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号”事件与国际危机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安论文,危机论文,事件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10)05-0045-07
军事安全领域的国际危机,通常指可以导致大规模军事冲突或战争的事件或南某事件引发的关系状态。朝鲜半岛是个尚未正式终止战争的地方。2008年以来,朝韩关系不断恶化。“天安号”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状态,其后续的演化有可能导致新的军事冲突甚至局部战争。各有关方面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将影响到半岛以及东北亚局势的走向。在事件本身的真相以及朝美韩各方的真实意图都显得扑朔迷离的情况下,笔者尝试从应对国际危机的角度对事件及后续发展进行分析,以便透视当事各方的真实意图,对未来半岛的局势作出判断。
一、“天安号”事件及韩国对危机的应对
(一)“天安号”事件是在朝韩矛盾不断激化情况下的特殊事件
“天安号”事件发生于2010年3月26日。当晚9点45分许,在朝鲜半岛西部白翎岛西南方1.8公里海域,韩国海军排水量1,200吨的“天安号”反潜护卫舰巡逻时因发生不明原因的爆炸事故而沉没。
事件发生没多久,韩国就有部分媒体用肯定的语气报道说:“几乎可以确定是因为遭受北韩攻击而沉没。”还有人提出:“对排水量1,200吨巡逻舰的攻击不同于过去对虎头海雕舰的攻击,这实际上等同于宣战。”①
这种猜测的主要依据一是朝韩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二是近一年双方在半岛西部海域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特别是2009年11月10日朝韩海军舰艇在西海海域交火,朝鲜警备艇被击伤退回朝鲜水域一事,有报道说朝鲜要为此进行报复。
朝鲜战争已过去了近60年,半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防止在半岛发生严重军事冲突甚或新的战争应该是朝韩双方的外交重点。但是,长期以来,双方在围绕着最初导致战争的基本问题上的矛盾依然尖锐复杂。
导致朝鲜半岛南北发生战争的原因,一般人乐于归结为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但这只是个外部因素,核心的问题是半岛内部早已存在的政治分裂。今年是所谓《日朝合并》条约100周年。由于曾遭受日本长期殖民统治,二战后朝鲜半岛面临的核心问题当然是国家继承权问题,即究竟该由谁来统治这个国家?当时,半岛内左翼和右翼不能达成妥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朝鲜战争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而且这场战争之后影响南北关系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但要通过非战争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需要确认和平统一的原则和方式,并为此寻求和解?
上世纪70年代在冷战缓和的背景下,朝韩于1972年7月4日发表《南北联合声明》,确认了半岛统一的三项原则,即自主?和平?民族大团结,并组成了北南协调委员会?冷战结束时,双方于1991年12月达成《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及合作交流协议书》,双方一致同意将上述三原则作为统一的基本原则。金大中和卢武铉时期南北和解进程进一步发展,金卢二人实现了南北首脑会晤并分别于2000年6月和2007年10月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和《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两份历史性文件。这几份文件都继承了统一三原则的精神,为朝韩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奠定了基础。
