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竑[1]2004年在《重庆地区传统天井建筑初探》文中提出重庆传统的天井式民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与民俗文化,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山区,在独特的用地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习俗等等的综合影响之下,重庆地区建筑的小天井也呈现出山地建筑的独特风貌。不仅布局灵活,充满生活的情趣,更出现了抱厅等创新的形式,其价值不可谓不突出。近年来,随着建设重庆的热度不断上升,不少学者从建筑历史、人文地理、保护改造等多角度,对重庆传统民居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展示了清初以来巴蜀城镇与民居的风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重庆地区天井式建筑的价值并未受到广泛认识。从类型上看,传统的天井建筑包含于民居、祠庙或会馆之中,目前对天井式建筑的研究论述也是散落其间,缺乏系统,尚待深入。 本文以重庆传统天井建筑为研究对象,以本地现存的实例为依据,以天井建筑的特点和社会背景为主线,着眼于其空间形态、构造技术、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的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天井的定义、选题由来、研究范围、研究现状与技术路线等基本情况。 文章的主体部分大致上从叁个层面来论述: 第一层面即第二章,从其文化背景、总体分布等角度对重庆传统天井建筑地域特征进行总体描述。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其巧妙利用地形地势的处理手法,特别注重对天井在建筑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细致分析。 第二层面即第叁、四、五、六章,进入对建筑本身的研究。首先从其空间形态谈起,总结其几何形态、空间秩序、生长变化等方面的规律;其次讲到重庆传统天井建筑的构造和技术,特别着重对天井建筑中所特有结构形式和技术的研究;然后进入细部处理,图文并茂展现了丰富多彩且极富有民间特色的装饰装修;最后换个角度,指出其的局限性。 第叁层面即第七章。根据以上的研究和现有其他地区较成功的天井建筑实例,探讨对重庆传统天井建筑继承与创新的理念和基本方法。 全文深入、系统、全面的阐述了重庆地区传统天井建筑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以往重庆地区各种类型建筑研究中天井建筑研究部分的深化和总结。
朱贺[2]2006年在《传统住宅天井的研究与探析》文中提出按照现代环境空间的设计理念,天井的应用适应地域,环境,气候等特征,在建筑功能上起到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是适应自然,实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极好手段。目前,中国处在一个高速城市化的阶段,水平延展的趋势也逐渐被垂直的高层建筑所打破。中国的人口不断增多和聚集,各大中型城市的住房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曾经带给人类许多生活乐趣的城市天井式居住,如今已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方式,因为天井在给予人们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占据了城市空间和资源。同时在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下,中式建筑以及中式建筑元素被遗忘。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是否还能在保持密度的前提下,让天井得以生存,使得城市天井住宅成为一种可能的居住方式,使得天井居住获得人文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回归与延续呢? 在传统崇尚诗歌的社会里,天井空间亦充满了诗歌的意境。追寻这种诗意的居住空间,是现代住居回归传统的核心。当然,在今天,完全以传统的诗歌意境重新塑造空间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本文着眼于传统天井建筑环境的空间形态,以带有传统特征的空间形态唤醒人们心底的回归情结。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传统天井在原始功能、哲学内涵,以及文化范畴的层面上进行提炼和探究,从而对现代住宅建筑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介绍天井的概念以及天井与院落的区别入手,通过对苏州,徽州,四川,江西等各个地方天井空间的阐释,归纳其功能,总结出天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即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相应的哲学,美学,生态学意义,最后通过对现代技术条件的分析,提出天井空间在现代社会的可行性,例如利用天井改善室内光环境,利用天井改善建筑微气候,利用天井节约用地,促进室外景观室内化等,以及在采光,防盗,卫生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熊梅[3]2015年在《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研究中的薄弱点,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渊源、类型、成因、区划等问题进行探讨。按照地理特征和民族属性,川渝可分为西部高原山地区和东部盆地山地区两大地理单元。高原山地区以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盆地山地区以汉族为主体。历史时期川渝西部高原山地区的民居主要分为石室、板屋、土屋和帐房四种基本类别,其成因与自然地理环境、建筑功能的要求、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建筑本身的演变密切相关。