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化研究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化研究

马严明[1]2000年在《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比较了小麦白粉病菌的采集、转移、保存方法和对三唑酮的抗性监测方法,建立起了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标准化模型。 小麦白粉菌菌种在田间要随机采样,每点至少100个菌株。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采用琼脂叶段法,试管苗法,麦芽法,保鲜袋法,闭囊壳法转移到实验室。实菌种可以在实验室种植的麦苗上保存,但至少两周得转接一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不是经常使用,可以将菌种接种到麦芽上,低温保存1月以上,使用前再转移到麦苗上繁殖。 小麦白粉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或抗药性监测只能在活体上进行。用于抗性监测的麦苗要标准化栽培。研究证明,直径6cm高8cm的塑料杯中,每杯装干燥珍珠岩10g,加霍格兰营养液100ml,种麦芽15棵长至15d的麦苗,用于抗性监测,结果最稳定。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抗药性时,需要采取叶片中部叶段并保存在1%琼脂+1%蔗糖+5μg/ml苯并咪唑的培养基上。中部叶段保绿时间长,至少10d不变黄,测定结果稳定。 可用于小麦白粉病菌抗药性测定的药剂处理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药剂处理离体叶段比药剂处理活体麦苗,测定结果更加稳定,且敏感性更高。叶段漂浮—含药培养基法的复合方法测定结果最稳定。因此,离体叶段测定时用叶段漂浮—含药培养基法或药液喷叶段法,活体麦苗测定时可用药液种麦法或药液喷苗法。 接种孢子数量是影响小麦白粉病菌抗药性监测结果稳定性重要因素之一,接种孢子数量太多或太少,难以计算出抑制中浓度EC_(50),结果不稳定。当接种孢子数从215个/cm~2上升到765个/cm~2时,三唑酮对同一菌株yc88的EC_(50)从0.0467μg/ml上升到0.3911μg/ml,两者相差近10倍。接种量控制在350~550个/cm~2时,测定结果最稳定,又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 本文根据建立的抗药性监测标准方法测定了小麦白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并对江苏地区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田间抗性菌株已经出现,群体抗性指数3.2245倍,最高抗性指数达6.7430倍,从所监测到的几个地方看,江苏宜兴的抗性水平最高,其抗性频率高达40%。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浸种灵、代森锰锌的敏感性测定表明,三唑类药剂间对抗性、敏感菌株间的变化趋势相同,它们间存在交互抗性的。用保护性和内吸性两类杀菌剂相复配对抗性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杨璐[2]2013年在《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及与毒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关系》文中提出由专性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当前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问题十分严峻。本研究对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三唑酮与苯锈啶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同时对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抗药性基因CYP51上136和398突变位点进行了检测,以期为杀菌剂合理使用和抗药性治理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病菌的毒性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杀菌剂的使用对病原菌群体毒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病害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对2011年采自我国8省(市)100个小麦白粉病菌单孢堆分离物对三唑酮和苯锈啶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平均EC,50为72.97mg/L,平均抗性水平为34.92倍,抗性频率高达97.00%。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性水平不同,其中以山东的菌株抗性水平最高,达52.63倍;甘肃菌株最为敏感,抗性水平为22.62倍。取自同一地区的小麦白粉病菌菌株间的抗性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以河南为例,供试菌株的EC50最大值为63.74mg/L,最小值为4.66mg/L。各省市小麦白粉病菌对苯锈啶的EC50存在一定差异,最高达到520.23mg/L,最低只有27.67mg/L,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唑酮与苯锈啶之间没有交互抗性,而且供试的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对苯锈啶的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因此,把病菌群体对苯锈啶平均EC50值100.47mg/L定为此药剂的敏感基线。对采自8省(市)68个小麦白粉病菌单孢堆分离物的CYP51基因上136和398抗性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6和398位点的突变比例分别为70.59%和47.06%。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中均发现136位点发生突变,而398抗性位点突变只在中抗和高抗菌株中发现。有27株供试菌株136和398位点均发生了突变,发生突变的菌株主要集中在中抗和高抗菌株中用MEGA4软件对8省(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群体其毒性多样性水平最低,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值为0.1225,甘肃群体最高,H值达0.2345;毒性聚类结果表明,四川和甘肃群体、云贵和河南群体其毒性结构较为相似,而山东与其他地区群体其毒性结构差异较大,对各省的地理距离和基于毒性的遗传距离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r=0.207,P=0.3109),毒性结构与地理位置远近关系不大。8省(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AFLP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群体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值为0.1591,北京群体最高,H值为0.2169;MEGA4软件UPGMA聚类分析表明,北京和山东、甘肃和四川、湖北和河南群体遗传差异较小,进一步对各地区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51276,P=0.0175),即地域相近的群体其遗传差异较小。8省(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毒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菌群体EC50或EC50变异系数、病菌毒性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相互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病菌群体对三唑酮的EC50值和毒性基因数之间呈显著的对数关系(r=0.2718,P=0.0341),即病菌群体随着抗药性的增加其毒性基因数目也随之增加,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的平均毒性基因数目分别为18.3、20.1和20.5个。