但是冷战结束后,半岛又新增了一个危机因素,就是朝鲜的核问题。虽然1991年12月朝韩签署了《半岛无核化宣言》,但是问题的主导权在美国。2002年底朝核危机再次爆发。尽管美国对朝采取强硬政策,但是2003年初就任总统的卢武铉依然继承了金大中的精神,继续采取对朝和解的政策,试图通过和解来帮助化解核危机。应该说,卢武铉的对朝政策在促使朝鲜同意弃核这一承诺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朝鲜在2006年进行的核试验,其直接原因是美国对朝鲜进行了金融制裁。但韩国的保守势力却据此批评金大中和卢武铉的对朝政策是失败的。李明博上台后彻底改变了韩国前十年的对朝政策,提出“弃核、开放、三千”的新的对朝政策三原则,将核问题置于优先地位,而将南北和解放在了最后。从危机预防的角度看,这显然是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做了本末倒置的处理。而且从南北最终统一的角度看,这项政策的理念也是要以韩国的制度完成半岛的统一。不仅如此,韩国方面根据此政策采取了搁置执行两个首脑宣言、在核问题上提出对朝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以及参与联合国对朝人权问题提案等一系列做法,导致朝鲜认为韩国完全背弃了统一三原则的民族和解精神。2009年1月17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宣布将同韩国进行“全面对抗”。5月25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朝鲜半岛局势可以说已经进入一种危机状态。
这种危机状态使朝韩之间在西海问题上的矛盾再次突显出来,并成为双方军事冲突的爆发点。在这种背景下,“天安号”事件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显得极为敏感和复杂。
(二)从危机管理角度评估韩国对“天安号”事件的应对
由突发事件导致的国际危机通常意味着事件对现存的关系平衡状态构成冲击。在这类危机管理中,首要的事情显然是判断事件本身的性质、原因、影响和后续可能的发展方向。此时,通常对决策者最大的考验是如何判断危机对自身所处的战略态势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利益所在。第二步则是根据这种判断确定应对危机的手段和方法,以及解决危机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实现的利益。“天安号”事件是一起性质不明确的事件,因此,它对外部战略态势和内部政治环境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对此事件的处理同样要遵循一般的危机应对顺序,先调查而后决策。
1.调查过程的程序性缺陷使韩国的调查结果倍受质疑
单纯从一般的技术常识上看,“天安”舰沉没的可能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原因和四种可能性。一类原因是自身原因,其中包括事故和内部破坏两种可能性;二类原因是外部原因,其中包括外部鱼雷攻击和水雷爆炸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中又包含着主观故意和客观过失两种情况。由于牵涉到主观行为的可能,对“天安”舰沉没原因的调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过程。
从政治上看,由于朝韩关系已经处于危机状态,并且舆论一开始就将怀疑的目标指向了朝鲜,这就可能构成对调查过程的政治干扰。不过更复杂的是,由于李明博的对朝政策与朝韩关系的恶化有着直接关系,“天安”舰的沉没是不是朝鲜的攻击所致就可能成为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关于对朝政策的政治争夺战。
此外,在政治和技术之间,还有一个可能会对公众的认识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那就是从一般军事常识的角度看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天安号”事件令人费解的地方是,第一,它发生在浅海海域,且当地水流湍急,潜艇进行军事动作较为困难;第二,“天安号”是和另一艘军舰一起,被专门派到此处针对朝鲜潜艇进行警戒任务的反潜护卫舰,而对于朝鲜的潜艇攻击却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没有任何察觉,似乎难以解释;第三,美韩大规模公开军事演习刚结束,而且有各种消息表明当时仍在附近海域进行非公开的反潜演习,朝鲜此时采取军事行动显然风险过大。朝鲜驻联合国代表申善浩就曾表示,3月26日,美国和韩国正在黄海一处有争议的水域举行作战演习,考虑到两国的侦察能力,朝鲜军舰要进入这个地区是不可能的。②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是否能够以被广泛接受的方式、客观地确认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就显得尤其重要。尽管最初韩美官方都公开表示没有迹象表明事件与朝鲜有关,③ 但韩国在应对策略上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朝鲜攻击的可能性,因此将它作为国际冲突事件来进行处理,并研究相关的国际法问题。④