在建筑材料、民居选址和民居形态上,高原山地区的传统民居显着地受到具体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地域不同,类型不一。出于生产生活的便利和在动荡社会环境中自保的需要,藏羌民族采用相同的民居类型,民居的防御形式和内部功能较为趋同。不同社会文化力量,尤其表现为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民居逐渐渲染上个性的色彩、打上民族的烙印,导致藏、羌、彝族住宅风格各异。建筑形制自身的演变也会促使川西民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历史时期东部盆地山地区的民居主要为中式屋宇,属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由单一的干栏式逐步发展为形式多样的民居体系的演变过程。先秦时期盛行各种干栏式,秦汉时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抬梁式的庭院逐渐成为主流,民居形制的主体渐成。叁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形式的干栏与中式合院并驾齐驱、相得益彰。进入唐宋,住宅结合园林营造形成宅园民居,前店后居的店宅形制得到推广。到明清时期,各种风格的民居建筑随移民入川,各类住宅相互融合并逐渐走向定式。东部盆地山地区传统民居的成因是地理因素、传统因素与移民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受到气候条件、地理特性、自然资源的制约,在风俗习惯、风水文化、礼仪制度、宗教思想为集合的地方社会生活以及地域人群所建立的特有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穿斗架、夹泥墙、大出檐、小青瓦、长吊脚、高筑台”的地方特色。“湖广填四川”运动,数倍于土着的外省移民迁徙而至,移植的民居建筑五方杂处,经历了共存、取代、异化、趋同的发展阶段,转换成新的民居模式——既脱胎于盆地山地以往的建筑形制,又嫁接沿用各地移民建筑的造型和风格,最终形成以“悬山顶小青瓦屋面、木结构的穿斗式、木板墙或编竹夹泥墙、大出檐或宽前廊、扁长的天井院”为主要特征的区域建筑体系,展现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民居风貌。这显然是一个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互动影响,其间各种因素错综交织,历史人文多重累积的运行过程。结合川西高原山地区与东部盆地山地区两个相对独立的民居体系的发展轨迹看,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气候、山脉、河流等,这些具体的自然条件都会成为影响因素,不同民族的聚居环境,传统的社会观念,历史时期的遭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等,都会赋予民居建筑特殊且唯一的存在形式和延续力量。可以说,自然、社会、人群、地域文化等各种变量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最终铸就了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形制和风貌。而从根本上看,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是第一位的,社会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是亚层次的。按照历史性与地域性的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可划分为中式屋宇、洋房子、店宅、碉楼民居、吊脚楼、碉房、帐篷和板屋八个大类,每类之下尚有型与式的子类型。以民居建造的承重结构作为一级分区的标准,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可划分为穿斗式木结构区、拱架式木结构区和平檩式混合结构区。其中,穿斗式木结构区又分为汉族穿斗木结构区和土家族苗族吊脚楼区;拱架式木结构区分为瓦板顶拱架结构区和瓦屋顶混合结构区;平檩式混合结构区分为坡顶板屋区、邛笼式碉房区、框架式碉房区、崩空式藏房区和帐篷与冬居区。每个亚区之下尚有不同的小区以及其它类型的民居岛和民居点。本文创造性的工作在于,针对学术界长期以来“重视民居现象,忽略历史脉络”,“重视民居构造,忽略民居成因”,“重视单体建筑,忽略区域系统”的不足,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源流演变进行了补充和梳理,对民居建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历史和人文的综合诠释,突破了民居区划的模糊格局,搭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分类分区框架,为今后区域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翟逸波[4]2014年在《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光环境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依据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成渝城乡统筹区村镇集约化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的项目(项目编号:2013BAJ11B00)中的子课题山地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更新利用与物理环境优化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编号:2013BAJ11B04)进行研究。村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方面。在解决农村发展土地制约、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提出“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规划居住点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叁集中发展模式。