毕秋艳, 马志强, 韩秀英, 张小风, 王文桥[3]2017年在《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文中提出为明确三唑酮和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喷雾离体叶段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而三唑酮最高的防治效果仅为72.17%;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的敏感性EC50分别在0.087~1.901、0.058~1.402、0.186~3.014、0.222~6.005、0.006~1.742μg/mL之间,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可作为小麦白粉病菌对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基线。研究表明,三唑酮与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马志强, 刘国容, 严乐恩, 张小风, 王文桥[4]1997年在《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监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白粉病是世界性病害,因缺少抗性品种,长期以来依赖于药剂防治。三唑类药剂是防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由于长期、大量、单一的应用,致使病菌抗药性发生。我国胶东沿海是小麦白粉病的多发地区,使用三唑酮防治该病近10年,病菌抗药性的研究与探明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应用小株法和叶段法进行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3年共监测单孢堆菌系333个。结果较基线MIC高3~7倍者占86%,表明已进入抗药性发展初期。由于近年春旱抑制发病而抗药性发展很慢,一旦白粉病有中度以上流行条件,大面积连续用药即会发生抗药性,使防治失效,威胁生产,建议尽早治理。

马严明, 周明国[5]2003年在《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小麦离体叶段法和活体麦苗法监测了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并提出了敏感性基线和抗性标准划分方法,三地共监测菌株184个。离体测定表明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基线为0.075ug/mL,并且有低抗和中抗菌株出现,抗性频率大27.17%,群体抗性指数3.2245倍,最抗菌株抗性指数6.7430倍。活体测定75个菌株,没有发现抗性菌株,可能与被测菌株数较少有关,或活体测定灵敏度较低,未能分辨出少数低抗菌株。

郭建国[6]2005年在《甘肃中部小麦白粉病流行影响因素初步探讨及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抗药性监测》文中提出为了探讨甘肃中部麦区小麦白粉病的流行影响因素,开展了小麦白粉病病菌的毒性群体监测和重发区旱砂地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的影响。(1)通过应用32 个已知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载体品种,研究了甘肃中部春麦区小麦白粉病病菌的毒性基因结构,结果表明:甘肃中部冬春麦小麦白粉菌的强毒性基因以v1、v3c、v3f、v4a、v5、v6、v7、v8、v17、vera 为主,毒性监测频率在70%-100%之间,弱中性毒性基因有v2、v3a、v3b、v19,毒性监测频率在10%-80%之间;无毒基因有v1+2+9、v2+6、v2+mld、v2+talent、v4+8、v4+2x、v4b、v4+mli+5、v5+6、v5+mli、v13、v20、v21、vxbd,毒性监测频率在70%-100%之间。从以上我省中部冬春麦混作区小麦白粉病的毒性基因结构看出,Axminster/8cc(v1)、Sonora/8cc(v3c)、Michigen Amber/8cc(v3f)、Khapli/8cc(v4a)、Hope/8cc(v5)、Timgalen(v6)、CI14189(v7)、高加索(v8)、Amigo(v17)的这些品系已经失去抗性,单独用来作为生产上的主载品种,已经失去抗性价值,含弱中性毒性基因的品系Ulka/8cc(v2)、Asosan/8cc(v3a)、Chul/8cc(v3b)、Pm(v19)的抗性状况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无毒基因品系Normadie (v1+2+9),Maris Hantsman、CI12632、Coker747(v2+6),Maris Dove(v2+mld)、Brock(v2+talent)、肯贵阿1 号(v4+8)、白兔3 号(v4+2x)、Armada(v4b)、Misson(v4b+5+mli)、Coker983(v5+6)、Agulia(v5+mli)、Chinese Spring R4A (v13)、Pm(v20)、M599(v21)、小白冬麦(vxbd)对小麦白粉菌表现免疫或近免,是今后育种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焦点;从聚类分析看出:甘肃中部麦区小麦白粉菌的聚类结构顺序依次为:白银春麦、甘谷冬麦、临洮冬麦、定西春麦、天水冬麦、景泰春麦、榆中春麦、靖远春麦、临洮春麦和甘谷春麦,十个监测点除白银春麦区以外,其中的三个冬麦监测点的聚类结果在聚类结构中相对靠前,而其它六个春麦区的监测结果在聚类结构图中相对靠后,说明这几个春麦区小麦白粉菌的毒性结构比几个冬麦区弱,并且从相关性系数可以看出,三个冬麦区与七个春麦区的相关系数在90.74-96.12%之间变化,这说明冬麦区和春麦区的菌源毒性基因结构高度相似,春麦区小麦白粉病的初侵染源来自冬麦区的可能性极大。(2)通过在旱砂地生态条件下不同肥力水平对春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的影