最初,韩国防长金泰荣认为“外部水雷引起的爆炸”可能性最大。⑤ 如果是因为水雷管理失误而造成事故,那就要向放置水雷的国家追究责任。据《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外交部还对1946年英国军舰在经过阿尔巴尼亚领海被水雷炸毁的“科孚海峡”案的国际法判例进行了分析。当时国际法院审理后认为,阿尔巴尼亚应对触雷爆炸事件负责,因为没有事先告知在领海放置的水雷的危险性。根据国际法,受害方要证明加害方的责任所在,所以韩国必须要掌握证明事故原因的材料。④ 在对事件的调查上,为了使调查结果能够被国际社会接受,韩国采取了两个步骤,一是将调查组改为军民联合调查组并由民间人士负责,二是引入其他国家参与调查。最终,韩国于4月中旬组成了有美、英、澳、瑞典四国专家参加的国际调查组。⑥
但是,政治因素的作用仍然是明显的。因为,在组成所谓国际调查组之前,李明博在4月初就已经公开暗示他怀疑事件是朝鲜所为,提出了要惩罚“肇事者”。青瓦台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但内心里已经逐渐偏向北韩介入的可能性。”⑦ 而此时韩国甚至连“天安舰”的船尾还没打捞上来。这种预先存在的政治意识对调查过程和结果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或许要由未来的历史学家来破解。但是其意味是非常明显的,即如果“天安”舰是因为外部攻击而沉没,这只能是朝鲜。而当时韩国盛传“天安”舰是被美军击沉的流言,韩国的KBS电视台也因此被政府指责为“误报”。⑧
这种政治主导意识对调查的影响表现在韩国组成的国际调查组缺少了中间国家的参与,调查的程序也缺少透明性。按照一般公众对当代司法调查程序的理解,韩国的这种当事人自我组织的调查具有明显的程序性缺陷。
除了李明博对事件原因过早地表示了政治倾向之外,韩国政府处理事件调查过程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调查结论的公布日不是根据调查的进展来确定的,而是在存在诸多疑点的时候,匆忙确定于5月20日宣布调查结论,而这一日期正好与韩国开始地方选举竞选的日期相吻合。
韩国政府的这些做法客观上严重地削弱了其调查结果的公信力。在朝鲜非常明确地表示与此事无关的背景下,这样的程序产生的调查结果不仅使非当事国的第三方难以信服,同时也容易遭到原本就持反对意见的人的怀疑,更难以驳倒被指责方的辩护。更何况,韩国调查结论中关于朝鲜潜艇攻击导致事件发生的结论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支持。
果然,5月20日韩国的调查结论出来后,首先在韩国国内就受到了广泛的质疑。⑨ 在韩国政府不顾这些质疑仍然将调查结论提交给安理会的情况下,韩国民间团体“参与连带”致函联合国安理会,认为“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结论存在多处疑点,要求安理会慎重处理。⑩
而朝鲜不仅指责调查结论是个大阴谋,还发表文章从技术角度逐一驳斥韩国的调查结论,并且派代表到安理会辩护。朝驻联合国代表申善昊在6月15日召开记者招待会,指责韩国政府选择在5月20日公布调查结果,是试图通过制造所谓的“北风”来刺激韩国国内保守派势力“因受到朝鲜的安全威胁”而展示团结。(11) 其实就连韩国媒体也报道说,天安号事件最初使大国家党在选举民调中处于优势地位。(12) 但是,事与愿违,大国家党最后仍然主要由于执政的政策问题,出乎预料地遭到了惨败,导致总理辞职和内阁重组。这可能恰好从反面证明了韩国执政党在事件发生前所面临的国内政治局面。在“天安号”事件处理的第一阶段,李明博政府在危机应对上,显然受到了国内政治的干扰。
2.韩国以使危机不断升级的做法来应对危机导致危机扩大化
一个国家应对国际危机的第一要义是要使危机管理的目标服务于自身的战略目标与长远利益。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根据对现实环境的判断和对自身力量的评估来选择恰当的策略目标。从通常的逻辑上看,危机管理的策略目标选择大致有三类,一是通过化解危机使局势回归危机前的常态;二是借助危机对战略环境的影响,谋求战略优势;三是以危机管理为契机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危机产生的根源。
在危机处理的第二阶段,李明博政府给出的信息是初步选择了第二类目标,并谋求第三类目标。而其核心手段一是对朝进行全面封锁,以进一步削弱朝鲜的力量;二是炫耀武力并准备军事上的反击;三是谋求国际社会对自己的支持,进一步孤立朝鲜。
韩国总统李明博5月24日在首尔龙山战争纪念馆就“天安”舰事件发表了讲话。他讲话的要点有三:一是对危机的判断。李明博将“天安”舰事件定性为朝鲜攻击韩国的军事挑衅行为,并指出朝半岛局势因此“将面临重大转折点”。二是应对方针。李明博讲话所指“半岛局势的转折点”不是指朝鲜要进攻韩国,而是说韩国要进行反击,因为他说韩国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忍再忍”。三是对朝政策。李明博表示今后要“坚持积极遏制的原则”。青瓦台核心负责人是这样解释“积极遏制”(proactive deterrence)的:第一,构筑一个安全防备系统,以便先发制人管理北韩的挑衅以及对南威胁行为;第二,针对北韩挑衅行为动用包括军事措施的自卫权;第三,今后南北韩经济合作以及对北援助事业将与政治、军事信任构筑联系在一起。(13) 从严格的词义角度看,使用“坚持”一词,可以被理解为原先就已经存在,所以才有今后要坚持的一种状态。结合李明博政府在上台之初就曾表示过要对朝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这种“积极遏制”的思想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因此,李明博政府显然是要强化自己以往的对朝政策。
