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与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材(必修)的比较分析_新课标论文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与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材(必修)的比较分析_新课标论文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与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新课标论文,生物论文,高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于2004年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用,其全新的理念、翔实的内容、灵活而又独特的知识呈现模式,在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感受的同时也给习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教师带来了新的困惑。本文希望通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与新课标在知识点和内容呈现方式两方面的比较,为使用新课标生物教材的教师提供一点帮助。

1 知识点的比较

知识点是构成教材的基本部件,大多数教师已对现行人教版教材熟记于心,而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教材是一种全新理念下的课程体系。为了便于教者及学者面对新教材时能够在新的理念下快速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建构,下面以新课标生物必修教材中的3个模块为对象与现行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

表1 分子与细胞模块

新课标必修教材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2005年6月版)

第 第1节 从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系统

第一册P.20:生命的基本单位;第一册P.21:各种不同形状的细

一 生物圈到细胞 层次呈现)

胞、组织模式图(以资料的形式呈现)

章零星分布于第一册“细胞”和第二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圈”中

走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第一册P.30: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

近 第2节 细 胞的课堂实验; (以独立实验的方式呈现);

细 胞的多样性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一册P.33: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胞 系统性细胞学说的建立 无

续表1

新课标必修教材 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2005年6月版)

第 第1节 组成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图2—2

二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饼状图) 第一册P.10:生命的物质基础;玉米植株和人体内含量比较表

章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一册P.14:蛋白质

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一册P.16:核酸

胞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一册P.13~P.14:糖类、脂质;

的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明确提出)P.10:以表中资料暗示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分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一册P.12~P.13:水、无机盐

第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第一册P.2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三 成分、细胞膜的功能)

章 第2节 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补充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第一册P.26:细胞质的结构功能;

细 细胞骨架; 高三选修P.67: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胞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一册P.70:细胞的骨架系统

基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本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一册P.3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结 细胞核——

构 系统的控制

中心 资料分析和模型构建无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以细胞吸水第一册P.2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P.60: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

细胞和失水为例说明细胞膜的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吸收和利用

的物第2节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无

质输生物膜的流

入和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第一册P.2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未明确提出模型的名称)

输出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一册P.24: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第五章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酶 第一册P.45:新陈代谢与酶

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一册P.50:新陈代谢与ATP

的能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册P.72:细胞呼吸

量供第4节 能量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一册P.52:光合作用

应和之源——光与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利用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第一册P.75: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自养型)

第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一册P.34:第2节 细胞的增殖

细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第一册P.40:第3节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生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一册P.40:第3节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凋亡(无)

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表2 遗传与进化模块

新课标必修教材 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2005年6月版)

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册P.19: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P.19

遗传因子~P.22)

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册P.3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31~P.32)

第1节一 减数分裂 第一册P.102: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受

第二章精作用

二 受精作用

基因和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二册P.13: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染色体基因在染色

萨顿的假说;

的关系体上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二册P.36: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册P.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三章第2节 DNA分子结构第二册P.8:DNA分子结构和复制

基因的第3节 DNA的复制

本质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二册P.13:基因的表达(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

段)

第四章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册P.14~P.17: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部分

基因的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二册P.17~P.18: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表达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五章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二册P.4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二册P.47:染色体变异

变及其第3节人类常见遗传病类型

第二册P.52: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他变异人类遗传病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选修教材P.50:人类基因组研究

第六章 第二册P.26: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P.33:基因自

从杂交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P.44: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

育种到 应用

基因工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选修教材P.56:第四节 基因工程简介

第1节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无

现代生物进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第七章理论的由来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第二册P.59: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发展

现代生 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第二册P.59~P.60: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重组

物进化 生物进化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理论 第2节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第二册P.61: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现代进化理论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的主要内容的形成 无

表3 稳态与环境

新课标必修教材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2006年6月版)

第一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无

环境与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无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册P.88:二 神经调节

