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_杜亚军

浅谈建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_杜亚军

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杭州路中学 266700

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无论何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改革,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建设高效课堂,进行有效学习。要建设高效课堂,作为老师首先要充满爱心、充满激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亲和力。这些因素,每一个老师都早已熟稔于心,并且努力践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是贪玩的,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许多孩子对吃零食、自由的玩、随便交谈感兴趣,而把学习看作是任务、压力,课堂上被动接受,效果不佳。面对这个现实,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有的靠自身的“威严”来“镇”,有的以“明天要考试这些内容”来“逼”。这些方法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效果,但时间久了,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加剧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腻烦。

那么如何使学生自觉融入课堂教学?答案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西方有这样一句格言:想造一艘船,先不要找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思想,才有奋斗的行为。教师要在课堂中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这样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比较富足的环境中,可是生活中是不是也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你给大家说说自己曾遇到什么困难?这一问题触发了学生记忆中的“痛”处。经过短时间回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父母打工去了,自己跟着姥姥生活,时常想念爸爸妈妈,觉得很孤单。有的说:和同学闹翻了,关系没搞好,弄得很不愉快。有的说:自己是住宿生,突然发烧,没有人照顾……说到这些,同学们沉浸在往日的尴尬里。我顺势诱导: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教给大家如何面对困难。这段导入,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创设了大家都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很快融入文本,将文本和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面向全体,和谐共进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认为:一节高效课,应该对全班学生是有效的,虽然其效率的大小有所区别。如果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就不是一堂好课。一节高效课的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从中受益。

方法之一是:实行小组合作。如学习《夏感》第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春》《济南的冬天》的学法,分小组合作,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经过组内合作探究,他们梳理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重点讨论,并把几个不能肯定的问题由记录员整理好,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从不平衡的师生、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我表现、自我认识的机会,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之产生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教育面向全体。

三、学法具体,有规可循

语文课与数学课不同,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讲一个或几个例题,然后让学生模仿例题做练习,再发散思维逐渐提高解题能力。而语文中的每节课都是一篇囫囵的课文,没有公式,没有例题,所以学生容易觉得学语文无从下手,解答阅读题时没有依据可循,往往只凭浮浅的感觉回答问题,答对答错不知道,答深答浅很含糊。因此,语文课上,老师要结合本课的特点,在问题的解决上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法可循。

例如学习11课《春》时,文章语言优美,字字珠玑。因此,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语言。我让学生先寻找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再教给他们赏析优美的语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句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找到句中关键词,看看这些词能表现事物的什么特点;3.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看句式是否异于常规、有灵性。但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具备同样的特点,因此,赏析句子时要具体句子具体对待,有所侧重。

四、善于总结,形成体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的有心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阅读解题规律、写作方法与表达技巧等,使之形成比较清晰的体系,并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慢慢巩固、丰富这一体系。

学习《荷叶·母亲》一文时,我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总结了散文的一些写作手法:象征手法,如《在山的那边》;欲扬先抑,如《蝉》;以小见大,如《散步》;托物言志,如《贝克》《行道树》;借景抒情,如《荷叶·母亲》《春》;对比手法,如《海燕》。另外还有烘托、衬托、联想想像、夸张、拟人化等。

五、充分预习,有的放矢

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极为重要。1.预习,对要学习的课文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就可更集中精力,变得有针对性了,并且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预习,使一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接近文本,为课堂有效学习打好基础。比如,有的同学读书的速度慢,在相同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把一篇课文读完了,他却只读了一半多。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进行下一个环节的研读呢?长此以往,这样的同学就逐渐失去了参与学习、参与表达的能力和兴趣。因此,要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减轻课业负担,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预习。

论文作者:杜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浅谈建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_杜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