在应对措施上,综合李明博的讲话和当日韩国外交、国防、统一部长官在联合记者会上的表述,共有7项措施:1.全面中断南北交流与合作,包括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以及人员往来;2.禁止朝鲜商船进入韩国海域;3.恢复对朝心理战;4.朝鲜再次挑衅时韩将行使自卫权;5.加强韩美联合反潜演习;6.积极参与防扩散安全倡议(PSI)的海上拦截演习,下半年要由韩国海军主办地区内的演习,并参加澳大利亚主办的地区外的海上拦截演习;7.将“天安舰”沉没事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并推进对朝制裁。
这些措施中的3、4、5、6项均为军事措施。第3项“行驶自卫权”,其真实含义是进行反击进攻。青瓦台的一位核心负责人表示:“行使自卫权不仅包括击退军事威胁,还包括消除侵害所需的一切行为。”(14) 根据这个精神,韩国军方在8月举行的国家安保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主动遏制”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李明博上台之初韩国军方提出的“先发制人”政策的翻版。根据这个概念,如果发现朝鲜很可能动用核武器、发射导弹或发动战争的迹象,韩方可提前击毁朝军方基地和战争指挥部的相关设施。(15) 第4项“恢复对朝心理战”事实上是恢复一种准战争的敌对行为,因为在卢武铉的和解政策下,朝韩军方2004年6月达成协议,双方从当年8月15日起停止在军事分界线沿线的所有宣传活动,包括高音喇叭广播、广告宣传牌等。而“参与防扩散的海上拦截”一向被朝鲜视为宣战举动。可以说,7项措施就是将朝韩关系推入全面对抗的状态。韩国媒体评论这7项措施说,韩国“断绝和北韩的关系、孤立北韩、封锁北韩等,除了武力报复,韩国政府几乎用尽了一切可动用的制裁办法”,“南北关系事实上回到了制定《南北交流合作法》的1989年之前”的冷战状态。(16)
韩国政府通过危机升级的方式要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什么呢?李明博在讲话中要求朝鲜“立刻对韩国和国际社会道歉并处罚这起事件牵涉人员”,但并没有表示如果朝鲜道歉就能实现和解。在此后,韩国又拒绝朝鲜关于派团核实证据和进行南北军事高级会谈的要求,完全堵死双边解决的路径,既不给朝鲜辩解的机会,也不给朝鲜承认的机会。可见,要朝鲜道歉并不是韩国的真正诉求。在全面封锁、报复、制裁的背后,韩国真正寻求的是朝鲜的彻底改变。李明博在讲话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朝鲜进行自我改变。
此后,韩国应对“天安号”事件的过程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其急于以南统北的心境。8月15日,李明博在光化门广场举行的光复节第65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了题为《同行的国民,更大的韩国》的贺词,他表示:“南北关系现在需要建立新的模式。应该跨越对分裂局面的管理阶段,向着和平统一的目标行进。”韩媒体认为,此番言论表明韩国政府将摆脱以“分裂管理”为第一目标的消极态度,向着“筹备统一”的积极方向调整对北政策。李明博在贺词中表示:“南北统一才是真正的光复。北韩现在应正视现实,做出改变的决断”。(17) 韩国媒体分析认为,李明博讲话与保守阵营的主张非常相似。他们认为,“应该积极对北韩体制施加压力”,要求做好准备应对北韩体制崩溃的局面,“不能惧怕积极的吸收统一”。(17) 李明博更借鉴德国经验提出:“统一必将到来。我认为现在到了开征统一税等筹备现实性方案的时候。”(18) 韩国的总统直属机构“未来企划委员会”甚至对朝鲜实行开放和突然崩溃两种情况下韩国所需的统一费用进行了测算。(19)
从韩国在“天安号”事件后的一系列做法可以看出,李明博政府应对此次危机的核心策略是在朝鲜内部经济困难且面临领导人接班问题的情况下,以“天安号”事件为契机强化对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压力,扩大对朝优势,并进一步谋求达到加快促变,从根本上解决半岛内部危机不断的状况的目的。其准备的应变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朝鲜自身政策发生改变;二是朝鲜崩溃;三是必要时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