动物和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册P.84:一 体液调节

人体生 第3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第一册P.9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命活动 神经调节与激

的调节 素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选修教材P.6:一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P.11:人的体

温及其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选修教材P.19:免疫

第三章 第1节 植物生长激素的发现第一册P.78: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的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激素调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一册P.82:其他激素

第四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第二册P.73:第二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种群和 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第二册P.75:种群的数量变化

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第二册P.77 生物群落的结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无

第五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册P.85: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册P.89: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统及稳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一册P.91: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册P.93: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六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无

护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一册P.105: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2 呈现方式的比较

2.1 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整体呈现方式

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以生物的6个基本特征为整体构架形成整体编写思路。按照这种方式依此呈现9个章节,表现出以知识发展过程为核心的呈现方式。

2.2 新课标必修教材的呈现方式

新课标必修教材总体上打破了以知识为主线的呈现方式,它不仅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这一人文关怀思想。

2.2.1 模块呈现。新课标必修教材相对于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来说,单元的划分变小,相对一个问题的展现更集中,独立性增强。在3个模块中的具体表现为:

2.2.1.1 分子与细胞模块:分子与细胞模块以细胞为中心呈现出了6章内容。

2.2.1.2 遗传与进化模块:遗传与进化模块以基因为中心呈现出以下7章内容。

2.2.1.3 稳态与环境模块:稳态与环境模块以稳态(细胞的稳态、个体的稳态、系统的稳态、社会的稳态)及稳态的调节为核心呈现6章内容。

2.2.2 章节的总体呈现思路充满人文性。

2.2.2.1 模块的呈现:新课标必修教材中的每一册课本都是以科学家访谈的方式引入,然后以一个问题为核心依此呈现各章内容。

2.2.2.2 每一章节的呈现:每个模块里的每一章都是以生动的章首语和精彩的画面开头,然后是第一节、第二节……本章小节、自我检测等形式呈现。每一节内容都是以问题探讨引向主题,以实验或事实提供证据得出结论,以与生活的联系进行拓展。

2.2.2.3 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于许多相同的内容,其呈现方式是各不相同的。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教材是以知识的结论的方式依此呈现相关内容,而新课标必修教材则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逐次呈现,最后得出结论。

2.2.2.4 章首语:体现全新的人文关怀,每一章都以章首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

2.2.2.5 字符的选用和图文的呈现:整个章节序号都用小写的阿拉伯数字,给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对一些关键的概念或要点以黑体字的形式突显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图文布置疏密有致。

3 新课标生物教材在知识点和呈现方式上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3.1 新课标生物教材在知识点和呈现方式上的特点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部教材在知识点上变化并不是很大,只是对偏、难、繁、旧和一些初中已有的知识作了删减,而对生物学理论的研究过程和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则作了相应的补充。但从呈现方式上看,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样做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生物科学素养的落实应从“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生物学基础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4个维度来理解,并使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在这四方面得到发展。新课标生物教材则为其发展提供了平台,因此新课标生物教材从知识点上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的特点;从呈现方式上充分体现了系统性、逻辑性的特点,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人文性上,新课标生物教材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体现,具体表现在每个模块前的科学家访谈、章首语、科学史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2 应对策略

3.2.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体会教材的编写理念及相应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只有领悟了新课标生物教材的编写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师应注意改变以往从概念到概念、从技术到技术的灌输方式,采取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从实际出发,注意把一些生物科学和技术问题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去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满足他们学以致用的潜在心理需求。

3.2.2 教学中应利用新课标生物教材全新的呈现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

《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应将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所有教学工作的中心,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建构知识,形成观念。同时,还应进行个别化、个性化教学,认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

3.2.3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人文资源,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生命科学的愿望。例如,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在学习糖代谢内容时,从糖尿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从而建构糖代谢的生理过程。这样就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

总之,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使用好这套新课标生物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终极目标。

标签:;  ;  ;  ;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与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材(必修)的比较分析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