在对农村大量传统旧民居的改造与保护方面,住建部2013年提出将农村危旧房改造列为今年的重点,因此对传统民居的改造保护势在必行。本文以改善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光环境为研究目标,通过梳理传统建筑中的采光技术理论和概念,总结了优秀的传统采光技术,发现在传统民居中单界面和多界面采光存在采光量不足或采光均匀度不够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江津区中山镇、铜梁县安居镇和渝北区龙兴古镇等地的传统民居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现场实测证实了传统民居中确实存在以上天然光环境问题。为了弥补传统采光技术受到限制的问题,引入了现代采光技术,基于传统民居的天然采光界面差异,本文提出了针对单界面和多界面的采光技术策略,以中山镇荣庐庄园为例进行光环境优化改造设计,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改造验证了采光技术策略的合理性,使传统民居光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帮助改善传统民居的室内天然光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今后重庆地区传统民居的光环境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概括性的论述。第二章:从理论方面入手,对传统民居室内光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介绍天然采光基本概念,然后从自然环境、规划布局、建筑空间、景观植物这几个方面对影响光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总结传统民居中存在的采光技术。第叁章:针对前期研究发现的问题,对重庆地区传统民居进行了现场调研与实测,证实了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室内光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提出光环境优化策略。为了解决理论与实际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光环境优化策略,并按采光界面类型,分成单界面采光与多界面采光两类,总结形成了传统民居光环境优化技术策略集成表。第五章:对冯氏民居及荣庐庄园进行光环境优化设计示例。以第四章的光环境优化策略集成表为指导原则,对选取的案例进行了光环境优化设计。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并对设计后成果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证实改造设计有效改善了冯氏老宅及荣庐庄园室内光环境。第六章:作为结语部分对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光环境优化技术进行总结。
伍未[5]2009年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初探》文中提出建筑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资源及能源的消耗,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能源危机。建筑空调设备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大建筑能耗,同时也对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现行的节能措施存在一定的误区,节能政策不断的推出但建筑实际能耗却节节攀升。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在满足人体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追求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彰显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文章首先从气候、人、建筑叁者的辩证关系入手,论述了气候对人类发展历程、人体热舒适度、人的心理情绪、人群文化文化特征的影响,人对建筑的需求与建筑对气候的适应,以及气候基于人体热舒适度、人群文化特征的影响下在建筑层面的反映,最后提出了建筑师在处理叁者相互关系时的责任。其次,分析归纳了重庆地区的气候具有夏热冬冷日温差小、多云雾少日照、湿度大夏季多夜雨、风速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地区传统建筑适应气候加以分析总结,同时对重庆地区建筑适应气候进行调研,提出了一些现存问题并加以分析。接着,在前文理论思考,重庆地区气候特征归纳,以及传统与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重庆地区气候的建筑设计:应以系统观与整体思维、科学发展与可持续、辩证施治与综合权衡为指导思想,应从传统建筑中吸取营养,应坚持以建筑设计为本的原则,以适宜技术为主的原则,为后文的设计策略部分提供指导思想与原则。最后,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分别从总体布局、空间形态、构造技术叁个层面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论述。设计策略立足于重庆地区,综合考虑气候的季节变化、昼夜变化、气候影响下的生活习俗、不同建筑类型的差异等因素,结合实例来探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总体布局设计策略,主要从亲近山水的心理需求、开放式布局利于交往、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朝向与日照通风、间距与日照通风、群体布局与日照通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空间形态设计策略,主要从合理优化的体型系数、区分主次的功能划分、灵活多变的体量形式、多重考虑的过渡空间、改善气候的绿化空间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构造技术设计策略,主要从保温隔热的墙体、保温隔热的屋面、采光通风的窗户、灵活适应的遮阳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邬胜兰[6]2016年在《从酬神到娱人:明清湖广—四川祠庙戏场空间形态衍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广.