但是,李明博政府要想通过施加压力达到迫使朝鲜改变的目标就必须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为此,韩国在拒绝了朝鲜关于举行军事会谈的要求的同时,要求朝鲜和所谓的联合国军进行谈判,从而将处理对朝关系的主导权交给了美国。与此同时,韩国借助美国积极推动安理会通过谴责朝鲜的决议,以达到迫使国际社会中的非美国同盟国共同制裁朝鲜的目的。韩国这种对“天安号”事件的应对措施,在客观上不仅使朝韩之间再陷冷战和面临热冲突的危险,而且有使危机从双边扩大为地区多边甚至是超地区的国际危机的危险。
二、国际社会对“天安号”事件的应对
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当双边危机的当事双方不能依靠自身的能力化解危机,并希望借助外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情况下,危机就会转化成多边复杂形态的危机。当韩国拒绝双边解决,而将“天安号”事件的解决推向国际社会时,国际社会各方将会按照自身对事件性质的认定和综合利益判断行事,而决不会按照韩国的设想行事。
(一)美国借助危机维护并扩展自己的战略利益
美国在应对国际危机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由于其自身的实力与地位,它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将危机管理服务于自身的战略目标,而且还常常能借用危机管理获取更多利益。从以往看,典型的案例有1898年2月15日晚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港外突然爆炸沉没事件,美国借此对西班牙宣战,但直到今天,“缅因号”事件的真正原因也还是个谜。(20) 近年的案例有美国以反恐和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军事占领了伊拉克,但占领后最终确认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在“天安号”事件上至少有两个利益点。第一,如果事件确实是因朝鲜的攻击造成的,则意味着不仅韩国的安全就连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安全利益同样受到了挑衅。第二,如果事件能够定性为朝鲜攻击所致,则美国在东北亚军事存在的意义就更显重要。前一个利益点使美国支持韩国的强硬对策具有正当性。但后一个利益点使美国的政策动机容易遭受质疑。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霸权忧虑症益发明显。面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东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和区域合作逐步加强,美国首先忧虑自己被排挤出东亚,中国一变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力量。而日本民主党上台后,一改自民党一贯的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基轴的政策,寻求在美国和亚洲之间的平衡以及与美国的平等地位,并首先在美军驻冲绳普天间基地的迁址问题上对驻日美军的存留问题提出了挑战。这大大加剧了美国对其在东亚的战略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忧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一种外力来迫使日本改变政策。“天安号”事件的发生,为美国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美国借此不仅重新巩固了美日军事同盟,而且使美韩、美日两个双边同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但是,美国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美国还要扩展自己的战略利益,寻求利益最大化。在应对“天安号”事件的问题上,美国与韩国在战略利益、战略局势判断,以及在当前局势下的应对策略方面有着相当高的一致性。美国认可韩国谋求最终以南统北的目标,双方都认为目前朝鲜内政面临困难局面,政权有随时垮台的可能,当前是通过加大压力迫使朝鲜改变的好时机。所以美国也试图借机巩固并扩大自己在半岛的战略优势地位。
为此,美国在“天安号”事件上采取的对策一是在安理会和国际社会推动对朝谴责和制裁,二是自己展开对朝鲜的金融制裁,三是和韩国连续举行针对朝鲜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四是大大提升美韩军事同盟,首次召开了由两国外长和防长共同参加的2+2会议。
