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新世纪的中国军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中国军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的世纪的征途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从南昌起义打响人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起,经过22年的浴血奋战,50年的继往开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它由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武装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新型武装力量,由一支单一的兵种发展成为由多军兵种组成、初具现代化规模的强大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在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把握世界军事发展的大势,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军队的各项建设和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部队的全面建设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确定了新时期军队战略方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较完善的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体系,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满怀信心地迎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军事革命挑战,是新世纪中国军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当前,中国军队正在从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常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
——陆军基本形成了立体作战的装备体系和比较配套的支援保障体系,机动作战能力得到增强,诸兵种合成作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地面突击力量、火力打击力量、作战保障力量和后勤技术保障力量四个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一大批蕴含着高科技的新型武器装备如新型主战坦克、反坦克导弹、地对空导弹、武装直升机等陆续在集团军中列装,为中国陆军集团军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海军已经建设成为拥有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陆战部队和岸防部队等五大兵种,并具有相当现代化水平的海上防御打击力量。
——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以航空兵部队为主体,包括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和其他专业技术兵种的现代化军种,基本形成高、中、低空搭配的歼击机、对地攻击机、运输机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结合的装备体系,构成了导弹与高炮结合、高中低空结合、近远程结合的地面防空火力配系和可以覆盖全国的对空情报雷达网,是一支既能独立完成国土防空任务,又可协同陆、海军作战的空中劲旅。
——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第二炮兵已经基本形成了固定阵地与机动发射相结合,包括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在内的多型号、系列化的战略防御体系,先后成功发射了多枚各种型号的导弹,这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经具备了“全天候”常年作战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和准确打击能力。
——电子信息装备的数字化、综合化、一体化,保密和抗干扰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均有所提高,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电子信息支援保障任务。
——军队院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提高了办学和培训水平。现有80多所军队院校,培养各级指挥人才和技术人才。国防大学作为造就中国新一代高中级指挥将大的最高学府,在这里,海、陆、空成为不可割裂的作战空间,多兵种成为必须协同的战斗集团,甚至连太空和卫星也要纳入排兵布阵的视野。今天,中国军队经过院校培养的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已占军官总数的80%以上,基本改变了部队军官的知识结构,实现了从经验型到知识型、智能型的转变。
——国防科技战线成就显著,以“两弹一星”和“神舟”号飞船为代表一批高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后勤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战斗力、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在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管理、勤俭节约的原则下,形成了具有野战、机动特色的中国军队后勤系列装备,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野战生存能力、快速补给能力、应急救治能力和机动维修能力。努力为军队建设、作战和其他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各项改革稳步前进,三军联勤体制正式启动,社会化保障有了新的进展。
此外,进行以裁减50万员额为主要任务的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在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坚持从严治军、依法治军,正规化建设有了长足进步;艰苦奋斗,深化改革,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坚决果断地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经商活动,保证了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制定、颁发和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部队基层建设呈现协调发展、整体提高的良好局面;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军队人才,干部队伍“四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着眼国防和军队长远建设,制定跨世纪战略目标;探索新时期治军的特点和规律,提高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军队建设和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在江泽民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我军完成了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组建驻港驻澳部队并进驻香港澳门履行防务、抗洪抢险斗争、建国50周年阅兵等重大任务。充分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光辉形象。中国军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履行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