四川现存大量明清时期祠庙戏场,相互独立又关联密切,凸显承传与衍化特征。各地戏场遗存虽数量众多,但或因缺乏保护而严重损毁,或因缺乏研究以致维护、修葺方式不当,保存状况堪忧。论文依托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察,综合运用社会学、民俗学、戏剧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从整体历史路径上探讨祠庙戏场从酬神到娱人的过程中祭祀与演剧空间形态的衍化。(1)从宗教到世俗:通过历史沿革的追溯和空间分布的梳理厘清祠庙戏场的特征。传统戏剧起源于祭祀歌舞,但并未直接向戏剧发展。至元明清,戏剧逐渐在民俗文化中占支配地位才与祭祀关联成为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传统戏场宋代形成基本形制,同时反过来也促进了戏剧的发展。明清戏剧雅俗分野双线发展不断丰富民俗文化,祠庙戏场也开始大量兴建,戏剧从宗教走向了世俗,祠庙戏场也从酬神转而娱人。这一时期,湖广.四川呈现多元的文化交流与辐射走向,形成了以水路为主要框架的交通网络,重要节点成为祠庙戏场最集中的区域。另外还有一些血缘型聚落的祠堂戏场也得以保存。(2)从祭祀到演剧:从祠庙戏场的形态组合类型入手,进而关注祭祀空间和演剧空间的衍化。祠庙戏场主要由以戏台为中心的观演空间和以正殿为中心的祭祀空间组成,在以戏台为仪门的格局下,群体组织朝纵深和水平两个方向发展形成了多样的形态组合。基于戏台和正殿的组合,将祠庙戏场分为一殿一台式、多殿一台式、一殿多台式、多殿多台式等,从而探寻各种类型的原型和变型,及其从祭祀型向演剧型衍化的轨迹。随着演剧活动日益繁盛,祭祀逐渐从严肃仪式转变为狂欢活动,观演部分于是更加专业化,准备区、表演区和观赏区的空间进一步细分和完善。(3)从酬神到娱人:在祠庙戏场的空间分布中湖广地区以传统祠堂为主,四川地区以多样化的神庙和会馆为主,在特定的社会成因下整体呈现从酬神到娱人的地域性分布趋势。而祠庙戏场本身从空间组织、空间感受和空间形态叁个层面凸显祠庙戏场空间特性的衍化。明清时期,湖广-四川大多数祠庙已经发展为演剧和祭祀两个空间分离,空间组织从单中心到双中心甚至多中心,建筑格局也变得更加自由,正格和变格相接合。观演空间和祭祀空间形成了外和内、闹和静、开放与封闭的对比。祠庙戏场从酬神到娱人的转变中,空间形态的衍化更多的以观演为中心,扩大庭院,降低戏台以获得更舒适的视线和视距。戏台、庭院、观廊和看厅随着戏剧场面的要求也都有相应的调整。论文对濒临消亡的传统建筑类型进行抢救性研究,为形成适应时代的聚落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思路打下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视野突破单一区域,从湖广-四川多元文化线路的理念出发,有利于完善遗产保护体系,提高遗产保护层次。将焦点从“戏台”转变为“戏场”,对与之关联的民俗活动和地方戏剧等传统文化进行关联研究,注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向关联,为建筑和文化的双重保护提供思路。
蒋佳[7]2010年在《汲取传统民居营养的居住建筑设计节能初探》文中提出重庆地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热环境恶劣。随着重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暖已被重庆地区居民所广泛采用,随之带来的建筑能耗增加、资源短缺问题成为了目前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然而,目前全国通用的住宅节能设计标准和做法在重庆地区的施行却不尽如人意,实际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新的角度去探寻重庆居住节能的有效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传统民居中蕴含着人们世世代代对建筑形态深层理念的追溯,通过其对自然生态观的认识与理解,可以提炼出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自然因素与建筑形态形成的基本关系,通过建筑经验的积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完善,最后落实到作为生态建筑经验的建筑形态表现。重庆传统民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针对重庆特定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方法,其对气候与地形地貌的适应性,应用建筑材料和构造的良好环境性以及其健康、舒适的室内热湿环境都为如今重庆居住建筑设计节能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思路和途径。本文首先立足于重庆传统民居研究,从传统民居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探索深层次的古代人居环境观念的思想精髓。以重庆民居的实体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布局、空间和材料叁方面总结了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技术,以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生态”的观点对传统民居的营造经验去粗取精,汲取重庆传统民居的营养,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手段,对重庆地区现代居住建筑的群体布局、单体设计和材料构造方面的设计提出了更为适应重庆区域气候环境的居住建筑设计策略,创造较为舒适的居住热湿环境,以减少主动式建筑设备的调节,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肯定了将传统建筑思想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节能领域的可行性,并提出重庆居住建筑设计中相应的设计节能策略,为改善重庆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状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潇尹[8]2015年在《基于移民影响的巴渝传统民居形态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巴渝地区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向内和向外迁移。