,有时也以服务的形式出现。“过程消失在产品中。”[①h]社会活动的结果凝结了参与整个过程的各个成分的基本情况。社会活动主体的素质、社会活动手段和社会活动客体的发展水平、社会活动的目的、社会活动本身的进行情况等都在这个结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社会活动主体的素质对社会活动的结果影响最大。社会活动主体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对其活动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影响极大。如果社会活动主体的素质太低,即使有先进的活动手段和活动客体,也不会获得好的活动结果。但是,如果社会活动主体的素质较高,他就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出先进的活动手段,改造现有的活动客体,使之从落后变为先进。社会活动过程和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也决定了这个活动结果的复杂性。大体说来,社会活动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类:物质产品、物质服务、精神产品、精神服务等。
上面我们分析了纵向的社会结构、横向的社会结构和交叉的社会结构,这是从三个不同角度“透视”社会结构所得到的结果。这三个向度的社会结构从不同方面展示了社会结构复杂而丰富多彩的情况。如果把它们当作一个社会整体结构来考察,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的“网络”结构。它向我们表明了社会结构中的各种成分(物质的、精神的、自然的、人为的、主体的、客体的等)相互作用的基本情况。这个社会有机体的“网络”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特定的功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发展系统。
注释:
①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
②a 《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
①b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0页。
②b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
③b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页。
④b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①c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127—128页。
②c 《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
①d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
②d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8页。
①e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页。
②e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9页。
③e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
④e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页。
⑤e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3页。
①f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②f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
①g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3页。
②g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
③g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
④g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87页。
⑤g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97页。
①h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5页。
标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社会组织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