张亚璨, 毕秋艳, 韩秀英, 王文桥, 赵建江[7]2015年在《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反应》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差异,采用与田间实际用药条件相似的离体叶段喷雾法比较了2014年河南、河北麦区的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EC50为53.93 mg·L-1,抗性水平为15.14,抗性频率高达93.57%;对嘧菌酯的EC50为0.235mg·L-1,抗性水平为0.539,未发现嘧菌酯抗性菌株。嘧菌酯对三唑酮敏感菌和抗药菌的毒力分别是三唑酮的59倍和1 396倍。嘧菌酯与三唑酮之间无交互抗性,可见嘧菌酯具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应用前景。

白冰冰, 刘太国, 刘博, 周益林, 高利[8]2016年在《8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文中认为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高效杀菌剂,研究了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10%氟硅唑微乳剂、20%丙环唑微乳剂、25%腈菌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5%嘧菌酯悬浮剂、62.25%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各自高、中、低浓度处理对河南新乡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整体上三唑酮对小麦白粉菌群体仍具较好防控效果。试验中该药剂处理也获得了最高的经济效益(产出/投入);锰锌·腈菌唑与腈菌唑的防效无明显差异,均低于其他药剂;而其他6种杀菌剂防效无明显差异。寡糖·链蛋白和三唑酮的高、低浓度处理药效呈显著差异,氟硅唑的高、中浓度处理药效均显著高于其低浓度处理,锰锌·腈菌唑高、中、低三浓度间防效呈显著性差异。产量分析显示,三唑酮处理区产量最高。

郭一丹[9]2011年在《陕西省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及毒性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陕西省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陕西省4个市19个采样点的166个小麦白粉菌株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在分离出的166个菌株中,已经产生抗性的菌株所占比例为80.72%,其中,高抗菌株(抗性水平>40)占9.64%,中抗菌株(10<抗性水平≤40)占37.35%。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平均EC50为34.66 mg/L,平均抗性水平为16.58倍,最高抗性水平为75.25,从抗性水平的频率分布来看,菌株中表现中抗的菌株所占比例为37.35%,所占比例最高。19个乡镇中,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和高店乡、眉县横渠镇和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平均抗性水平高于其它地区,同时四个地区60%以上的菌株抗性水平大于10倍,且抗性频率大于70%,这说明这四个地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较高.为了明确陕西省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对采集分离并纯化的103个小麦白粉菌单孢子堆菌株,利用3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进行小麦白粉菌苗期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V3b、V3c、V5、V6、V8、V17、V4+8、V1+2+19和V“Era”的毒性频率均大于70%,说明这些毒性基因在陕西省普遍存在,毒性基因V2、V3a、V3d、V2+Ta的毒性频率在65.05%~67.96%之间,说明其在陕西省存在也较广泛。因此,其对应的抗性基因Pm1、Pm3b、Pm3c、Pm5、Pm6、Pm8、Pm17、Pm4+8、Pm1+2+19、Pm“Era”、Pm2、Pm3a、Pm3d、Pm2+Ta在陕西省上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毒性基因V4b、V5(Mli)、V19、V21、V2+6、V2+6+?、V4+2+?、V5+6的毒力频率在41.75%~56.31%之间,其对应的抗性基因Pm4b、Pm5(Mli)、Pm19、Pm21、Pm2+6、Pm2+6+?、Pm4+2+?、Pm5+6单独利用的价值小,但是可以与其它抗性基因相结合利用。毒性基因V4a和V7的毒力频率为33.98%和37.86%,其对应的抗性基因Pm4a和Pm7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毒性基因V2+Mld、V4b+Mli、V13、V“XBD”的毒力频率在22.3%~30.10%之间,其对应的抗性Pm2+Mld、Pm4b+Mli、Pm13、Pm“XBD”对小麦白粉菌的抗病性较好。