历代的多次迁徙,使得巴渝文化极具开放性和兼容性,外来的移民易于与土着融合。同时,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冲击和交融,使得巴渝地区民居建筑形态丰富多样。如今的民居研究越来越注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本文以移民历史为线索,对巴渝地区民居形成发展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复杂条件影响下的巴渝民居形态的变化。全文结合入渝移民民系及其影响范围,对巴渝典型民居形态进行抽样研究,并与其来源地或是邻近区域文化的民居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章指出如今民居研究领域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并明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首先概述了对巴渝影响较大的几次移民活动,接着分析巴渝地区明清以前和明清以来的移民构成概况,通过交通线路史以及历史地理的方式分析移民的路线和移民文化的影响范围。第叁章以考古学和图像学的方式简要分析巴渝地区明清以前的民居形态。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写作的重点。第四章首先以接地方式等将巴渝地区明清以来的传统建筑分类为以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以及吊脚楼式建筑叁种接地类型的建筑,再往下细分居住型建筑,店宅型建筑和防御型建筑等。接着大致分析了巴渝几种典型民居的分布情况,最后从平面、立面、构架方面总结明清巴渝民居的基本形态。第五章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由各民系移民入渝的民居形态,结合入渝移民民系及其影响范围,笔者在渝东北、渝东、渝东南、主城、渝西部分地区中具有代表特色的典型民居形态进行抽样研究,并与其来源地或是邻近区域文化的民居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从平面格局、立面形式等探析居住型、店宅型和防御型叁类民居形态的演变。最后探析由于历代移民带来的文化交融造成民居的空间观念的变化以及民居结构形式的变化。最后一章为结语。
徐辉[9]2012年在《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民间真实生活载体的传统民居,其基数庞大、分布广泛,是传统物质建成环境整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居的营造根植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材料技术,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其符合特定的生活习惯、生产需要、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由于其空间形制的弹性特征,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形成从单进到复杂多进院落以及多条轴线的各种规模的组合群体,可适应各种家庭的使用需要,因而院落空间是我国居民长期采用的居住空间形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居住空间体系的主体。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承载了传统民间生活,具有非专业性与歧义性,饱含了多样的人地关系。优秀的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它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必然会为我们今天创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建筑提供最有力的空间原型与营造经验。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特色研究建立在个案测绘调查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巴蜀地区物质建成环境整体。以巴蜀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作为研究主体,尝试建立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研究的主体性地位。在传统静态的历史现象描述的基础上,专注于院落空间动态的发生学分析;在传统注重外在形式要素的研究基础上,专注于院落空间整体内容与功能的研究;在传统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结果的研究基础上,专注于院落空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研究;在传统事件与现象的历史性研究基础上,专注于院落空间观念与认识的逻辑性研究。通过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发展演变——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类型特征——地理气候环境与民居院落空间——政治经济环境与民居院落空间——民俗文化环境与民居院落空间——地域构筑技术与民居院落空间——地域合力影响下的院落空间特色这条技术路线,探讨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现象机制及其空间特色。