美国首先是试图压中国同意安理会通过谴责并制裁朝鲜的决议案,以调动国际社会全面孤立朝鲜。在此方案失败后,美国开始单方面行动。7月20日,美国宣布将与韩国展开一系列军事演习,对朝鲜“展示军力”。虽然美韩军演在名义上是针对朝鲜的,但如果结合美国今年以来对台军售、插手南海问题、与越南进行联合军演等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行动,我们不难看出,在对朝施加军事压力的举动背后,美国还隐含着另一战略动机,就是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
美国作为一个奉行黩武主义的超级大国,近来的对华政策中危险倾向正在日益增加。2010年5月18日,具有军方背景的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表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目标的名为《空海一体战——战役构想的起点》的报告。这一报告的出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在制定对华政策过程中的内心活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充分利用“天安号”事件为自己扩展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提供的重大机会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二)中俄努力维护国际安全体系的稳定
在“天安号”事件上,中俄都属于局外的第三方。但是由于两国的地理位置,事件如何发展又密切关系到双方的安全利益。此外,作为安理会的两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中如何保证公正地处理此事件,也将关系到整个国际安全体系的稳定。
不过,与俄罗斯相比,中国面临的处境更为复杂。5月初,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华时对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朝鲜同“天安”舰事件无关。(21) 而当韩国认定是朝鲜所为之后,对中国来说,就面临着两难选择的问题。中国是朝鲜的传统盟友,但中国同样与韩国建立了现实的战略伙伴关系。可以说,最不愿意朝鲜半岛出现战争的国家就是中国。所以对中国来说,“天安号”事件所带来的最大危机是事件可能升级,导致朝韩之间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战争。南于中国不能参与事件第一现场的调查,且韩国的调查过程明显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自然难以对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判断。所以,中国对危机管理的要点只能放在防止危机升级上。至于中国的应对措施,除了劝说韩国保持冷静、寻求和平解决手段之外,重点在于防止安理会在此问题上作出错误决议。因为,如果安理会只听信一方之言就作出决定,那么不仅会造成冤假错案,而且可能使全球安全体系的稳定性都面临严重威胁。
但是,毕竟现实国际社会依然是美国的同盟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要在安理会顶住巨大压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中间国家俄罗斯所扮演的角色就显得非常重要。
韩国公布调查结论后,俄罗斯对韩国的结论正确与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并派出专家调查组赴韩国进行考证。虽然到笔者截稿为止,俄都还没有公布其调查结论,但是从媒体透露出来的各种信息分析,俄的调查结论很可能并不支持韩国的结论。首先,俄专家组回国后,俄媒体就曝料称,“俄罗斯专家调查了所有材料及损坏军舰的特征,认为国际调查团有关朝鲜参与这一事件的一些论据没有充足的分量”。(22) 其次,俄总统梅德韦杰夫2010年6月18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天安’舰遭到邻国(北韩)鱼雷攻击而沉没的说法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是各种可能版本之一”。(23) 俄对沉船原因的认识也反映到了它的行动上。6月26日八国集团峰会,俄以一对七,会议最终通过的决议也未能直接将朝鲜和“天安号”事件联系起来。如果俄手里没有硬东西恐怕也未必是这种结果。而安理会耗时一个多月最终于7月9日通过了主席声明,只是说注意到了朝韩双方的观点,与美韩的愿望大相径庭。但是,大国之间最终达成妥协的时间恰恰是在俄承诺的应该公布调查结果的日子。虽然俄最终也没有公布结果,但它把调查结果告诉了美中。设想一下,如果俄的结果倾向于美韩的结论,那么当时态度如此强硬的美国会轻易与中国达成妥协吗?