杨意伯[10]2010年在《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26种杀菌剂筛选及复配》文中研究指明橡胶树白粉病是我国橡胶树重大病害之一,其病原菌橡胶粉孢(Oidium heveae Steinm.)为专性寄生菌,杀菌剂防效测定只能在活体上进行。本研究首次研究了橡胶树白粉病杀菌剂生物测定方法的接种方法。对抖粉法、涂抹法和喷雾法3种接种方法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喷雾法较抖粉法和涂抹法重复性更好,结果更稳定;测定了喷雾法不同接种量对病情指数和10mg/L三唑酮相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以5×104-10×104个/mL为宜。本研究于2008-2009年开展孢子萌发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26种杀菌剂对橡胶树白粉病菌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的能力方面,吡唑醚菌酯、唑胺菌酯、氟菌螨酯、醚菌酯、烯肟菌胺、唑菌酯、氟菌唑、嘧菌酯、氟环唑、四氟醚唑、氟硅唑、乙嘧酚强于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福美双与三唑酮相当;在抑制菌丝生长的能力方面,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强于三唑酮,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接近三唑酮,四氟醚唑稍弱于三唑酮。氟菌唑、唑菌酯、氟菌螨酯、氟环唑、唑胺菌酯、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四氟醚唑8种杀菌剂可作为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备选药剂。通过孢子萌发试验筛选出的杀菌剂种类超过并包含了室内盆栽试验的筛选结果,表明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药剂的杀菌活性。本研究以Horsfall法对两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大量复配组合进行增效作用定性分析,再以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验证增效配比的增效程度,发现这两种方法的结果较一致。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剂配比如下: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配比6:4、8:2,四氟醚唑和氟菌螨酯配比1:9-4:6,三唑酮和氟菌螨酯配比9:1,氟菌唑和氟菌螨酯配比8:2,氟硅唑和唑菌酯配比7:3-9:1,四氟醚唑和唑菌酯配比6:4,三唑酮和唑菌酯配比5:5、8:2,氟菌唑和唑菌酯配比7:3-8:2,四氟醚唑和唑胺菌酯配比9:1,氟菌唑和唑胺菌酯8:2-9:1。

参考文献:

[1].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化研究[D]. 马严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 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及与毒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关系[D]. 杨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3]. 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J]. 毕秋艳, 马志强, 韩秀英, 张小风, 王文桥.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4].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监测[J]. 马志强, 刘国容, 严乐恩, 张小风, 王文桥. 植物保护学报. 1997

[5].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C]. 马严明, 周明国. 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2003

[6]. 甘肃中部小麦白粉病流行影响因素初步探讨及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抗药性监测[D]. 郭建国. 甘肃农业大学. 2005

[7]. 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反应[J]. 张亚璨, 毕秋艳, 韩秀英, 王文桥, 赵建江.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8]. 8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J]. 白冰冰, 刘太国, 刘博, 周益林, 高利. 中国植保导刊. 2016

[9].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及毒性结构分析[D]. 郭一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10]. 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26种杀菌剂筛选及复配[D]. 杨意伯. 海南大学. 2010

标签:;  ;  ;  ;  ;  ;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