通过上述七个部分的研究,以期在梳理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既具有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的共性的同时,发掘出由社会文化和所处地理环境共同形成的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进而将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研究视角转移至巴蜀地区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特色层面,把握住空间特色研究的主体性地位,以弥补巴蜀地区传统民居在最为本质的空间特色主体性研究层面上的缺失。并进一步提出了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希望能够对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特色研究方法的深入拓展起到一定作用,为传统民居的继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为现代历史文脉继承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郝石盟[10]2016年在《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居在普遍缺乏机械环境控制手段的条件下,积极利用被动式技术,应对气候因素对室内微气候的影响和对材料结构的损害。民居中所体现的建筑气候适应性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多数研究偏重于物质形态层面,使用者在气候适应性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本文基于渝东南民居田野调查及大量物理环境测试工作,以及对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的梳理,对民居气候适应性的含义、特征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厘清。并基于生物气候设计理论、宅形理论和热适应理论构建了多学科视角的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方法,强调了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内容既包括基于物质空间的气候应答,也包括基于使用主体的气候应答。利用该研究方法,本文对渝东南地区民居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对传统民居和现代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也厘清了传统认识上对聚落形态、天井等气候作用的误区。在气候条件上,相较于其它典型夏热冬冷地区,该地区具有夏季相对凉爽、冬季寒冷且缺乏日照的特殊性。在气候适应的目标上,相较于生存性需求,舒适性需求具有较大弹性;渝东南民居并不是对舒适范围的精确满足,而是营造可接受的室内环境。在使用主体的气候应答方面,渝东南居民在建筑空间使用方式、生活节律的调整、采暖降温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丰富而有效的气候适应手段。与之相应,在物质空间的气候应答方面,该地区的民居形式具有开放性特征,通过营造多样化的建筑空间及室内物理环境,最大化地支持居住者的生活模式和行为调节作用,但冬季室内热舒适和室内空气质量亟待改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适用于类似气候区的民居设计原则及策略。渝东南地区建筑气候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兼顾冬夏、适度舒适、局部间歇式采暖”叁个原则,并结合空间使用方式分时分区地进行设计。具体策略包括:保持建筑开放性特征,利用多样化的空间解决冬夏矛盾;室内提供适当的背景温度,提高个人或局部空间舒适度;制定适应生活的采暖模式,寻找恰当的室内热源。最后提出间歇式采暖火墙作为该地区重新利用炊事烟气余热的一种可能方案并设计了足尺实物模型实验,测试证明了在该地区原有的炊事模式下,设置火墙能有效提高冬季室内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重庆地区传统天井建筑初探[D]. 李超竑. 重庆大学. 2004
[2]. 传统住宅天井的研究与探析[D]. 朱贺.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3]. 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熊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 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光环境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 翟逸波. 重庆大学. 2014
[5].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初探[D]. 伍未. 重庆大学. 2009
[6]. 从酬神到娱人:明清湖广—四川祠庙戏场空间形态衍化研究[D]. 邬胜兰.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7]. 汲取传统民居营养的居住建筑设计节能初探[D]. 蒋佳. 重庆大学. 2010
[8]. 基于移民影响的巴渝传统民居形态演进研究[D]. 张潇尹. 重庆大学. 2015
[9]. 巴蜀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特色研究[D]. 徐辉. 重庆大学. 2012
[10].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 郝石盟. 清华大学. 2016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山地建筑论文; 中国民居论文; 重庆文化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明清建筑论文; 采光系数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室内建筑论文; 巴渝文化论文; 移民论文; 明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