三、未来半岛危机的管理与预防
“天安号”事件引发的是东北亚地区内的复合性危机。美韩、中俄,以及朝鲜都面临着由此产生的不同性质的危机。由于美韩对朝政策的全面调整,一再地炫耀武力,并切实地准备对朝使用武力,半岛发生严重冲突并演变为战争的可能性在日益增加。对于各方来讲,危机管理的进程都没有因为安理会的主席声明而结束,相反,甚至可能是刚刚开始。
美韩如果仍坚持以首先改变朝鲜的现状为危机管理目标,则半岛的僵局难以打破,危机就有继续升级的危险。
对于中国来说,危机管理的目标是防止危机进一步升级,并使六方会谈能够重新启动。但是六方会谈恐怕不得不将解决半岛安全问题与核问题同时处理。中美之间必须在全面解决半岛问题方面达成战略性一致并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策略方案,以实现一揽子解决核问题和安全问题。如此,不仅半岛稳定问题能得到保证,也可为防止中美之间的战略摩擦演变为激烈的战略冲突创造有利条件。
[收稿日期:2010-08-20]
注释:
① 韩军舰沉没案 事故原因猜测四起[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3-27.
② 朝鲜:美韩从天安号事件捞取政治利益[N].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0-06-16.]
③ “天安号沉没”军方不排除触雷爆炸可能性[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3-29。报道说:“青瓦台有关负责人表示:‘尚无线索表明此次事件与北韩有关。’驻韩美军司令夏普也表示:‘正如青瓦台宣布,尚未发现北韩军方有任何特殊动向’。”当日该报驻纽约记者朴宗世发文报道说:“《华尔街日报》在事发后援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的话报道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次事故和北韩有关’。”
④ 天安舰沉没案 韩或将依国际法解决[N].朝鲜日报,2010-03-31.
⑤ 韩防长:无人遭烧伤 或受巨大外部冲击[N].朝鲜日报,2010-03-30。
⑥ 美英澳瑞专家加入天安舰事故调查组[N].朝鲜日报,2010-04-13.
⑦ 李明博:将对沉舰案真相采取坚决措施[N].朝鲜日报,2010-04-08.
⑧ 河信基の深読み.哨戒艦沈没最大の谜封印れさた米潜水艦沈没スク一プ[EB/OL].12010-05-09.http://blogs.yahoo.co.jp/lifeartinstitute/41338493.html.
⑨ 姜贵瑛.天安舰事件报告疑点重重韩国舆论要政府说明[N].联合早报,2010-05-23.
⑩ 姬新龙.韩国民间团体质疑朝鲜攻击致天安号沉没结论[N].新华网首尔电,2010-06-14.
(11) DPRK UN Representative on“Cheonan”Case[N].朝鲜通讯社,2010-06-16.
(12) [社论]如何看6.2地方选举中体现的民意?[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6-03.尹桢淏.[6.2地方选举]执政党表现不佳 天安舰未起作用[N].朝鲜日报,2010-06-03.
(13) 李明博:南北韩交易和交流将全面中断[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5-24.
(14) 韩公布7大制裁措施 将全方位对北施压[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5-25.
(15) 国家安保会议提出“主动遏制”概念[N].韩联社首尔电,2010-08-15.
(16) “鱼雷”击沉“阳光”南北恐回到冷战时代[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5-25
(17) 南北统一必将到来 李明博强调筹备统一[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8-16.
(18) 李明博“统一论”借鉴德国[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8-16.
(19) 北韩若崩溃 统一费用30年达2万亿美元[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8-16.
(20) 王硕.引起美西战争的美舰“缅因号”爆炸事件揭秘[N].环球时报,2010-04-07.
(21) 中专家“美中如果出现矛盾,韩朝将受最大损害”[EB/OL].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2010-07-09.
(22) 俄专家结束天安舰调查:朝鲜击沉说证据不足[N].中评社北京电,2010-06-10.
(23) 俄总统:沉舰案有其他可能 需彻底调查[EB/OL].朝鲜日报中文网,2010-06-19.
标签:李明博论文; 朝韩关系论文; 韩国军事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中国朝鲜论文; 危机管理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朝鲜现状论文; 韩国政治论文; 朝鲜历史论文; 军事论文;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论文;