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水利工程设计中,注重经济效益而没有注重生态效益,造成水生态的破坏,并影响到其他生态环境。在新的发展时期,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设计中,要充分注重水生态的保护,从整体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
关键词:现代水利;设计问题;水生态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对小范围气候的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会改变库区小的气候环境,如湿度、风、温度、降水的改变等。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上,修建大坝对整个生态环境中的大气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国际上也把这个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来研究,一致诊断认为:修建大坝对大气的影响非常严重;但对国内来讲这个问题并不像国际上那么严重,这主要由于受我国有利的地势条件的积极影响。我们的水库大多建在高山峡谷地区,相对来讲,水表面积不大,另外我国现有的库区中大面积森林库区不多。这些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对整个大气环境的影响相对不是太严重。库区建成后,其表面由陆地变为水面,因而引起局部温度的小幅升高。对降水量的影响表现为:库区大面积蓄水,使得水分蒸发量加大,引起比原来较多的降雨。降雨地区地理分布改变。水库低温效应可引起降雨地区发生改变:地势稍高的迎风坡降雨增加,而背风坡降雨减少;邻近地区和库区降雨量相对减少,而稍远的外围地区降雨相对增加一些。降水时间分布改变,由于库区冬季水面温度略高,大气对流增强,使得降水量有所增加;而由于夏季水面温度略低于大气温度,大气对流较弱,气层相对稳定,降雨量反而会减少。
1.2对水温及水文情况的影响
水库工程的建设中引起水温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水库中的水从上游到大坝处逐渐减小,水温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引发水温和流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滞留在库内的水与大气之间的热量变化。水利工程兴建对流域水循环无疑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改变,水库蓄水后,河流水位升高且水表面积增大,这在加大了水蒸发量的同时,也引起了水分循环变化;其次,由于岩层渗透性,水库存蓄水也会使地下水位升高。水文情况的改变,使原河流的生态环境随之发生改变。
1.3对水质量的影响
水经过在水库的长期存储或经过长途输送,复氧过程形成充分,丰富了水里面微生物资源;其次,库区水位抬高,使水流缓慢,也使污染物的扩散变慢。通常流水的氧溶解丰富、pH值适中,但对河流任何开发,都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水库对水质的影响更为明显。水库建成后,库区水位抬高,导致水流速减小,对于悬浮物沉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降低矿物质溶解,从而降低浑浊度,营养物质浓度得到提高。水库建成后,水流减慢,致使沉积于库底的沉淀物质不易迁移,长期累积,其中有毒物质会对库区内水体形成二次污染,水位抬高致使流入水库河水的自洁能力减弱,加重支流河道污染情况。
1.4对地质和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有时会引发水库渗漏、坍塌、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水库修建过程中防渗设施不好,极易出现渗漏现象,造成水库渗漏附近及地下水的污染;蓄水的水库水位高,由于水长期浸湿土层及崖体,极易发生坍塌及山体滑坡灾害;蓄水后的大型水库由于巨大水压的影响,致使岩层与地壳内地应力平衡被改变,而在巨大水压下岩石裂缝和断裂面恰好被渗透的水分所润滑,这进一步增加了地震发生的可能。值得引起大家重视的是,蓄水的水库也会在地震强度较弱及天然地震较少的地区,引发较强的地震。
2生态环境的防治对策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能想办法,通过有效的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并且在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制定生态环境维护治理措施,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发展生态农业,提高耕地使用率
耕地使用面积减少,土地开发利用过程缓慢,导致农耕用地生产力低。在农耕用地方面可以转换思路,改善耕地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态农业,保持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耕地的使用率,提高耕地产量。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规律,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与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相结合,能够获得较高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绥中县农民可以学习现代化农业技术,选取优质的种子进行大棚生产。大鹏农业种植的特点就是采光多,用水少,效益高。绥中县政府应该对这种生态农业种植进行扶持,组织农民学习并请专家进行指导。发展生态农业不仅避免了农业化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绥中县农民也是农业上的技术改革,实现农民受益增长,生活质量提高。
2.2开发替代能源,增加林草覆盖面积
水利工程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固然离不开工程建设的原因,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对剩余的生态资源过分利用,导致生态资源平衡遭到进一步破坏。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必须给予生态环境充足的修复期,才能使生态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为保障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在能源使用上积极探索研究,开发出新的能源技术,代替传统的生态能源索取,满足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例如现在得到普遍推广的沼气池、太阳能、秸秆气化等新能源技术,减少了对原生态资源的利用,使退化的生态环境有缓冲的恢复期,同时也使人民生活的质量得以提高。开发替代能源,不仅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资源得以循环利用,还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经济收益、生态收益和社会收益。
2.3加强管理监督,发挥综合治理水平
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增强法律约束。其次需要建立专门的生态环境部门,针对生态环境破坏状况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组织民众进行生态环境学习活动,加强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生态环境进行巡查监督。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生态管理部门的事情,还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相互合作,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努力。再次政府在地区水利工程项目招标方面要做到严谨把控,按照有关程序,对投标单位的资格、资信和资质进行全面审查,在签订的协议内容上细致划分,清楚讲明,防止投标单位利用合同漏洞,对水利工程项目周边生态环境无序开发与掠夺开发。
2.4切实搞好水文资料,减少库区淹没范围
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应该在源头上减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重要节点水资源调度上需要谨慎合理的规划水资源分配。首先对水利建设地区的水资源环境进行摸底调查,对河流的走向,河流量大小做到全面掌控。然后在水利工程项目的选址上依据科学原则,减少库区淹没范围,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减至最小,并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使生态环境最大限度恢复原貌。其次水利工程运行期间,要对水流下泄情况做到严格把控,将水位水量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少水利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水利工程项目自身的生产防护措施也需要严格按照保护生态环境的准则进行,减少相关设备的污水排放,工程用料也不可以随意堆放,造成水道流泄阻碍。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生态建设中,我们今后的目标是,国家要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在与环境和谐、友好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治理中还原环境稳定,只有这样,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才会与自然结合更加紧密,我国生态环境才能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门玉华,李云生.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影响浅析[J].吉林水利,2017(07).
[2]刘杰.“北国水城”水生态环境工程奠基[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03).
[3]阴琨,王业耀.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8(01).
论文作者:尤显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水库论文; 库区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论文; 水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